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malaya 发表于 2007-4-3 14:30:30

北京地区开往京包方向客车总汇——献给自己30岁生日的礼物

序:
说来也是有些巧合,今天是农历二月十六,明天是公历4月4日,连续的两天都是我的生日,或许这三十年来也是第一次吧。在这个距离中国铁路第六次提速还有整整两周的时刻,谨以此帖献给我的三十岁生日。

说明:
    京包方向是历次提速所遗忘的地方,所以大家津津乐道的D、Z、T统统与这里无缘,K就是这里的头等公民,似乎这里就是一块活化石,展示着中国铁路历次提速之前的样子。沙城是我的家乡,丰沙线与京包线的列车伴随我长大,尽管这里没有什么让人激动人心的变化,但是我还是花了些精力来总结这里的每一点微小的变化。
本贴只归纳总结北京地区主要车站(北京、北京西、北京北)开往京包(包括丰沙)方向的所有图定旅客列车,主要包括各个车次的历史变迁(车次变化、区间变化)、最新情况(在2007.04.18六提调图中的停站变化和时刻变化)以及个人的一点总结和评论(出于个人原因会较多考虑北京到沙城之间的情况)。
    本贴参考了很多网友的资料,包括atherwj提供的六提时刻表、farmer三年前归纳的跨局列车车次变化、metome贴过的56年、59年、69年和75年时刻表、快价慢速列车、齐鲁号、亮亮 等几位朋友先后发过的早年时刻表和调图信息,并且得到了SS8B、farmer和metome这几位兄弟的直接指点和审校,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大家的共同努力,使得我们的论坛拥有更加丰富的信息资源。
    最后上网发布之前,本人又根据沈铁网上的最新时刻表信息进行了校正,但是由于里面还没有太局和武局始发的几个车次的数据,所以疏漏还在所难免,我将根据信息的丰富和情况的变化,尽量更新,以保证一个尽可能准确的数据。


[ 本帖最后由 himalaya 于 2007-4-21 12:50 编辑 ]

himalaya 发表于 2007-4-3 14:31:30

第一部分——北京地区始发快速:
01.
K3/4 北京-莫斯科
历史变迁:
    毫无疑问,这是个老牌的国际列车,在20世纪50年代,北京-莫斯科之间的国际列车都是走东北的,但是1956年1月,集二线通车,即开行了北京-乌兰巴托的国际列车,当时的车次在北京-集宁间为直快25/6次,集宁-二连间为普客101/2次;1957年,本车延长为北京-乌兰巴托-莫斯科的国际列车;1959年的列车时刻表上,北京-乌兰巴托-莫斯科的这个国际列车已经升级为3/4次特快列车,经由丰沙线、京包线、集二线运行,每周开行一对,其余时间分别开行三对北京-兰州的61/2次直快和三对北京-包头的63/4次直快;在1965年的列车时刻表上,本车由丰沙线改线到老京包线(走关沟段),北京枢纽内的走法是北京->柳村->广安门->西直门,而且其运行时刻不再和其它列车共用;在1968年的列车时刻表上,本车由走西直门改为走东北环线,从沙河上老京包线,从此本车在国内没有再更改过运行路线,而且从此就确定了下行早上7点多开车当晚到达二连,上行午夜前后二连开车,下午两三点钟到达北京的时刻格局;之后的30年时间里,本车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在1977年9月的列车时刻表上,3次从二连出发过境的时刻是23:15,从此延续至今;在1997年4月一提调图的列车时刻表上,3次在北京的发车时间是07:40,从此延续至今;2000年10月三提调图,由于T车次的出现,老的特快变为快速,本车的车次变更为K3/4次,此时上行时刻还是22:00二连入境,15:33到达北京;2003年10月,上行车运行时刻调整为21:20二连入境,14:31到达北京,从此使用至六提调图之前;2007年4月六提调图,本车调整运行路线,重回丰沙线运行,并且将K3次北京发车时间推迟5分钟,变为7:45发车,K4次到京时间也提前到了14:04。
最新情况:
    本车在我国境内停站是:张家口南、大同、集宁南、朱日和、二连,其中“朱日和”是本次调图时新增加的停靠站。
    此次调图,K3次北京07:45开车,20:37到达二连,境内运行时间12小时52分钟;K4次二连00:57开车,14:04到达北京,境内运行时间13小时07分钟。
简单评点: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际列车,以前我一直以为其运行路线和时刻是从未改变过的,经过此次梳理,才发现了这些不为人知的变化,特别是在其开行初期居然走的是丰沙线,而且在沙城停车10分钟以上,显然在那个蒸气机车时代,是需要在这里换机车的;而此次国列离开关沟重回丰沙,却是北京站出发一机直达张家口南了。

