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城市同城化发展~ 选项太少了,巨大的商务客流怎么没有? 城际铁路是以商务客流为主,票价高(政府不补贴,自负盈亏)、速度快、乘坐舒适、运载量中等。
城市铁路(地铁、轻轨)才是以通勤客流为主。票价低(政府补贴)、速度慢、乘坐不舒适、运载量大。
跨城通勤成本太高,不应当鼓励。 地铁、轻轨就要“乘坐不舒适”? 在国外城际铁路也不全是速度慢,价格低,配置低的。要以里程来划分城际铁路。里程60公里以内可以考虑低速通勤。如果距离200公里以上,还去搞低标准铁路,那估计大多数人都开车,或者坐大巴去了。 原帖由 weekend 于 2009-4-16 09:17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城际铁路的唯一目的,是与大巴竞争。如果能够与大巴竞争,把大巴挤垮了,那就成功了。
这点理解错误,大巴与城际铁路相比,没有多少优势,主要还是是私家车的竞争。 原帖由 calvingao 于 2008-12-8 13:49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通勤客流是铁路最大潜在市场,城际铁路不抓住这块蛋糕其实是很可惜的。
光靠高端,体验,探亲,旅游客流是没有必要搞这么高的发车频率的,什么3分钟一班。
就拿沪宁城际铁路,建成后如果票价足够低,住在嘉定 ...
3分钟一班,高频率发车,是最能体现方便,快捷的重要因素,是城际铁路竞争优势所在,否则对于城际客流没有什么吸引力。这也就是当年合宁动车败于大巴的主要因素。票价只是次要的。 城际的目的就是公交,比公交车和地铁快点,远点,比地铁的座位多点,舒服点,价格比自驾便宜点 原帖由 calvingao 于 2009-4-17 14:07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地铁、轻轨就要“乘坐不舒适”?
挤成肉饼舒适么?要知道大部分通勤的乘客都是在早晚高峰期乘坐,早晚高峰五小时地铁的运量至少是其余平峰和低谷十三个小时的运量的两三倍。
[ 本帖最后由 yehorse_temp 于 2009-4-18 23:43 编辑 ] 通勤线路完全可以另外算。。。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