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any
发表于 2009-4-16 10:56:04
原帖由 中原之星 于 2009-4-16 10:43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这个,变化有点大吧?
别说车内部了,就连车壳子都得换……
壳子GE都有了,只要猫过来就行了:http://bbs.hasea.com/thread-318667-1-1.html
况且GE也是搞过电车的啊
serious
发表于 2009-4-16 23:22:34
原帖由 Itany 于 2009-4-16 10:17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我强烈支持7厂在HXN5的平台上搞9600kW电力机车,外形就用NJ2的就很好,不过要改成双司机室,其实就是GE埃及车的壳子
电力机车哪有外廊的啊?:loveliness: 反正个人口味是比较反感外廊式干线机车的。
DF110008
发表于 2009-4-26 00:47:29
原帖由 serious 于 2009-4-16 23:22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电力机车哪有外廊的啊?:loveliness: 反正个人口味是比较反感外廊式干线机车的。
M兄見到你这番话后肯定又会贴一大堆外走廊式电力机车的图片出来:lol:lol:lol
别的不知道,那些E25B、E44啥的,至少我认识EMD的GM10B和GM6C:lol
法拉利之神
发表于 2009-4-29 19:59:40
其实这些机车和客车厂还是没能摆脱铁道部的枷锁!
以它们的实力,不说在国际上很有竞争力,起码向其他发展中国家制造出口机车还是佼佼者吧。而且在生产研发中也许不知不觉就提高了能力甚至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但是被铁道部乱七八糟的一堆订单一搞,又被套上了个“跨越”的枷锁,搞的它们不能按完全按一个企业应有的发展模式去发展,导致它们现在技术没技术,效率没效率,想制作什么都得看铁道部的脸色。这是几个机车厂没有做出高速动车的重要原因。
动车虽然主体是客车车体,但是最关键的动力和中央控制系统应该是机车厂更为在行,可是铁道部非但不组织机车厂来,反而通过各种方式打压它们的自主创新之路。真的是耻辱!
中华之星虽然失败了,但它起码是一次尝试,铁道部为了跨越式发展,弃核心竞争力不足这一重要事实不看,反而大肆引进动车技术。引进了造也没关系,但是这不代表不让别人造了啊?客车厂造CRH1235机车厂为什么就不能造CRH6789呢?
机车制造者
发表于 2009-5-11 08:39:35
原帖由 Reichsadler 于 2009-3-19 07:19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机车厂本着惯性,陶醉于动力集中式动车组,某些人不喜欢。
谁不想干动车啊,但不是你想干就干的。
各厂生产什么车型都是被人订死的。
tnt1981
发表于 2009-5-11 10:26:51
还是需要国际竞争力啊南车这次拿了个新加坡地铁项目了
法拉利之神
发表于 2009-5-11 17:54:03
南车车体+MTR系统=和谐完美。:victory:
ltx1993
发表于 2009-5-17 17:05:09
只要资阳厂不掺和,别的厂造都可以理解。:L
Ganymede
发表于 2009-5-23 21:44:34
唉,可怜的资阳,在大家的心目中已经over了
jiufang
发表于 2009-5-31 22:14:02
动车组的电机好想要由南车电机生产。
yzyz666
发表于 2009-5-31 23:16:52
各厂有分工,现在机车制造还没有完全市场化,还带有计划经济的味道!力不从心啊~~~~
wangmusn
发表于 2009-5-31 23:58:45
大连不清楚,7树烟也不清楚
大同可能性不大,毕竟只有机车生产的经验,连中华之星也只是车头。
株洲问题不大,应该有能力造动车,就看他敢不敢再打劫一次TDB。
我为什么要说“再”呢
天路天路天路
发表于 2009-6-1 22:39:15
迟早的事!着急干啥?:lol
落泪的石狮子
发表于 2009-6-6 12:59:42
原帖由 Itany 于 2009-3-18 23:37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大连和株洲有生产地铁,其实动车和地铁也没有本质区别,所以这两家具有生产动车的能力
剩下大同和戚墅堰估计是不行的
造像“长城号”之类的内燃动车应该行吧(给一些旅游景点)
独断专行
发表于 2009-6-28 13:03:26
同时进行研发。:victory: :victory: :victory:
flyxen
发表于 2009-6-28 13:11:06
timemachine
发表于 2009-7-16 12:03:54
呵呵!我没有意见!
Q神
发表于 2009-7-16 12:37:14
原帖由 落泪的石狮子 于 2009-6-6 12:59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造像“长城号”之类的内燃动车应该行吧(给一些旅游景点)
好像株洲自己不造车体
大连这边接地铁、轻轨的小车体
saxy_52
发表于 2012-4-27 15:09:53
原帖由 Q神 于 2009-7-16 12:37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好像株洲自己不造车体
大连这边接地铁、轻轨的小车体
楼上此言差以。株洲厂造车体。就像目前每个造高铁动车和机车的其它厂一样,车体制造是关键制造技术之一,必须由本厂掌握。不错,目前的机车、动车、客车、地铁动车等的制造有许多的差别,但每一个工厂都不会把车体这一块放到外厂去造。起码我目前还没听说,有谁有最新的消息来证实一下?
楼主的标题是“机车企业会不会也造动车”。对这个标题的回答会很混杂,因为它已经混淆了许多概念在其中。机车企业会不会造动车不仅取决于该企业的能力,也取决于它能不能拿到动车的订单,还在于谁能给它动车的订单,还有要看“领导”的脸色。
如果单从技术层面说这个问题,任何机车厂都是可能造动车的,无非是需培养人,需进行必要的投资,当然还有“头”们的“远见”。比如株洲厂,在对地铁制造进行了投资,通过项目培养了人之后,其地铁车辆的制造已跻身于其它几个传统车辆厂之中(长春,四方,浦镇)。反之,另一个例子是唐山厂,具可靠消息它最近正在以动车制造的基础寻找地铁或城铁动车制造的机会,另外它反身再制造机车的能力也是有的。最终能不能造,不是技术的原因,而是其它“政治”的原因。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1-24 22:50:33
Itany 发表于 2009-4-16 10: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强烈支持7厂在HXN5的平台上搞9600kW电力机车,外形就用NJ2的就很好,不过要改成双司机室,其实就是GE ...
在N5的平台上搞电力机车,还有什么部件可以保留呢?柴油机拆了装主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