himalaya 发表于 2007-4-3 14:32:30

02.
K23/4 北京-乌兰巴托
历史变迁:

1956年1月,集二线通车,即开行了北京-乌兰巴托的国际列车,当时的车次在北京-集宁间为直快25/6次,集宁-二连间为普客101/2次;1957年,该车延长为北京-乌兰巴托-莫斯科的国际列车,此时暂时没有单独的北京-乌兰巴托的国际列车;到了1959年的列车时刻表上,北京-乌兰巴托的国际列车重新出现,车次是直快43/4次,当时的43/4次列车是每天都开到到包头的,经由丰沙线、京包线运行,这个国际列车每周开行两对,相当于在北京-集宁南之间加挂在京包直快上,集宁南-集宁间,车次变更为301/2次,集宁-二连间,车次变更为201/2次;在1965年的列车时刻表上,北京-乌兰巴托的国际列车所加挂的列车仍然是43/4次直快列车,但是此时的43/4次已经变为了北京-兰州的车次,同时该车由丰沙线改线到老京包线(走关沟段),北京枢纽内的走法是北京->柳村->广安门->西直门;在1968年的列车时刻表上,北京-乌兰巴托的国际列车所加挂的列车又变为了北京-包头的直快列车,车次为63/4次,并且该车由走西直门改为走东北环线,从沙河上老京包线;在1975年的列车时刻表上,北京-乌兰巴托的国际列车不再和北京-包头的车共用车次,而是和北京-呼和浩特的89/90次直快列车共用车次,而且不再是加挂形式,而是89/90次每周有两天开行北京-乌兰巴托,另外五天开行北京-呼和浩特,列车具有东北环线、京包线、集二线运行;1987年4月,本车升级为特快,车次依然是89/90次(因为这次调图时,特快车的车次范围从1~80变为了1~100);1993年4月,出现了和3/4次特快共享运行线路和时刻的23/4次特快,运行于北京-乌兰巴托之间,在23/4次开行期间,北京-乌兰巴托的89/90次特快停运;1998年10月二提调图,89/90次调整为每日运行于北京-呼和浩特之间,彻底不再分担国际列车任务;2000年10月三提调图,本车的车次变更为快速K23/4次,运行时刻与K3/4完全相同,每周开行1~2对;2007年4月六提调图,本车调整运行路线,重回丰沙线运行,运行时刻和K3/4保持一致。

最新情况:
    运行时间和我国境内的停站情况与K3/4次完全一样。
简单评点:
    国际列车,离我们的生活,似乎很远,但是在这几年里,不时乘坐7173次列车,在东花园或者狼山停上10多分钟后开车,没有见到任何需要会让或者避让的车时,就会意识到,我们是在“空让”每周只开行2~3次的K4次和K24次国际列车;这次它们改线到了丰沙线,6427不会再遭殃了,而被踩的变成了6411。

himalaya 发表于 2007-4-3 14:33:20

03.
K43/4 北京-兰州 / 嘉峪关
历史变迁:
    本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1956年的列车时刻表上,还没有走京包、包兰线到兰州的列车,但是在1959年的列车时刻表上,出现了北京北京-兰州的61/2次直快,每周开行三次,每周同一时刻的另外四天,分别开行一次北京-莫斯科的3/4次特快和三次北京-包头的63/4次直快,经由丰沙线运行;在1965年的列车时刻表上,运行于北京-兰州之间的直快变为每日开行,车次变更为43/4次,并且每周有两天挂有北京-乌兰巴托的国际列车,同时本车由丰沙线改线到老京包线(走关沟段),北京枢纽内的走法是北京->柳村->广安门->西直门;在1968年的列车时刻表上,本车改为经由东北环线、老京包线运行,而且不再加挂国际列车(北京-乌兰巴托的国际列车加挂在了北京-包头的63/4次上);1981年10月,本车升级为特快,车次仍然是43/4次;1998年10月二提调图,本车从京包线关沟段改道,重回丰沙线,同时从北京站到发调整为北京西站到发;2000年10月三提调图,本车调整为快速列车,车次变更为K43/4次,同时从北京西站到发调整回北京站到发(但是运行线路仍然走丰沙线),并且调整为隔日兰州、隔日嘉峪关到发。
最新情况:
    本车的停站是:沙城、宣化、张家口南、阳高、大同、丰镇、集宁南、呼和浩特、包头、临河、乌海(上行不停)、惠农、石嘴山、银川、青铜峡、中宁、中卫,(兰州方向)景泰、白银西、兰州,(嘉峪关方向)武威南(上行不停)、武威、金昌、山丹、张掖、清水、酒泉、嘉峪关,比起调图前,减少了丰台、包头东和乌海这三站,作为在本线路上运行里程最长的车次,停车站可以说是中规中矩的。
    此次调图,K43次推迟25分钟开车,北京12:05开车,14:15到达沙城,15:15到达兰州,21:03到达嘉峪关,北京->兰州全程运行时间为27小时10分钟,比调图前减少5分钟,北京->嘉峪关全程运行时间为32小时58分钟,比调图前减少8分钟,北京->沙城间运行时间缩减为130分钟;K44次兰州16:36开车,嘉峪关11:50开车,沙城17:24开车,19:36到达北京,兰州->北京全程运行时间为27小时整,比调图前减少16分钟,嘉峪关->北京全程运行时间为31小时46分钟,比调图前减少65分钟,沙城->北京间运行时间缩减为132分钟。
简单评点:
    此次调图,本车变化不是很大,减少了丰台的停车,使得本车和本方向的其它快速相比不再有“特殊性”,不过这个变化对于不少人的出行方便来说还是有些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对于上行车更加明显,这一点可以通过当前K44次在丰台下车旅客的数量反映出来。

