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谐号 发表于 2013-8-21 00:16:53

太原火车南站今日“接轨”通车

       8月20日4时,太原火车南站将正式开通。而有着80年历史的北营火车站也将“光荣退休”。
  19日上午,记者来到太原火车南站看到,主体施工单位中铁六局工作人员在做开通前的最后准备。其中,电务公司完成了第七次联调联试和站场设备的复验,此前一直处于调试状态的微机联锁显示屏也开始工作,上面显示着列车车次及到发时间。
  当日23时30分,随着一声调度命令,太原南站石太场全场及太中银铁路新鸣李站至北六堡区间开始封锁。在270分钟的封锁时间内,中铁六局电务公司工作人员要完成线路拨接、插铺道岔、信号联锁试验、接触网调整施工等项目。按计划,20日4时太原南站石太场正式开通运营,4时20分,太原南站迎来首趟货车。
  此次太原火车南站石太场的开通,标志着经过4年半建设的太原南站正式以三晋第一高铁站的面容展现在世人面前。太原南站是华北地区第二大铁路交通枢纽,预计年输送旅客4000万人次。它将与太原站一起,组成省内最大的铁路枢纽。
  现场
  “捣固车”紧忙活夯实路基迎列车
  8月19日上午,太原南站一派忙碌。“今晚就能看到火车进出站了。”车站施工方中铁航空港公司的工人师傅称,车站内外都在为通车做最后冲刺。
  远处传来汽笛声,新铁轨搭载3列黄色工程车频繁进出车站,车身漆有“太铁工务机械段”字样。这种黄色工程车的正式名称叫“捣固车”,车身装有机械镐,列车一边行进,镐一边翻动路基下的碎石,把它们捣固得更结实。“捣固车”除了有司机和机械镐操作手外,车前有引导员、车两侧有巡视信号员、车后还有检测员。“捣固车”可把铁轨提起放下,靠翻动夯实路基微调铁轨距离高低。跟在车后的工人师傅,用轨枕尺和水平仪一一检测铁轨数据符合要求,保障列车平稳顺畅安全通过。
  以前的列车行经原北营车站、黄陵道口的老石太铁路,如今改线后将从太原南站进出。8列“捣固车”已巡回忙碌了一个月,为当天迎接列车走新铁轨进出太原南站做准备。近段时间酷暑炎热,有的“捣固车”没空调,车厢晒得闷热,工人师傅一呆就是六七个小时。他们多选择早晚清凉时加班加点,尽量避开中午高温。早在两天前,进出太原南站的新铁轨就已完成调试,具备通车条件。
  据悉,由老石太线改走太原南站,从南沙河铁道桥至西鸣李段,列车上下行有8处道口道岔存在对接的问题,分别在南沙河铁道桥、长风街铁道桥、北六堡车站和西鸣李4个地段进行。从8月18日晚开始,施工单位陆续进场,到20日凌晨,利用途经列车数量少的时段进行道岔对接,让列车顺利进出太原南站。而从太原长风街到榆次西鸣李的原老石太线路,将配合城市道路广场建设被拆除。
  晨报记者张启亮
  告别
  曾拥有全国闻名的窄轨太原北营铁路“光荣退休”
  随着太原南站“接轨”通车,北营铁路将“光荣退休”。8月18日,记者采访了太原铁路机务段调车车间主任王泽生,这位工作了30多年的老铁路人称,北营铁路曾承载太原许多重要的运输任务。
  曾用全国闻名的窄轨
  王泽生说,太原最早的铁路是正太铁路(太原到正定),其铁轨是上世纪30年代建的,当时阎锡山为了限制外地人进来,特意将铁轨修成了米轨,也就是轨间距为1米的窄轨,这在山西历史上乃至全国都特别有名气。
  王泽生表示,当时我省的煤、军火和其他小型物品通过正太线运到娘子关后,再换成当地的长轨运到目的地,但外地的长轨列车无法变为窄轨,所以外地的物品无法进入山西。
  1933年,南同蒲线修建完成,同样采用米轨。
  当时铁轨上的枕木是用树锯成的,一棵树能锯四五个枕木,长约2.5米,宽最少得有18厘米。铁轨上每隔40多厘米就放一个枕木,铁路就这样铺起来的。
  解放后换标准轨
  解放后,正太线的铁轨由米轨变为1435mm的标准轨,这也是目前国际通用标准轨的雏形。王泽生说,不仅轨道距离发生了重大改变,轨重也从原来20公斤的轻轨变为43公斤的重轨,承载能力也大大加强。
  1960年初,北营火车站周边建起了太原肉联厂、太原市木材公司等,车站开始设立货运仓库专线,机电仓库、木材场、民航油库等初步建成。到了上世纪80年代,北营站仅发送零担业务,当时进入太原的货物较多,该站负责接收运抵太原的所有机电、木材、水泥以及煤炭机械等货物,然后再用调车机将这些货物送往各地。那时,北营站周边的机电仓库有2条专线,物资局仓库有3条专线。
  1982年,刚从铁路技校毕业的王泽生被安排到太原铁路机务段当学员,经过两年学习,他成了副司机,第一次担任的是南同蒲铁路的运营工作。“当时车速慢,北营外面绿油油的农田尽收眼底,视线非常开阔。”王泽生说。
  上世纪80年代,铁轨上的木头枕已发展成水泥枕。现在水泥枕的重量已从当初的400多斤/根,发展到600斤/根。
  曾为多条铁路线首站
  2008年,太中银铁路开通以后,首站都是从太原北营站出发。据王泽生介绍,无论是刚开始建立的正定线、南同蒲线,还是后来的太焦线、太中银线,北营都是太原开车第一站。
  从学员、司炉、副司机、司机、指导司机,到车队长、车间主任,王泽生见证了铁路的变革。“北营站最辉煌的时候,每天运行的列车达80对,旅客进出太原须在北营站办手续。”王泽生说:“那时列车一趟趟地过,吃上两口饭就得上车。石太客专开行以后,途经北营站的人才慢慢变少。”
  
  链接
  太原南站:华北第二大铁路枢纽
  太原火车南站位于太原市小店区北营,距市中心约7.9公里,距长风街约2.8公里,东临过境高速公路,西接武宿国际机场,南依南环高速公路,北靠长风大街,地处国家级太原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及武宿物流区等三大园区交叉辐射的核心地段。太原市政府在附近规划了19条市政公路,其中南中环街以及太榆路、龙城大街、太行路将进行延长,农科北路、农科南路等要翻新养护。
  太原铁路南站将成为各种交通方式无缝隙连接的典范,是集铁路、轨道交通、长途车、公交车、出租车、社会车为一体的综合交通中心。其广场上预留了公交、出租车停车区,铁路线路上还有地铁接入口。
  建成后的南站将作为动车车站,连接石太客运专线以及将来的大西客运专线、太中银铁路等,是华北第二大铁路交通枢纽,将成为我省面积最大、设施最先进的火车站。“唐风晋韵”式的南站将成为龙城十大标志性建筑之一。

      来源:生活晨报

      

笑看风云淡 发表于 2013-8-21 08:58:02

准备从老太原站转多少D过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太原火车南站今日“接轨”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