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tom701031 发表于 2012-3-11 17:52:55

再说说辽半提速到100公里这事,我查了一下,辽东半岛号是88年开行的,当时应该是单机牵引,旅速80公里左右,94年,跨越为了提速,使用DF4双机牵引16节车厢,一站直达达到了100公里的旅速。
我只能说,在120公里路段上,通过配置足够功率的机车来达到设计速度,并不是什么伟大的发明,无非是个钱的问题。
同期铁道部在干什么呢?94年DF11已经下线了,当年底DF11牵引25Z在广深投入运营,运营速度是160.由此可知,铁道部的目标是高于跨越的目标的,无非是铁道部要通盘考虑,不可能为了搞一个旅速最高,单独搞一列客车实现个最高速度。

liutom701031 发表于 2012-3-11 18:34:28

即便是94年,只要铁道部愿意,一样可以轻松实现100公里旅速,就让DF4牵引10节车厢跑京津一站直达就是了,真是轻而易举的的事,6-7年后大白猫差不多就是这么回事,只是为了跑的更快双机而已。

xasubway 发表于 2012-3-11 19:04:47

以前都说提速好,接连六次大提速,现在又说降速保安全,铁道报想怎么说怎么说。

XR77 发表于 2012-3-11 19:51:15

广深在设计上就是准高速铁路,DF11是配套的机车,在广深线上跑得再快对全国绝大部分普通铁路也没有意义,而当时的情况是火车的速度几十年不变,即使是受到航空和公路客运越来越大的挤压,在惯性思维下,也不想去改变,而刘正是受到亚细亚号的刺激,深感中国铁路客运的落后,才有了普通线路上运行的辽半的提速,有了金石滩号的夕发朝至,才有了日后全国性的大提速,这不仅仅是几项技术措施,而是铁路经营思想上的大转变,从此后铁路建设上一改以前的沉闷,变得更加的主动和进取,才有了后来十多年铁路的大发展,这其中不是刘一人的功劳,但刘所起到的打破僵局、开风气之先的作用也是不容否认的,说辽半是中国铁路大提速的滥觞并不为过。

liutom701031 发表于 2012-3-11 22:33:15

回复 #23 XR77 的帖子

任何进步都是建立在技术基础上的,没有技术进步,是不可能有提速的,所以所谓某人有能力,几年功夫就大提速了这种话还是少说为妙,车都是买来的,没人给钱,没人卖车,上哪儿弄东西提速?
为什么以前的人不能这么干?一方面是没钱,一方面没人卖,最主要是,那个价钱买了的东西最后用不起,是要赔钱的,别人是害怕走了某人走上的这条路,说明别人聪明而已。

bbbb2210 发表于 2012-3-11 22:50:54

老刘跟老傅有矛盾,凡是傅志寰扶持的项目全被跨越毙了

liutom701031 发表于 2012-3-11 22:54:10

再说说这个五提吧,五提定在2004年,估计也不是跨越的时间表定的,而五提计划使用的车辆,看看中国的车辆发展史就会明白,就是当时自行开发的200公里级电动车组以及从庞巴迪引进的200公里级25T,到了跨越手里都给毙了,变成了内燃机的DF11G加上阉割了的25T跑160,外加单司机值乘。这在技术上真称不上什么进步,严格的说还是倒退。可跨越又不愿意在宣传上吃亏,于是就有了仅有一列200公里列车的200公里提速。
这也说明,就算是2004年,跨越仅拿到有限的资金的情况下,他的提速能力也是非常有限的,跨越后期膨胀比较快,一方面是国家因为奥运会投入增加,一方面是他大肆借贷的结果。

自由狼-台风 发表于 2012-3-11 23:11:37

原帖由 bbbb2210 于 2012-3-11 22:50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老刘跟老傅有矛盾,凡是傅志寰扶持的项目全被跨越毙了
大提速之前,是谁在东北帮老傅做提速实验?