[ 本帖最后由 himalaya 于 2007-4-22 21:11 编辑 ]

himalaya 发表于 2007-4-3 14:34:00

04.
K89/90 北京西-呼和浩特
历史变迁:
    本车的历史也是可以追随到20世纪50年代的,在1959年和1965年的列车时刻表上,都存在一对运行于永定门(今北京南站)-包头之间的跨局普客,车次是107/8次,经由京包线(永定门->柳村->广安门->西直门)运行;在1968年的列车时刻表上,普客107/8没有了踪影,却第一次出现了89/90这对运行于北京-包头之间的直快列车,经由东北环线、老京包线运行,可以认定是107/8次升级为普快并从永定门站调整到了北京站运行;在1975年的列车时刻表上,本车调整为每周五天运行于北京-呼和浩特之间,另外两天运行于北京-乌兰巴托之间;1987年4月,本车升级为特快,车次依然是89/90次(因为这次调图时,特快车的车次范围从1~80变为了1~100);1998年10月二提调图,本车调整为每日运行于北京-呼和浩特之间;2000年10月三提调图,本车调整为快速列车,车次变更为K89/90次,同时从京包线关沟段改道丰沙线,并且从北京站到发调整为北京西站到发。
最新情况:
    本车的停车站是:张家口南、大同、集宁南,比起调图前,减少了宣化一站,从而使得该车继K615/6次和国际列车之后成为又一个在本线路上只停靠机车交路站点的客车。
    此次调图后,K89次北京西21:00开车,07:20到达呼和浩特,全程运行时间为10小时20分钟,列车到发时间完全不变;K90次21:23呼和浩特开车,07:20到达北京西,全程运行时间为9小时57分钟,比调图前减少13分钟。
简单评点:
    该车从来不停沙城站,却先后停靠过下花园和宣化,给人的感觉略微有些奇怪,不过现在它终于只停机车交路站了,可以说离沙城的距离更加遥远了。此次调图,K89次发车时间不变,随后各站到达时间略有提前,但是到达呼和浩特的时间却依然是07:20,可能是进行了耗点处理,比较有意思。

himalaya 发表于 2007-4-3 14:34:48

05.
K177/8 北京西-银川
历史变迁:
    本车应该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前期,在1969年的列车时刻表上,还没有北京-银川间列车的任何痕迹,但是在1975年的列车时刻表上,出现了普快列车169/170次,运行于北京和银川、包头之间,套跑运行,每周三天(连续)开北京-银川,另外三天(连续)开北京-包头,剩余一天停运,经由京包线、包兰线运行;1981年10月,本车调整为每日运行于北京-银川之间;1995年4月,本车升级为特快,车次变更为77/8次;1998年10月二提调图,本车从京包线关沟段改道丰沙线,同时从北京站到发调整为北京西站到发,车次变更为177/8次;2000年10月三提调图,本车调整为快速列车,车次调整为K177/8次。
最新情况:
    本车的停站是:沙城、张家口南、大同、集宁南、呼和浩特、包头、临河、巴彦高勒、乌海、惠农、石嘴山、银川,和调图前相比似乎只是减少了乌海西的停站。
    此次调图,K177次提前15分钟开车,北京西13:25开车,15:34到达沙城,08:21到达银川,全程运行时间为18小时56分钟,比调图前减少3分钟,北京西->沙城间运行时间缩减为129分钟;K178银川16:45开车,沙城09:17开车,次依然是11:30到达北京西,全程运行时间为18小时45分钟,比调图前减少8分钟,沙城->北京西间运行时间缩减为133分钟。
简单评点:

K177/8是一个服务质量很不错的车,而且上下行时间就沙城而言都十分理想;K177/8停站要比K43/4少,比较美好,但是很幸运的是它停靠沙城站,并且更加幸运的是K177次在沙城有10张预留YZ,此外由于该车队人员和沙城站工作人员关系相当融洽,沙城站的重点/困难旅客在列车超员情况下被车站工作人员送上K178的卧铺车厢的可能性也相当的大。可以说,K177/8次列车是本帖所讨论的列车中我个人印象最好的列车。

[ 本帖最后由 himalaya 于 2007-4-5 08:33 编辑 ]

