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 轨距 1435 由来
中国铁路 轨距 1435 由来现代铁路两条铁轨之间的标准距离是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相当于1435毫米)。为什么会采用这个标准呢?原来,早期的铁路是由造电车的人设计的,而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正是电车所用的轮距标准,而电车的这个轮距标准又是从古罗马军队战车的轮距宽度沿用而来的。罗马人为什么以此为战车的轮距宽度呢?原因很简单,这是牵引一辆战车的两匹马屁股的宽度。更有趣的是,美国航天飞机燃料箱的两旁有两个火箭推进器,这些推进器造好之后要用货车运送,路上又要通过一些隧道,而这些隧道的宽度只比火车轨道宽一点,所以火箭推进器的宽度便由铁轨的宽度所决定。于是,从火箭推进器到火车、电车、马车,便出现了这样一个有趣的结果:今天世界上最先进的运输系统的设计,在两千年前便由两匹马屁股的宽度决定了。
从铁轨标准宽度确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对事物最初的选择往往决定着其今后的发展方向,并且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地自我强化,使其很难改变。
轨距是钢轨头部顶面下16毫米范围内,两股钢轨作用边之间的最小距离。我国铁路主要采用1435毫米的标准轨距,成都铁路局的部分铁路轨1000毫米的窄轨。
早先,世界各国的铁路轨距五花八门,各不相同,有610毫米、762毫米、891毫米、1000毫米、1067毫米、1372毫米、1435毫米、1524毫米、1880毫米、2141毫米……即使现在,全世界也有三十来种不同的轨距。
在亚洲,虽然中国铁路里程数第一,但是21条铁路连接点却不能与周边国家连接共享。尽管有一条亚欧大陆桥铁路可以穿越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乌兹别克和塔吉克斯坦等国,能够到达欧洲或非洲,但是每次中国货物在新疆阿拉山口出境时,海关都要囤积等候数日,将集装箱上一个一个的货柜重新吊装到另一个国家的火车底盘上,才能够继续向西运到土库曼或阿塞拜疆。之后,又要将集装箱货物换到轨距不一的土耳其火车上,这样才能沿着欧亚铁路土西新干线到达欧洲的西班牙等国。
各国铁路轨距标准不一,造成了运输线路的不畅通。东北亚区域陆路相连的中、俄、蒙、朝、韩5国中,中、朝、韩为标准轨,俄、蒙为宽轨。这样,即使铁路线路可以连接上,但仍然无法实现运输线路的畅通。这个问题虽然也可以用上面讲过的集装箱方式来解决,但提高了运输成本。
有人说越南的铁路“苗条”,原来越南铁轨的宽度不是国际标准的1435毫米,而是1200毫米,比国际标准的尺寸窄。究其原因,有热门说法是为了战争需要,因为这样外国的火车就进不了越南,外国侵略者就不能掠夺他们的财富了。
“泛欧亚铁路干线(也叫第二座欧亚大陆桥)也常常受到这个问题的困扰。目前,由于独联体国家仍沿用1520毫米的宽轨铁路,与欧洲和中国等国家所使用的轨距标准不同,这严重限制了经哈萨克斯坦进入中国的欧亚铁路的国际联运。而如果“泛欧亚铁路干线”全程共同使用宽度为1435毫米的国际标准铁路,这样,今后从欧洲各城市开出的火车,即可不再更换车厢,直接开往中国,从而最终实现“欧亚直通车”。目前,欧洲同中国的绝大多数货物交易通过海运,需要55天时间的运输。另一条铁路运输通道经俄罗斯的西伯利亚,要走上15-20天。而“泛欧亚铁路干线”直通后,从欧洲到中国只需8天。
为了解决以上的混乱状况,1937年国际铁路协会作出规定:1435毫米的轨距为国际通用的标准,1520毫米以上的轨距为宽轨,1067毫米以下的轨距为窄轨。
为什么要将1435毫米这个数字作为世界铁路的标准轨距呢?原因之一是为了纪念世界“铁路之父”斯蒂芬森。1825年,斯蒂芬森设计制造了最原始的蒸汽机车“运动”号,这是世界上正式启用的第一列旅客列车。这条铁路的轨距是4.85英尺,折合公制为1435毫米。1846年,英国国会把这个轨距确定为标准轨距,非经特准,禁止在新铁路线上采用其他轨距。当时的英国是资本主义强国,因此也把这个标准推行到他们的殖民地。例如,主持修筑中国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的工程师就是英国人,他就力主采用1435毫米宽的轨距。从现实情况看,全世界采用1435毫米轨距的国家占多数,所以把1435毫米定为国际标准轨距也就顺理成章。 学习了呵,好贴。。:victory: 成局没有窄轨了吧,宁局倒是有 学习了,这个还确实没研究过。 :) 学习了~~~ 学习了,谢谢楼主 楼上想法不错,但是运输能力的提高的增量与改造的成本相比太渺小了,况且还要国际大多数准轨国家同步进行才有意义,否则岂不是自我孤立吗? 1435大局已成,难再改变:lol 原帖由 人民号机车 于 2012-4-29 12:57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原苏联的列车就明显宽敞……
自己去查俄铁限界。 :lol :lol :lol :lol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victory: 2100mm轨距是哪里? 好爽! 原帖由 人民号机车 于 2012-4-29 12:57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1435轨距今天看来是有点窄了,从运输的角度看,如果轨距扩大为1600,则运输能力将大幅提高,尤其是运输的物品的体积将大大提高,一些大型设备可以用火车运输而不需要汽车运输。在客运方面,车厢将变的宽敞,至少 ...
纳粹德国时期确实有过超宽轨的方案设计,如此做的话,车辆截面大幅提高(客运车辆可以做到4层),以便于加速运送战争物资和战利品。
回复 #10 人民号机车 的帖子
那印度的1676MM应该够稳定了吧 同样是标准轨,美国车辆界限就比我国的大啊。 又是妓者写的吧. 俄国轨距一会1524, 一会1520;越南也从米轨涨到了1200, 呵呵, 好在没把1435写成1345。 采用宽轨,线路和桥隧的造价成本就要大幅度增加。 争论中国铁路采用准轨或其它轨距标准其实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因为谁也改变不了中国铁路的标准是准轨这个现实。能从楼主的文章中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就好。在铁道工程的建设中,和其它行业一样,标准在什么时候都是最先行的。标准定了什么都能定。比如轨距,定了轨距为1435mm,相应的机车车辆,工程建筑的限界标准,还有轨道建设标准(这里还需要定轴重,运行速度等)就能相继定出。我国铁路标准的制定是渐进式的,这其中也有前人的经验,历史的参照,外国人的经验,但绝不是某个个人能起决定性的作用的,这个由于我国的体制所决定。 原来如此,受教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