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个车,带着我们从安康到毛坝关的,一路上颠簸了三个多小时~
感谢这个师傅~水平不错,人也不错~
这次从紫阳到毛坝关,确实让我相信了“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从紫阳到毛坝”这句话却有出处~
到了毛坝关火车站,丝毫不敢耽误,毕竟要走一个区间呢,万一折腾到天黑就麻烦大了~
所以虽然感觉被车颠的腰酸背痛的,但是还是强打起精神,准备继续南下~
哈哈,毛坝关火车站的标志性建筑--大茅山隧道~
如果是襄渝铁路是三线建设的标志性工程的话,那么大茅山隧道就是襄渝铁路的标志~
巍峨的大茅山、庄重的大茅山三线隧道~
大茅山隧道两侧的“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道今天再读起来依然是气势磅搏,感天动地,让人热血澎湃的~
当年的铁道兵、学兵等也就是凭借这样的意志,才在这巴山中修建出这样一条铁路~
雨后的山里空气格外新鲜~雾气笼罩~远离了城市的喧嚣,感觉到的是无限的轻松和愉悦~
时间不容许继续耽误了,所以只能拍摄一张远景之后马上踏上南下的路~
拍摄一张站牌,留作纪念,也许以后再没有办法拍摄到这个站牌了~一切都将成为历史了~
毛坝关出站向重庆端~~
青山绿水的,在这里呼吸一口空气绝对比在西安呼吸几分钟的富氧量要好的多~
回头看看雾气中的毛坝关火车站,远处的绿皮都是参与本次二线建设的西安工务段等相关部门的宿营车~
看一眼依山傍水的小镇毛坝关~
今天我们将要穿越的第一个隧道,编号隧230,长度是1287米,
说实话我们也没有想到这次穿越的第一个隧道居然有这么长~
隧道顶上的“为人民服务”就是典型的那个时代的印记~
其实虽然是普通而又简单的一句话,但是事实上这句话的内涵和实质应该永远的到继承和发扬~
在隧道里经过二十多分钟的跋涉,终于到了出口,
原本以为可以走点没有隧道的路,结果前面又是一个隧道在等待着我们~
朱溪河隧道一号~
回头看看我们刚才走过的毛坝关隧道~
隧道顶上的“精心设计,精心施工”也许应该贯穿到每一个工程上~
而朱溪河隧道一号的顶上的“要准备打仗”就更加明确了修建这条铁路的迫切性~
回头看看我们刚穿越出来的朱溪河一号隧道~全长377米~
朱溪河一号隧道和二号隧道之间只有一个短短的桥连接~
顶上的“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是当时那个时代最典型的标语~
朱溪河隧道一号和二号之间的河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