himalaya 发表于 2007-4-3 14:35:32

06.
K263/4 北京-包头
历史变迁:
    这是一个老牌的京包列车,在1956年的列车时刻表上,就有北京-包头间的直快列车25/6次,从北京站出发经由丰沙线、京包线运行;在1959年的列车时刻表上,本车车次变更为43/4次,并且每周有两天挂有北京-乌兰巴托的国际列车;在1965年的列车时刻表上,本车车次变更为63/4次,不加挂北京-乌兰巴托的国际列车(北京-乌兰巴托的国际列车加挂在了北京-兰州的43/4次上),并且由丰沙线改线到老京包线(走关沟段),北京枢纽内的走法是北京->柳村->广安门->西直门;在1968年的列车时刻表上,本车由走西直门改为走东北环线,从沙河上老京包线,同时再次加挂北京-乌兰巴托的国际列车;在1975年的列车时刻表上,本车车次变更为163/4次,不再加挂北京-乌兰巴托的国际列车(北京-乌兰巴托的国际列车开始使用89/90这个车次);1981年10月,本车车次变更为263/4次;1997年4月一提调图,本车车次变更为563/4次,2000年10月三提调图,由直快升为快速,车次变更为K263/4次;2004年4月五提调图,从京包线关沟段重回丰沙线;本车难能可贵的一点是起、终点始终不曾发生变化。
最新情况:
    本车的停车站是:沙城、宣化、张家口南、大同、集宁南、呼和浩特、包头东,比起调图前下行没有差异,上行则将沙城的技术停车(这个技停是2004年4月五提调图时出现的,但是听说可以上车补票的,此前的264次从未跨越过沙城站)变为正式停车,取消了三家店的技术停车(这个技停缘于2005年7月加开T155/6次)。该车停车站基本上中规中举,较K177/8多停了宣化,较K89/90多停沙城、宣化。
    此次调图,K263次北京18:50开车,21:00到达沙城,07:08到达包头,全程运行时间为12小时18分钟,比调图前减少17分钟,北京->沙城间运行时间缩减为130分钟;K264次包头20:18开车,沙城06:23开车,08:43到达北京,全程运行时间为12小时25分钟,比调图前减少36分钟,沙城->北京间运行时间为140分钟。
简单评点:
    在此次调图中,K263次的开车时间由Z群后的20:01提前到了Z群前的18:50,达到沙城的时间更加理想,和K217次、K597次、1185次构成了晚间从北京去沙城的完美组合;K264次到达时间略有调整,沙城->北京间的运行时间达141分钟,显得多了一些,似乎在某个地方会耗点甚至技停,但是总体时间还是不错的,只要停车就好。

[ 本帖最后由 himalaya 于 2007-4-22 21:10 编辑 ]

himalaya 发表于 2007-4-3 14:36:33

07.
K613/4 北京西-大同
历史变迁:
    本车的变迁比较复杂,最早是大同-太原的管内普快;1998年10月二提调图,运行区间延长为大同-石家庄;2000年10月三提调图,该车延长为大同-南昌,车次为1625/6/7/8次,经由北同蒲线、石太线、石德线、京九线运行;2001年1月,该车改线为经由京包线、丰沙线、京九线运行,进北京西站;2001年10月四提调图,1625/6/7/8次被拆分为北京西-赣州的1625/6次和北京西-大同的K713/4次,二者车底套跑,本车才真正出现;2004年4月五提调图,本车车次更改为N213/4次;2007年4月六提调图,本车车次更改为K613/4次。
最新情况:
    本车的停车站比较少,只有:宣化(上行不停)、张家口南、柴沟堡、天镇、阳高(上行不停)、大同,和调图前相比,增加了上行车次在柴沟堡的停车。
此次调图,该车运行时刻只有前后不到30分钟的微调,总体运行时间略有压缩。K613次北京西10:14开车,16:28到达大同,全程运行时间为6小时14分钟,比调图前减少17分钟;K614次12:48大同开车,18:42到达北京西,全程运行时间为5小时54分钟,比调图前减少11分钟。
简单评点:
    该车自四提调图改为快速后,下行车就取消了沙城停车,五提调图时上行车也取消了沙城停车,这让我无比遗憾。K613次的运行时段,尚有1483次可以弥补,但是K614次通过的时间段,是一个很大的上行车空隙,所以让人感觉很不美好。

himalaya 发表于 2007-4-3 14:37:07

08.
K615/6 北京西-大同
历史变迁:
    本车出现于2000年10月的三提调图,当时车次为K715/6次,经由丰沙线运行;2004年4月五提调图,本车车次更改为N215/6次;2007年4月六提调图,本车车次更改为K615/6次。
最新情况:
    该车中间的停车站只有一个:张家口南。在该车开行以来的六年里,这一点不曾改变,也因此在民间具有张、大两城市进京的城际列车的称谓。
    此次调图,该车运行时刻只有前后不到30分钟的微调,从大同的角度看依然是一个朝发夕归的形象。不过在此次调图中,当大多数车次的运行时间都略有压缩的情况下,该车的运行时间却增加了,显然在运行图的安排上,该车已经不再享有特权了。K615次北京西14:57开车,20:50到达大同,全程运行时间为5小时53分钟,和调图前相比增加了23分钟;K616次08:31大同开车,14:15到达北京西,全程运行时间为5小时44分钟,和调图前相比增加了16分钟。
简单评点:
    本车开行以来一直保持着本线路上中间停站最少的形象,以及大体不变的运行时刻,当然最引人注目的是该车在运行图安排上的特殊性,一度是京包、丰沙上唯一的“快车”,当然在此次六体调图中也随着其由管内快速变成了跨局快速而回归平常。此次调图,下行车比调图前增加了23分钟,其中北京西-张家口南之间增加了22分钟;上行车比调图前增加了16分钟,其中张家口南-北京西之间增加了4分钟。

