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FILL 发表于 2013-4-30 11:33:12

CCCPSS 发表于 2013-4-29 22: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5月5日之前上图

Thank You{:4_93:}

CCCPSS 发表于 2013-5-4 11:22:25

图上了{:4_73:}

CCCPSS 发表于 2013-5-4 11:23:21

SANFILL 发表于 2013-4-30 11: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Thank You

图上了{:4_84:}

CCCPSS 发表于 2013-5-4 11:24:02

SANFILL 发表于 2013-4-29 11: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期待上图

图上了{:4_92:}

CCCPSS 发表于 2013-5-4 11:24:45

张佳生 发表于 2013-4-28 12: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图呢,还没有上图吗?

图上了{:4_92:}

澎湃3004 发表于 2013-5-4 12:07:43

原来是同一个人拍的。

张佳生 发表于 2013-5-4 12:49:05

大鼻子,个儿挺高的!

3709 发表于 2013-5-4 18:57:14

感觉这车的壳子太长了,和转向架放一起有点比例失调

SANFILL 发表于 2013-5-5 20:59:22

{:4_73:}

as 发表于 2013-5-5 22:37:13

当调车用?最高速度才100

BIGBOY 发表于 2013-5-6 09:14:10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4-28 10:59 http://bbs.hasea.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把车中后部的翼式散热器换成立式的比现在好的多。

这叫顶置式大片散热器,A型布置,这种方式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最大限度的增大散热器,换成立式的放不下啊,再说了这是和机车总体布置相关的,散热器下面还有一堆设备呢,国产车那叫小单节,DF4有了四五十个,这种布置的就两个。视野不好确实是问题,那下面高度也就一米五六的样子,等3号车吧,有所变。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5-6 09:29:24

as 发表于 2013-5-5 22: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当调车用?最高速度才100

调车机车工作时候,连40也没有必要上。保持这样高的速度,主要是为了副挂干线机车预留。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5-6 09:31:24

BIGBOY 发表于 2013-5-6 09: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叫顶置式大片散热器,A型布置,这种方式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最大限度的增大散热器,换成立式的放不下啊 ...

不仅高度,还有宽度和厚度。本身调车机车二端视线就不好,在这样一弄,基本上没有什么视线了。

这种散热方式不适合调车机车使用。

BIGBOY 发表于 2013-5-6 09:42:04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5-6 09: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仅高度,还有宽度和厚度。本身调车机车二端视线就不好,在这样一弄,基本上没有什么视线了。

这种散 ...

散热器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在机车上的布置角度和高度有点问题,有点矮了,还没到机车顶呢,同样布置的N3可以正常通过1米8身高的人,这个也就一米5多点。还有外面大那一圈是钢结构,不是散热器,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5-6 13:17:26

BIGBOY 发表于 2013-5-6 09: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散热器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在机车上的布置角度和高度有点问题,有点矮了,还没到机车顶呢,同样布置的N3可 ...

这车还是改造成国内通用的模式吧,非常不适合国内的调车机车使用。

BIGBOY 发表于 2013-5-6 15:33:56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5-6 13: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车还是改造成国内通用的模式吧,非常不适合国内的调车机车使用。

那是不可能的,这是新平台,技术是向着先进的发展方向走的,不可能倒退回老结构,要不然这类车没有存在的意义,直接使用DF12好了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5-6 18:01:15

BIGBOY 发表于 2013-5-6 15: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是不可能的,这是新平台,技术是向着先进的发展方向走的,不可能倒退回老结构,要不然这类车没有存在的 ...

现在25吨轴重的DF4DD在大秦线做调车机车,推万吨。现在基于两款进口的HXN的调机车在那里用呢?调车机车搞这样大的功率去做什么呢?调车或者小运转拉重列彪速度吗?

问题是,这个翼式散热并不是新技术新平台,原先进口ND5时候就有,通过DF6的消化吸收,到了DF4D完全融合进入了国产平台,在那之后的DF10DD、DF4DD也没有这样去搞啊。

融入国内的标准是必须的。否则各自沿着西门子、阿尔斯通、庞巴迪、东芝、通用、EMD等平台搞下去,不全乱套了。光为了不同机车相互兼容,和机务段为不同机车维护保养、准备配件,就要玩好几套。这样谁都吃不消,最后非搞的印度一样,后勤保障乱成一锅粥。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5-6 18:04:15

BIGBOY 发表于 2013-5-6 15: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是不可能的,这是新平台,技术是向着先进的发展方向走的,不可能倒退回老结构,要不然这类车没有存在的 ...

现在国内各个机务段保有最多的大功率调车机车就是DF7G了。剩下的DF12、DF10DD、DF4DD不是每个机务段都装备了,而且即使有,也不是大量的。

BIGBOY 发表于 2013-5-7 10:04:03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5-6 18: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现在25吨轴重的DF4DD在大秦线做调车机车,推万吨。现在基于两款进口的HXN的调机车在那里用呢?调车机车搞 ...

1.这个是目前点名要的,意思就是目前紧缺这类车,不够用,不是某个厂自己搞的试验品,如果目前政策还没变的话,等试运用那几十万公里跑完鉴定完就会批量,有多大作用,用在哪,等出来看吧。
2.ND5那个就是先进的结构技术,当功率达到一定程度,而散热器按传统结构又哪难以布置的时候,就选择的这种空间利用率最高的方式,搞DF6的时候就明确了是在DF4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机械方面中国自己搞,电气方面引进GE的8代车产品,就注定了整车还是DF4的结构,至于DF10DD源自于DF5,DF4DD也是源自于DF4+国产调车,结构自然不会大改采用顶置的!国内其他车依然如此,DF8源自DF4,后续的也一样!既然你那么钻研,你看看资阳近几年出口的车,除了某些车是在DF4B,DF8B,GKD3基础上改进的之外,其他新车一律都是这种顶置式的,但是水平非A型。
中国的东西一贯是在老产品基础上改来改去,既然老解放畅销,就不用去搞新车,,后来还不是被东风140抢走市场,再后来还不是把解放141给逼出来了,如此例子还很多比如北京130和江铃……

BIGBOY 发表于 2013-5-7 10:05:37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5-6 18: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现在国内各个机务段保有最多的大功率调车机车就是DF7G了。剩下的DF12、DF10DD、DF4DD不是每个机务段都装备 ...

那是因为DF7G是路内车,其他三种是自销车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HXN3B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