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 最后一个夜晚... 天津火车站始建于1888年,初站址建于“旺道庄”。于1892年,移址至海河畔“老龙头”处,故随地名称“老龙头”火车站。1877年,为了供应北洋海军、轮船招商局、天津机械局需用的煤炭,李鸿章下令,成立开平煤矿公司,首次用机械在唐山开掘了第一个竖井。为了把煤运到最近的海口,公司请求修建一条从唐山到北塘的铁路,然而遭到清政府的反对。开平煤矿公司只好申请把铁路线缩短,仅修唐山到胥各庄(今丰南)一段。从胥各庄到阎庄(今宁河附近)则开掘运河,连接已有的蓟运河,通至北塘海口。工程从1880年10月正式开工,到1881年11月8日通车,命名“唐胥铁路”。1887年唐胥铁路延修至芦台,1888年展筑至天津,全长130公里,命名为“津唐铁路”。4年后,于1892年5月将该站西移,在季家楼、火神庙两村附近(即1987年天津站改建前址)建成了一定规模的车站。移址后的车站,因地处海河东岸“老龙头”地区,故俗称“老龙头”火车站;进入上世纪初,因“庚子兵变”车站被毁,1902年在原址重建了更加完善的车站,并在车站广场中央构筑“老龙头”纪念碑一座(后拆除)。为组织国际联运业务,在第一站台装设了上下行共用,进、出站信号机,并于1930年10月10日在第一站台(国际站台)成功地开出了第一列国际列车。
进入三、四十年代,车站没有较大的发展。至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年,扩建了1000多平方米的候车室,直至1988年天津站改建前,客运量急剧增长,1987年,经市政府和铁道部决定,并经国务院批准,天津铁路枢纽改造工程被列为国家“七五”计划重点工程。于1987年4月15日开工,1988年10月1日正式竣工。
1988年天津站改造后,运力得到了很大提升,车站环境也明显改善。近20年来,天津站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枢纽,为天津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交通运量的不断增长,天津站也面临着再次改造的需要。
天津站交通枢纽工程自2006年开工建设,目前已进入站房建设的关键时期。按照计划,2008年,天津站改造将完成相应的配套设施和景观工程,确保京津城际铁路在奥运会前通车运营,整体改造计划于2010年6月底完工。改造后,天津站将升级为集多种交通运输方式于一体的立体交通枢纽。 新天津站2007年7月建成使用
从市有关部门获悉,天津站改扩建工程经铁道部初步设计审查后,概算投资总额为32.84亿元,其中站房工程15.8亿元、站区工程17.04亿元。改扩建工程自今年1月开工,2008年7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据介绍,建于1988年的天津站站房,分为主站房、子站房和高架候车厅三部分,采取高架进站、地下出站、南北进出的布局模式。改扩建后,京津城际、地下直径线、津秦客运专线将引入天津站。届时,天津站将调整为10台18线,其中城际车场4台7线,高速车场3台6线,普速车场3台5线。站房工程具体包括:新建城际站房,新建地下进、出站大厅(含城际、高速、普速),既有高架候车室拆除及新建,既有主站房翻新改造,新建无站台柱雨棚(含城际、高速、普速),新建东侧出站地道(含城际、高速、普速),既有行包地道拆除及改建,屋面(覆盖城际站房和高架的屋面)。站房工程总建筑面积19.5万平方米,其中新建站房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既有站房改造3.5万平方米,无柱雨棚8.5万平方米,旅客地道1.4万平方米,行包地道0.39万平方米。站区工程包括:高速车场、高速存车场、津秦与城际联络线、DK+450至DK9+000段津秦客专正线,普速车场,东南环与京山线联络线。 天津站迄今最大规模的改造开始.虽然原来的许多景象将不复存在,但相信新天津站必定会更加美好!
期待天津站的涅磐,明年我们再见!
--完-- 好赞。送花的照片真让人感动。搬家车的照片很搞笑:lol 。
希望新车站快点建好~~ 一个好帖子,感觉那束鲜花非常的感人。 主站房还是要保留的吧? 好图!支持! 原帖由 Df11-0128 于 2007-1-22 18:10 发表
主站房还是要保留的吧?
要保留的.外檐略作改造. 站内应该好好装修下. 建完后的规模可不小. 祝福天津站。
感谢楼主
最后的“天津站”。 :handshake 楼主辛苦了,终于看到了你拍的照片。回复
现在 天津站只办理托运业务和售票业务了,临时客站办理的售票业务是天津站剩下的,不台方便啊:L ,但愿,改造能够提前.我想能够在天津乘做电力机车!!!热爱铁路自小开始快20年了,希望赶快实现. 天津站明天更美好! 静海站很不错的说
楼主辛苦
原帖由 沫沫 于 2007-1-22 16:50 发表
静海老站房.
得有一百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