himalaya 发表于 2007-4-3 14:37:52

第二部分——北京地区过路快速:
09.
K217/8 石家庄-包头(经由北京西)
历史变迁:
    本车出现于2000年10月的三提调图,最初运行于北京西-包头之间,车次为K217/8次,经由京包、丰沙线,车底套跑大同->石家庄的K706/7次、石家庄->北京西的K708次和北京西->大同的K705次(具体顺序为:K706/7->K708->K217->K218->K705);2001年10月四提调图,运行区间延长为包头-石家庄,同时车次调整为K217/8/9/20次,并且和大同-石家庄的K705/6/7/8次套跑(具体顺序为:K706/7->K220/17->K218/9->K708/5)。
最新情况:
    本车在京包方向上的停站是:沙城、宣化、张家口南、天镇、阳高、大同、集宁南、呼和浩特、包头,显然较其它快速列车略多一些。
    此次调图,K220/17次石家庄15:52开车,北京西19:18开车,21:24到达沙城,07:34到达包头,全程运行时间为15小时42分钟,比调图前减少69分钟,北京西->沙城间运行时间缩减为126分钟;K218/9次包头21:30开车,沙城07:41开车,09:55到达北京西,13:36到达石家庄,全程运行时间为16小时06分钟,比调图前减少10分钟,沙城->北京西间运行时间缩减为134分钟。
简单评点:
    长期以来本车都是往来于北京和沙城之间的理想车次;此次调图,K217次在北京西的停车时间缩为11分钟,开车时间提前12分钟,北京西-沙城间运行时间缩减了14分钟,从而成为本次调图后北京(西)->沙城之间最快的一个车次;218次时间略微往后推,沙城-北京西间运行时间缩减了4分钟,怎么说也都算是好消息。

himalaya 发表于 2007-4-3 14:38:25

10.
K257/8 宁波-包头(经由北京西)
历史变迁:
    本车出现于1988年,最初是运行于包头-常州间的直快列车,车次是155/6/7/8次,经由京包线(包括关沟段)、京沪线运行,进北京南站;1993年4月,本车延长到上海西;1994年,本车延长到宁波;1997年4月一提调图,本车车次变更为355/6/7/8次;1998年10月二提调图,本车从京包线关沟段改道丰沙线;2000年10月三提调图,本车由直快升级为快速,同时车次变更为K255/6/7/8;2006年5月北京南站停运改造,本车从经由北京南站改为经由北京西站。
最新情况:
    本车在京包线上的停车站是:沙城、张家口南、阳高、大同、丰镇、集宁南、卓资山、呼和浩特、察素齐、萨拉齐、包头东、包头,比起K263/4要多几站,但是不停宣化。
    此次调图,K256/7次宁波08:19开车,北京西09:14开车,11:23到达沙城,21:52到达包头,全程运行时间为37小时33分钟,比调图前减少8分钟,北京西->沙城间运行时间缩减为129分钟;K258/5次包头11:45开车,沙城22:17开车,00:30到达北京西,22:53到达宁波,全程运行时间为35小时08分钟,比调图前减少2小时10分钟,沙城->北京西间运行时间缩减为133分钟。
简单评点:
    此次调图,K256/7次在北京西的到发时间仅有微调,但是停车时间由8分增加到了21分;K258/5则是推迟了将近3小时发车,导致到达北京西的时间相当的差。由于此车超员和晚点情况比较普遍,所以对于往返于北京和沙城来说意义不大,特别是此次调图后,上行车到达北京西的时间已经过了零点,公交车的末班车也赶不上了。

[ 本帖最后由 himalaya 于 2007-4-22 21:09 编辑 ]

himalaya 发表于 2007-4-3 14:39:06

11.
K273/4 海拉尔-呼和浩特(经由北京北)
历史变迁:
    本车出现在1980年5月,是运行于呼和浩特-海拉尔之间的直快,车次为133/4/5/6/7/8次,当时为隔日开行;1981年本车改为每日开行;1991年4月,本车升级为特快91/2/3/4/5/6次;1997年4月一提调图,本车车次变更为191/2/3/4/5/6次;2000年5月,本车从从京包线关沟段改道丰沙线,并从经由北京北改为经由北京南;2000年10月三提调图,本车延长为包头-海拉尔,同时车次变更为K273/4/5/6/7/8;2004年4月五提调图后,本车从丰沙线改道回京包线关沟段,同时由经由北京南改回经由北京北;2005年4月,本车调整运行区间,缩短为呼和浩特-海拉尔。
最新情况:
    本车在京包线上的停车站是:南口、康庄、沙城、宣化、张家口南、柴沟堡(上行不停)、大同、丰镇、集宁南、呼和浩特,当然还有不得不停的青龙桥(技术停车)。这个停车站安排,也属比较常规。
    此次调图,K278/6/3次海拉尔16:05开车,北京北18:31开车,21:36到达沙城,06:48到达呼和浩特,全程运行时间为38小时43分钟,比调图前增加了47分钟,北京北->沙城间运行时间为185分钟;K274/5/7次呼和浩特20:30开车,沙城04:58开车,08:26到达北京北,11:40到达海拉尔,全程运行时间为39小时10分钟,比调图前增加了37分钟,沙城->北京北间运行时间为208分钟。
简单评点:
    首先要说的是,在90年代沙城站还是二等站时,这个车曾经是唯一停靠这里的特快列车。此次调图,K278/6/3次在北京北的到发提前了一个多小时,但是在北京北->沙城区间的运行时间却比调图前的168分钟增加了17分钟,具体算来,北京北-南口区间增加13分钟,南口停车减少1分钟,康庄停车增加5分钟,总之时间更好了,但是运行时间增加了;K274/5/7次发车时间提前了将近3小时,于是它到达沙城的时间则明显变差,尽管沙城->北京北间运行时间比调图前缩减了2分钟,但是总体上不太便于多数人选用,特别是原本乘它去康庄、南口的旅客,可能更要选择放弃了。

