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之星 发表于 2007-6-4 19:37:29

十二生肖的石雕

成局金段 发表于 2007-6-4 20:23:33

很不忍心的插队一下`呵呵
看到川K 了 激动`

这样的活动那是相当不错徒步两省~~ 强成什么了都`~ `:loveliness:

还依稀记得第一次和巴蜀之星在隆昌汇合的场景~~:loveliness:

[ 本帖最后由 成局金段 于 2007-6-4 20:28 编辑 ]

巴蜀之星 发表于 2007-6-4 20:28:06

黄昏十分,我们从隆昌县城打了一辆出租车来到位于县城南郊的云顶古寨游览并住宿



云顶寨距隆昌县城20公里,座落于海拔530米的云顶山上,始建于明代洪武四年,至清咸丰十一年建成。寨墙全长1640米,通高75米,面宽3至4米,有6道寨门,是保存完整的古城堡。离寨子1华里的云顶场,是为适应当时寨主夜间打牌作乐后购物、进餐的需要而设,人们半夜进场交易,天亮散场,此风俗至今未变。
  云顶寨外云顶场,由跑马道与寨相连而呈丁字形,石板路,铺面街,也是买卖兴场渐渐发展起来。该场的建立与生意都与寨主郭氏家族密切相关,即由郭氏家族控制并为其服务。本地人说场上房子百分之九十五为郭氏所建;寨子兴旺时,场上商业也兴隆,从酒店茶馆到钱庄字号到山货铺绸缎铺药铺米铺等一应俱全。当然,这种景象已不知逝去了多少年。
  沿着马道朝上几步就到了赫赫有名的云顶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杂草丛生的古城墙,在最先到达的通永门城洞前有一石碑,略述城墙情况:该城在清咸丰九年由当地郭氏族祖修建,同治十一年重新维修,占地245亩,城墙长1640米,有六个门洞,城内有154个天井云云。
  据载郭氏始祖郭孟四在明代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从湖北麻城入蜀,走到云顶山垭,挑行李的箩筐滚下山去,于是干脆就地插田耕种,定居于此了。后代郭廉、郭元柱先后在明代中进士,居高官。郭氏世代簪缨,渐成云顶大族。郭廉归林,就曾于山顶筑巢,因山高取名“云顶”。世族官绅,人丁资财俱富,田亩庄院并阔,到明末万历年间,更因地方上贼匪出没而垒石为墙、筑寨保安;直至清咸丰九年郭人镛“奉父命建云顶寨”,光绪二十年郭祖楷对寨扩建加固,才形成了今日如县城般规模的城墙。
  进了城寨,顺着石板小路拾级而上,除零星房舍,似已没有院落了,在一个演武厅旧址的坡上,阔大的台地已犁成田园,早已不闻刀枪声,且人烟稀少,山野气息扑面而来。天近黄昏,不能深入,从日升门钻出便见明月高悬,而夕阳斜辉洒在城墙上,此情此景,心中自然咏出“孤城落日斗兵稀”的诗句。
  郭氏为五百年世家,经历三个朝代,民间有“云顶国”之说,因其地盘纵横县南四十余里,如古代诸侯小国;且兵多粮足,固如城堡;加之族权高于一切,族长政由己出,有生杀予夺大权;甚至不受制于官府,权势财富在当地无有能敌。
  但当你摸摸城墙砖与寨里残留的建筑,看看草深掩没的石径与荒废了的军事和生活的设施,你不由得对一个家族经过多少代人艰辛奋斗达到辉煌再走向衰落的结局而发出深深的叹息!历史是无情的又是公正的,当国家尚且处在动荡不安、朝代更替之时,一个家族何谈稳固及持续鼎盛呢?
  最有趣的是云顶寨的夜场,即夜色迷朦的凌晨赶场。开场时,能见山道上一路而行的火把;交易时间短(一般为一小时),且“偷偷摸摸”,象是抢来的东西,故号“强盗场”。次日逢场,六点钟天麻麻亮,场上已有人影晃动,灯光从几家开启的店铺里射到街上,卖东西的蹲在街沿边,乡客穿梭其间,无喧哗声,感觉倒底有点鬼祟,象贩违禁品,仔细一看也多是菜蔬副食日用杂货一类。让城里人看来,这些乡间生活所需多半不值得这样起早摸黑地做买卖吧。
  集市除满足生存之需,不同地方又包含着本乡长年约定俗成的因素。作为特殊的社交场合,集市在乡村生活中隐隐起到了调节心理平衡的作用。说夜场有交往的意义,未免显得牵强而令人难以置信,自从几年前乡政府搬下山,夜场时间短人也更少了,这买卖中到底掺和了多少长年因袭所产生的心理作用,谁也说不清。
  在城墙里想城墙外,虽说都属云顶寨,但彼此的生活及关系在过去长长的日子里想来也有些戏剧性。而今天的云顶场则更能提供探寻本地世族人生的历史线索。顺街走下来,或见天井里的婆婆大爷,老宅伴着老人生活深沉得难以捉摸;或见很大很空的房中一小孩就着大方桌做作业,思维该是很放得开的;又见一老式中药铺,柜台里老人有学者之仪容,虽无顾客,但神态安详。在人少店稀街道冷清的乡场上一个象样而洁净的中药铺不能等闲视之。旧时卖中草药多半懂传统医道,郎中应划为文化人之列。云顶寨的老人仿佛出自书香门第,其面目多有文坛耆宿的风范,即使落虹桥上一看林人也难以掩饰地透着饱学之的睿智。



