成昆一站,宝成一线
本帖最后由 siji1979 于 2013-1-6 17:24 编辑本想用“从成昆到宝成”标题的,但相对于西南版上诸多暴走式的讲述成昆线和宝成线的帖子来说,我的行程不过是蜻蜓点水、更是班门弄斧,所以还是自知、自觉、自醒,收敛些吧。
无论是站立在峨嵋站的路轨上,或是穿行于秦岭的隧道间,对铁道兵不畏艰险、出生入死的敬佩和对国家机器残忍性的恐惧,两种情绪始终在心中缠绕。曾看过一篇文章,故事背景是六十年代,似乎就是成昆线,在浇注一坐旱桥桥墩的时候,一名战士不甚掉到了浇注面上,如果要把他拉上来,需要一定的时间,而过了这个时间、已浇注的水泥凝结了,这个尚未完成的桥墩就算废了。这是领导下令:继续浇注!从现在人的眼光看,这就是故意杀人!这就是活埋!但那个掉下去的战士在被活埋之前只是提出了一个要求:照顾好我的老母亲。然而,当我以义愤填膺式的语气把这段故事讲述给老革命的奶奶,她只是淡淡地说:如果你也在那个时代,你只会下手更狠。
本帖最后由 siji1979 于 2013-1-6 17:24 编辑
5月2日。起因是大学同宿舍的哥们结婚,于是不远千里跑过来,机票加红包,这可是最厚重的礼物啦。
成都方向,隐约可见一货列的列尾。由于在四川盆地上,成昆线成都到峨嵋区间可谓成昆线的最佳路段,坡度最高千分之五,一般的货列韶山3单机就可以搞定。
[ 本帖最后由 南昌局九江段 于 2006-5-26 17:13 编辑 ] 昆明方向。 k166昆明-西安准点。车上人不多,硬座车没有超员。 成局成段(好像是)的,大车有着四川人的调侃热情,在启动之前还伸出头来问我:拍完没得,我走喽。想想在广铁,对车迷就像对待阶级敌人,“打死我也不说”。我的女友说,一是广东治安太差、千万不能和陌生人讲话,二是风俗习惯是少说多做、不好张扬。 原帖由 南昌局九江段 于 2006-5-26 17:30 发表
成局成段(好像是)的,大车有着四川人的调侃热情,在启动之前还伸出头来问我:拍完没得,我走喽。想想在广铁,对车迷就像对待阶级敌人,“打死我也不说”。我的女友说,一是广东治安太差、千万不能和陌生人讲话, ... 在广东也有很多友好的大车嘛~~只不过很多大车都不知道我们的身份而已...因为广铁对大车真的非一般的严啊!!!~ 支持支持...!!~关注ING!!~ 精神上强烈支持楼主!!!:handshake
我也是成昆和宝成等西南铁路的超级拥蹙,严重关注此帖~ 严重期待 :) ss3 很不錯的車呢 广铁工作人员的口号:打击、消灭车迷! 原帖由 SARS007 于 2006-5-27 11:39 发表
广铁工作人员的口号:打击、消灭车迷!
谁说的啊? 原帖由 SARS007 于 2006-5-27 11:39 发表
广铁工作人员的口号:打击、消灭车迷!
叫他们做梦去吧!
支持楼主!继续发吧~ 原帖由 SARS007 于 2006-5-27 11:39 发表
广铁工作人员的口号:打击、消灭车迷!
这个倒不会,有点夸张了。我到基层时和老师傅基本上聊得很好!也有很多师傅对我们车迷很感兴趣! 咋没了? 非常抱歉!周六开始出差,今天才回到办公室,所以一直没有发帖子。尤其是看到诸位车迷对本人在拙劣的摄影技术下拍出的照片仍予以肯定性的评价后,更感惭愧。 在K166走后的近一个小时里是没有客列通过的,东风五也抓紧时间出来调车,于是一阵猛排。其实对于曾在樟木头看过东风十二的我,东风五实在台普通,但这是在成昆线上,一切都显得有些神圣。
前一张用了十倍变焦,到底不是顶级制造商,OLYMPUS拍远景总是“蒙查查”。
[ 本帖最后由 南昌局九江段 于 2006-5-31 15:19 编辑 ] 辛苦的调车工,似乎看到了当年铁道兵的身影。
“前人载树,后人乘凉”,古话能流传到今天就证明了话语的真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