[ 本帖最后由 himalaya 于 2007-4-8 20:47 编辑 ]

himalaya 发表于 2007-4-3 14:39:44

12.
K597/8 广州-包头(经由北京西)
历史变迁:
    本车是此次六提调图的新增车次,北京西-包头间车次为K597/8,北京西-广州间车次为K599/600,经由京广线、丰沙线和京包线运行,进北京西站。
最新情况:
    本车在京包线上的停站是:沙城、张家口南、大同、丰镇、集宁南、呼和浩特、包头,这个安排与K177相比,只是大同-包头间多了一站丰镇。
    本车运行时刻:K600/597次广州15:00开车,北京西20:19开车,22:27到达沙城,08:36到达包头,全程运行时间为41小时36分钟,北京西->沙城间运行时间为128分钟;K597/8次包头17:16开车,沙城03:27开车,05:40到达北京西,09:58到达广州,全程运行时间为40小时42分钟,沙城->北京西间运行时间为133分钟。
简单评点:
    作为一个新增列车,本车的出现使得从沙城也有了可以直通广州的列车。K597次的运行时段,显然很适合下班后坐车回沙城的,不过K598次能够被沙城利用的机会就小多了。

himalaya 发表于 2007-4-3 14:40:21

13.
K605/6 石家庄-大同(经由北京西)
历史变迁:
    本车出现在1981年10月,运行于北京-大同之间,属管内普快,车次是321/2次;1987年4月,本车升级为管内特快,车次变更为95/6次,并且套跑北京-兰州的43/4次特快;1997年4月一提调图,本车车次变更为205/6次;1998年10月二提调图,本车从京包线关沟段改道丰沙线,进北京西站;2000年10月三提调图,本车变更为快速等级,并延长运行区间,变为北京西->大同的K705次、大同->石家庄的K706/7次和石家庄->北京西的K708次,同时不再套跑K43/4次,改为套跑新增加的北京西-包头的K217/8次;2001年10月四提调图,本车调整为大同-石家庄的K705/6/7/8次,并套跑包头-石家庄的K217/8/9/20次;2004年4月五提调图,本车车次变更为N205/6/7/8次;2007年4月六提调图,本车车次变更为K605/6/7/8次。
最新情况:
    本车在京包线上的停车站是:沙城、下花园、张家口南、柴沟堡、天镇(下行不停)、阳高、大同,比以前减少了丰台(上行)和聚乐堡(下行)的停车。
    此次调图,K608/5次石家庄20:10开车,北京西23:36开车,01:45到达沙城,06:21到达大同,全程运行时间为10小时11分钟,比调图前减少84分钟,北京西->沙城间运行时间缩减为129分钟;K606/7次大同22:59开车,沙城02:57开车,05:10到达北京西,09:21到达石家庄,全程运行时间为10小时22分钟,比调图前减少86分钟,沙城->北京西间运行时间缩减为133分钟。
简单评点:
    此次调图,K608/5次在北京西的到发时间仅有微调,但是到大同的时间提前较多,北京西-大同间运行6小时43分,提速38分;K606/7次推迟了将近40分钟发车,却提前了80分钟到达北京西,大同-北京西间运行5小时11分,提速将近3小时,不过这样下来在大同的发车时间和到达北京西的时间都变差了。就沙城而言,本车一直都是在凌晨路过,选择其出行的人总体很少,应该还是一个被遗忘的车次吧。

[ 本帖最后由 himalaya 于 2007-4-4 08:21 编辑 ]

himalaya 发表于 2007-4-3 14:41:17

第三部分——北京地区始发普快:
14.
1115/6 北京西-包头
历史变迁:
    这是此次六提调图的新增车次,算是本线路上已经运行了数年的长期临客L405/6次的图定吧,经由京包线和丰沙线运行。
最新情况:
    本车的停车站是:丰台(下行不停)、沙城(下行不停)、宣化、张家口南、柴沟堡、阳高、大同、丰镇、集宁南、呼和浩特、包头东、包头,这个安排应该说也是中规中矩,不过要比现在运行中的2085/6和L405/6都要少几站。
    显然该车延续了L405/6次在北京西站立折的安排,只是时间提前到了上午,具体运行时刻如下:1115次北京西08:50开车,21:39到达包头,列车全程运行12小时49分,和图定前的L405时刻比,减少2小时41分钟;1116次包头18:48开车,05:30沙城开车,07:48到达北京西,列车全程运行13小时整,和图定前的L406时刻比,减少3小时18分钟,沙城->北京西间运行138分钟。
简单评点:
    这个新车次的安排,绝对让我是先喜后悲啊!因为此前得到的时刻表上,1115次是停靠沙城的,这样上午从北京西发车,中午之前到达沙城,就完全弥补了K613和1455次不停沙城带来的遗憾,可是后来从沈铁网站查到的结果竟然是1115次pass沙城,直抵宣化,太令人失望了;而1116次尽管时间略早,但是对于春、夏、秋三个季节从沙城赶早去北京的人们来说也是一个极佳的时间安排。