巴蜀之星 发表于 2007-6-4 20:35:10

云顶古寨随拍。

原本还想看看这里传说中的“鬼市”,但晚上酒喝多了,一觉醒来天已大亮,“鬼市”早已散场。

巴蜀之星 发表于 2007-6-4 20:38:47

早上起来,与一位车友去散步,来到通泸街,通泸街,顾名思义,通往泸州的意思。云顶寨地处隆昌县与泸县交界的地方,从寨子里可以一脚同时跨两县。

shmiling 发表于 2007-6-4 20:39:47

真牛,哈哈,我喜欢,看着家的感觉真好,真的很希望成渝能像以前一样繁荣昌盛,希望几年后的成渝高速铁路通过隆昌,通过我家,带动老成渝线,辐射整个川南和重庆西部。

巴蜀之星 发表于 2007-6-4 20:40:17

哈哈,两个县以“门”与“坎”为界

WDG 发表于 2007-6-4 20:41:11

看了帖子,增见识,顶下先...

:lol :lol 看了帖子,增见识,顶下先...
      纪念成渝铁路的运转,肯定是好事情,大热的天,朋友些辛苦了!
      报道很详细,介绍也可以,顶起弄的不错哈。谢谢你们了!
      原来只是表面的知道如说书说荣昌、隆昌的出猪儿...,现在看了朋友的报道,也知道那里发展得漂亮。只是这老成渝铁路,不知道它今后的发展如何了...

巴蜀之星 发表于 2007-6-4 20:42:26

这道坎就是两个县之间的界坎了,第二张我拍照处就站在了泸县的地界上了

巴蜀之星 发表于 2007-6-4 20:43:44

通往泸县县城的羊肠小道。我的手机同时也在这里收到了一条短消息:“欢迎来到酒城——泸州”

[ 本帖最后由 巴蜀之星 于 2007-6-5 04:41 编辑 ]

宜宾北站 发表于 2007-6-4 20:47:20

ding 下次去大足只有座7411了,回来只有座汽车了,6T前5602停大足好爽可以直接回宜宾以后只有汽车了要60大洋,晕5602只有17大洋唉

T9次 发表于 2007-6-4 20:49:29

原帖由 巴蜀之星 于 2007-6-4 18:15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沙坪坝出站后,内环高速公路
哈哈,下面的那个客车是我们学校的校车,嘿嘿,好熟悉啊。

rita520 发表于 2007-6-4 22:02:39

支持一下!没去过,看见了好风景!

K398 发表于 2007-6-4 22:48:07

强烈支持啊!!!

牟鹏 发表于 2007-6-4 23:05:41

:lol :loveliness:

SS9G-T10 发表于 2007-6-4 23:09:52

好耍,值得纪念 !

韶山9改 发表于 2007-6-5 00:22:13

真的穿越了!真的穿越了!没有遗憾了,当站在界碑前面的时候我真的很激动,回想E2—1000与老段徒步走的第一段重庆—重庆南,我、老段、E2—1000、胖胖鱼、猫猫、十次特快、走的第二段重庆南—大渡口,我独自去的永川、到今天的穿越一市一省,老段,我希望我们能走得更远,做得更多.......

[ 本帖最后由 韶山9改 于 2007-6-5 00:34 编辑 ]

songxinlin 发表于 2007-6-5 00:40:28

乌鲁木齐到重庆的原来的1084我坐过,塞拉的,挺好的,那时候在新疆地区是DF11拉

鱼香肉丝 发表于 2007-6-5 00:41:37

哇看起还安逸也 定起

巴蜀之星 发表于 2007-6-5 04:19:05

照片并没完,继续上图——

隆昌县城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纪念成渝铁路通车55周年系列活动之“跨越渝川,行走荣隆”(巴蜀之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