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我们焦急地等待某名车的到来。
就是等它,K44,嘉峪关/兰州——北京。
牌儿车,先锋号。
走到曲线的另一端,换个角度。
没有了丰沙和关沟的险峻,却有了塞外的苍凉。
树叶半绿半黄,季节在不经意间更替。
据说这边的隧道和电气化会在两年内完工,届时这些风景都不在了。
4DK从我的某个兄弟中接过了X183。
PB。
在这个地方,没有铁路绝对会迷路的。
拍完了1816,我们还有一半路,要抓紧跑了。
沿途的美景让我们的步行速度降低到2.5km/h以下。
没有护路队的骚扰,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
此时已经开始下雨了。
出来走一走,才知道我们的国土有多么广袤。
雨下大了,我的伞在大同被摔坏了,所以我帮同行朋友打伞,在泥泞的小路上狂奔到福生庄,终于赶上了8B牵引的6055小票,站了1个多小时到了呼和。
“浩特”在蒙语中是城市的意思,“呼和浩特”的意思是“青色的城市”,因为附近的大青山都是青色的石头,所以呼和浩特别称“青城”。
民族风格的呼和车站,这是车站的穹顶。
我们在呼和改变了计划,退掉了去大同的车票,改为K264软卧直接回京。
一天的雨中暴走我们浑身是泥,找了个澡堂子先洗了澡,真是丢人,不过为的是坐软卧不至于更丢人。:lol
我们在车上,路过白天暴走的区间,关上包厢的灯,享受着当地的啤酒、火烧和茶鸡蛋,看着窗外仔细回味。过了卓资山困意袭来,一觉醒来已经是沙城,回到了熟悉的丰沙。
继续昏沉地睡了几觉,晚点10多分到达了北京站。此次山西内蒙之行宣告结束。
回来之后的好几天,满脑子还是想着在卓资渡过的一天。
—完—
厉害~好贴~
好图啊.非常好.
美丽的塞外.
黄金周的快乐之旅呀
京包线还没有电气化啊,沿途看起来很荒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