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中国铁路史话》近期再版发行
由亢宾、纪丽君等人编写的,中国铁道出版社发行出版发行的《图说中国铁路史话》近期再版发行。本套书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从全新的角度引领读者,向大家展示了中国铁路自清末至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发展的历程。
《图说晚清铁路》
中国铁路肇始于清朝末期,而清朝末期(1840~1911)又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五朝帝王统治时期。如果以1876年作为中国铁路的发端之年,那么中国铁路在清朝末期仅历经光绪和宣统两朝共计35年。这一时期正值中国社会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没落屈辱时代,外国侵略势力觊觎中国铁路权益,清政府又将铁路视为异端邪说,可以想象,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倡导在中国修建铁路是何等的艰难。
本书侧重介绍中国铁路肇始阶段的部分重要史实、铁路初创时期修建的主要线路和相关人物。书中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清末筹划修建铁路、外国势力攫取中国路权、清末铁路对当时社会的影响等方面,以及当时清政府对待铁路的态度从“拒办”、“筹办”、“试办”到“毅然兴办”的变化过程等内容,呈现在读者面前。
铁路在中国的出现,虽比西方发达国家晚了半个多世纪,但这一象征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车轮,最终还是驶进了中国辽阔的土地。清末中国铁路历经磨难,艰辛曲折,但终于蹒跚起步,毕竟翻开了中国铁路历史篇章的第一页。
鉴古知今,通过本书,读者可以对中国清末铁路的概貌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书中以大量的历史照片和相关文字,向读者展示了清末铁路35年的发展历程。
《图说民国铁路》
中华民国时期(1911~1949)历史上又分为北洋军阀政府时期(1912~1927)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8~1949)。这一时期,由于战乱频繁,政权更迭,内忧外患,社会动荡,因此铁路发展也受到严重影响。中华民国时期的中国铁路历经38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初步形成了以东北地区铁路和东南沿海部分地区铁路为主干的中国大陆铁路网络格局。
旧中国铁路建设的投资形式主要分为:外国擅建、借款官办、商办、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等。而在中华民国时期,则以借款官办和官督商办为主要形式。这一时期,北洋政府为得到外国列强的支持,不仅对清政府时期与外国侵略势力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和借款合同都给予承认,还继续出卖中国铁路权益,签订屈辱条约,大肆举借外债。由此,造成了外国列强对中国铁路权益的掠夺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期。
本书通过一些生动鲜活的事例,将这一时期中国铁路建设与发展中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展现在读者面前。通过阅读本书,人们对中华民国时期的中国铁路可以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
鉴古知今,继往开来,我们编辑这本书的基本思路是,立足于中国铁路历史发展的脉络,秉承尊重历史、客观公正的原则,以大量的历史照片和相关文字说明,向读者展示一幅民国铁路38年的艰辛历程。
《图说建国初期铁路》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现在)的历史是最为辉煌的。中国的铁路建设与发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
中国铁路在线路修建、机车车辆制造、通信信号应用、隧道桥梁技术等诸多方面都有创新和发展,也涌现出许多杰出人物和感人事迹,这些内容在本书都有所涉及。本书在史实方面的表述,时间截止到中国改革开放之年的1978年。这样做的目的,并非厚古薄今,而是因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铁路系统所取得的令人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需要用更宏大的篇幅、更生动的笔触加以记载和展现,因此,留待后续完成。
为使书籍更具吸引力,本书采用了众多的历史照片,这其中既有铁路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有诸如铁路老时刻表、铁路老服务证等可能唤起读者回忆与感叹的小物件的影像。用这些史实和物件将百多年来中国铁路宏观与微观的画面串联起来,使其直观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以此反映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先锋——铁路的发展历程。
编辑这本书的基本思路是,立足于中国铁路历史发展的脉络,秉承尊重历史、客观公正的原则,以大量历史照片和相关文字,向读者展示一幅新中国国铁路创建到改革开放前夕近30年的历史画卷。
本书可通过京东、当当、亚马逊等各大电商及中国铁道出版社书店购买。 赞一个!回头看看去 中国铁道博物馆的作品吧? 貌似一套出了三本,这是其中之一。已经纳入,不错的书。 绝对的历史文献~ ...支持下,回头找找 原价25元,孔夫子旧书网上10元可得。 期待,设法寻宝 一套三本:定价分别是多少? foxpro 发表于 2013-3-10 20: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套三本:定价分别是多少?
三本总定价 84元。 在那能买到? 瞧峤 发表于 2013-3-17 19: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那能买到?
京东、当当全都有 不错!应该接着出就好了 另外,有个问题,路徽的设计者到底是陈永昶还是陈玉昶?
文字和图片上的不匹配啊? 明天去汉唐书城找找!{:4_83:} 谢谢情况介绍 这书奇怪,谈论车辆的内容几乎没客车的份。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