himalaya 发表于 2007-4-3 14:41:46

15.
1185/6 北京西-包头
历史变迁:
    本车出现于2004年4月五提调图,车次为2085/6次,算是该线路上当时运行了数年的长期临客A225/6次的图定吧,运行区间为北京南-包头,经由京包线和丰沙线运行;2006年5月北京南站停运改造,本车运行区间改为北京西-包头;2007年4月六提调图,本车车次变更为1185/6。
最新情况:
    本车的停车站是:三家店、沙城、下花园、宣化、张家口南、大同、丰镇、土贵乌拉、集宁南、呼和浩特、包头东、包头,这个安排和目前的2085/6相比,减少了丰台停站,增加了下花园停站,但是在呼局境内减少了较多的停站。
    此次调图,1185次北京西发车时间比当前时刻晚几十分钟,但是还是略早于五提调图时的时间安排,北京西21:13开车,23:27到达沙城,9:56到达包头,列车全程运行12小时43分,比调图前减少84分钟,北京西->沙城间运行时间缩为134分钟;1186次时间普遍提前了不到一小时,包头19:55开车,沙城06:57开车,09:23到达北京西,列车全程运行13小时28分,比调图前减少1分钟,沙城->北京西之间运行时间为146分钟。
简单评点:
    本车下行略微偏晚,但是对于赶不上K217和K597的人来说,是个不错的补充;上行时间则是比较理想的,而且硬座充足,是一个早上来北京的不错选择。

himalaya 发表于 2007-4-3 14:42:37

16.
4415/6 北京-张家口
历史变迁:
    这是一个历史相当悠久的列车了,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1957年的列车时刻表上,出现了运行于西直门(今北京北站)-张家口北(今张家口站)之间的普客列车,车次是117/8次,经由老京包线运行;在1959年的列车时刻表上,本车调整为永定门(今北京南站)-张家口北(今张家口站)之间,经由柳村、广安门、西直门,走老京包线运行,车次变更为215/6次;在1968年的列车时刻表上车次是315/6次,运行线路不变;在1969年的列车时刻表上车次依然是315/6次,运行于永定门(今北京南站)-张家口之间,但是运行线路改为经由丰沙线运行;在1977年的列车时刻表上,本车车次变更为415/6次;1981年10月,车次调整为515/6次,从而开始了本车最为辉煌的时期(80年代时,515/6次曾经是所有三进红旗列车里面唯一的慢车);1997年4月一提调图,本车升级为管内普快,车次变更为615/6次;2000年10月三提调图,本车车次变更为4415/6次;2006年5月北京南站停运改造,该车从北京南站到发改为北京站到发。
最新情况:
    本车的停车站是:丰台、三家店、雁翅、旧庄窝(下行不停)、官厅(下行不停)、沙城、新保安、西八里(下行不停)、下花园、宣化、沙岭子、张家口南、张家口,这个安排比起调图之前,变化不小,尤其是双向增加了新保安,上行增加了西八里这样两个小站。
    此次调图,4415次北京15:08开车,17:36到达沙城,19:34到达张家口,列车全程运行4小时26分,比调图前增加了25分钟,北京->沙城间运行时间为148分钟;4416次张家口07:40开车,沙城9:54开车,12:40到达北京,列车全程运行5小时整,比调图前增加了33分钟,沙城->北京之间运行时间为166分钟。
简单评点:
    这是对于沙城来说十分重要的一对车,无论平时、节日,无论上行、下行,都有大量的上下车客流在此交换。我的记忆深处,对它有两个美好的记忆,一个是20年前,母亲带着我若干次从永定门坐515回沙城的深刻印象,另外就是最近几年我带着父母从北京南坐4415的软座回沙城的记忆。4415/6的RZ车,最近经常是时摘时挂,绿皮的软座,总是那么的美好,令人怀念。