liutom701031 发表于 2012-3-11 23:33:14

回复 #27 自由狼-台风 的帖子

举几个例子呗,可别再拿辽半说事了,拿到铁科院让人笑话死

anndii 发表于 2012-3-11 23:47:40

原帖由 <i>bbbb2210</i> 于 2012-3-11 22:50 发表 <a href="http://bbs.hasea.co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6862952&ptid=447345" target="_blank"><img src="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border="0"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a><br />
老刘跟老傅有矛盾,凡是傅志寰扶持的项目全被跨越毙了 <br />

话不能简单的这样说。
傅部是一步一步来,刘部是不重复别人走过的路,所以才有了“跨越”。这和当时各自所处的环境有关系。没有傅部历次提速的技术积累,刘部有钱做引进的时候,谈判也未必有底气,吸收再创新的过程也未必会象现在这样快。铁路的跨越式发展其实还是在自己积累的基础上跨越、发展的,而不是简单的一买了之。无论怎样,他们都是为中国铁路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

bbbb2210 发表于 2012-3-12 09:50:30

原帖由 anndii 于 2012-3-11 23:47 发表




话不能简单的这样说。
傅部是一步一步来,刘部是不重复别人走过的路,所以才有了“跨越”。这和当时各自所处的环境有关系。没有傅部历次提速的技术积累,刘部有钱做引进的时候,谈判也未必有底气,吸收再创 ...
跨越作风确实不行!跟傅志寰作对其一,报复郑局是其二

liutom701031 发表于 2012-3-12 12:38:56

跨越要是就到250,估计会被捧为神人,就是栽在350上了

太极高手 发表于 2012-3-12 14:49:38

原帖由 liutom701031 于 2012-3-12 12:38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跨越要是就到250,估计会被捧为神人,就是栽在350上了
实际还是栽在250上了。呵呵

huxy5219 发表于 2012-3-12 17:48:17

高铁之父不是某些人自以为可以任命的。要贻笑天下的!

liutom701031 发表于 2012-3-12 18:10:14

回复 #33 huxy5219 的帖子

要是花2-3万亿买来一堆线路和车就叫高铁之父,那这爹也当的太容易了。

huxy5219 发表于 2012-3-12 20:14:16

原帖由 liutom701031 于 2012-3-12 18:10 发表
要是花2-3万亿买来一堆线路和车就叫高铁之父,那这爹也当的太容易了。
天朝花了不知几万亿砸到外国航空业,米国国债。我们人民享受到了什么?起码我们跑出了别人没有的350。要不是盛降250,还跑380。

liutom701031 发表于 2012-3-12 21:38:13

回复 #35 huxy5219 的帖子

这话说的,民航也就花了几万亿,是不是也要推举位中国民航之父来?
美国国债的事,不懂还是少说

as 发表于 2012-3-12 22:27:41

不知道,为什么,你们非要吵,出个第一来!哪个都有功,哪个也有过!吵有意义么!而且,事情已过

一朝天子一朝臣么

liutom701031 发表于 2012-3-12 23:13:48

回复 #32 太极高手 的帖子

按说不是栽在250上,是栽在信号上了,要是后面不急着上350,估计5年时间早把这些低级错误找出来了。

自由狼-台风 发表于 2012-3-13 00:20:22

原帖由 liutom701031 于 2012-3-12 23:13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按说不是栽在250上,是栽在信号上了,要是后面不急着上350,估计5年时间早把这些低级错误找出来了。
1. 有哪个大系统能 100% 无缺陷?

2. 信号设备一故障就追尾了吗?
3. 信号设备故障时停车还会追尾吗?

5. 信号故障,带着故障跑车(特指 7.23 之前几天 300+ 线路上发生的事情),上面知道吗?知道而默许算什么水平?上面不知道吗?这么重要的功课都没做算什么水平?
6. 信号故障,带着故障跑车,而且还一边跑一边修,在什么样的压力下才会出现这种举动?上面纵容(或压迫)下面这样操作,真的很看重“安全”吗?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傅志寰是开始研究高铁之父,提速之父。他开启了高铁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