[ 本帖最后由 himalaya 于 2007-4-22 21:09 编辑 ]

himalaya 发表于 2007-4-3 14:43:37

17.
4447/8 北京西-张家口
历史变迁:
    本车应该起源于1986年或者1987年开始开行的管内普快323/4次,运行于北京-张家口之间,经由京包线(包括关沟段)运行;1997年4月一提调图,该车升级为管内普快,车次变更为623/4次;1998年起623/4次经常停运,同时会开行北京南-张家口之间经由丰沙线运行的L627/8次,最后在1999年4月图定成了647/8次;至于623/4次,则是在1999年10月正式消失(与此同时,使用北京西-成都的363/4次车底套跑的,经由丰沙线运行的北京西-张家口的管内普快617/8次开始运行,从而使张家口到北京地区的始发/终到列车数量达到了三快一慢);2000年10月三提调图,本车车次变更为4447/8次(与此同时,617/8次车次变更为4439/40);2003年4月,本车调整运行区间为北京西-张家口(与此同时,4439/40次停运,张家口到北京地区的始发/终到列车数量又恢复为两快一慢)。
最新情况:
    本车的停车站是:丰台、石景山南、三家店、官厅(下行不停)、沙城、下花园(上行不停)、宣化、张家口南、张家口,和调图前相比,停站略有微调,变化不大。
    此次调图,4447次北京西14:18开车,16:42到达沙城,18:16到达张家口,列车全程运行3小时58分,比调图前减少32分钟,北京西->沙城间运行时间为144分钟;4448次张家口08:50开车,沙城10:19开车,13:10到达北京西,列车全程运行4小时20分,比调图前减少4分钟,沙城->北京西之间运行时间为171分钟。
简单评点:
    和4415/6次一样,这是对于沙城来说同样重要的一对车,甚至比4415/6还有人缘,美好。

[ 本帖最后由 himalaya 于 2007-4-22 21:08 编辑 ]

himalaya 发表于 2007-4-3 14:44:13

第四部分——北京地区过路普快:
18.
1133/4 天津(临)-乌海西(经由北京西)
历史变迁:
    这又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列车了,应该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在1959年的列车时刻表上是永定门(北京南)-包头的跨局直通普客,车次是141/2次,走京包线(永定门->柳村->广安门->西直门);在1968年的列车时刻表上车次是341/2次;1981年10月,本车车次调整为441/2次;1997年4月一提调图,本车延长为北京南-乌海西,同时升级为普快,车次变更为541/2次;1998年10月二提调图,本车延长为天津-乌海西,同时从京包线关沟段改道丰沙线,经由北京南,车次变更为541/2/3/4次;2000年10月三提调图,本车车次变更为2141/2/3/4次;2006年5月北京南站停运改造,本车从经由北京南站变更为经由北京西站;2007年1月,天津站停运改造,本车到发站改为天津(临);2007年4月六提调图,本车车次变更为1133/4/5/6次。
最新情况:
    本车在京包、包兰线上的停车站是:沙城、宣化(上行不停)、张家口南、柴沟堡、大同、丰镇、集宁南、呼和浩特、包头、乌拉特前旗、五原、临河、巴彦高勒、乌海、乌海西,比起调图前停站略有减少。
    此次调图后,1136/3次天津(临)21:01开车,北京西23:03开车,01:14到达沙城,16:41到达乌海西,列车全程运行19小时40分钟,比调图前减少2小时17分钟,北京西->沙城间运行时间为131分钟;1134/5次乌海西11:41开车,沙城03:07开车,05:20到达北京西,07:10到达天津(临),列车全程运行19小时29分钟,比调图前减少61分钟,沙城->北京西之间运行时间为133分钟。
简单评点:
    此车历史悠久,但是一直都是双向在凌晨时分经过沙城,尽管一直都停车,似乎给当地人留下的印象并不是很深刻,不过从天津回来想直接到达沙城,还是有不少人会想起它的。

himalaya 发表于 2007-4-3 14:45:02

19.
1137/8 沈阳北-太原(经由北京)
历史变迁:
    本车出现于1993年开始在大秦线上开行的运行于大同-秦皇岛之间的管内普快列车349/50/1/2次;1997年4月一提调图,可能是大秦线上下行安排发生了变化,于是本车车次变更为649/50次;1998年10月二提调图,本车延长为太原/大同-沈阳北,隔日运行,车次变更为567/8/9/70次;2000年三提调图,本车运行区间调整为太原-沈阳北,不再隔日运行,同时车次变更为2177/8/9/80次;2003年4月,由于大秦线全力以赴煤炭运输,本车从大秦线改线到京包线和丰沙线,经由北京站运行;2004年4月,本车缩短为大同-沈阳北之间运行;2007年4月六提调图,本车车次变更为1137/8/9/40次,同时恢复运行区间为太原-沈阳北。
最新情况:
    本车在京包线上的停车站是:沙城(下行不停)、张家口南、柴沟堡、天镇、阳高、大同,比起调图前就是减少了下行车次在沙城的停站。
    此次调图后,1140/37次沈阳北17:25开车,北京02:51开车,16:08到达太原,列车全程运行22小时43分钟,比调图前减少21分钟;1138/9次太原15:20开车,沙城02:30开车,04:45到达北京,15:32到达沈阳北,列车全程运行24小时12分钟,比调图前增加了75分钟,沙城->北京之间运行时间为135分钟。
简单评点:
    本车改走京包、丰沙线后,一直是凌晨经过沙城,尽管来回都停车,但是时间不是很好,算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车次。此次调图又取消了下行车在沙城的停车,毕竟1140/37和1714/1的运行线路重合,时间也比较接近,凌晨通过,似乎也很在情在理。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京地区开往京包方向客车总汇——献给自己30岁生日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