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谐号 发表于 2013-10-10 03:21:45

京沪剪影:侬好!北京

http://www.peoplerail.com/rail/uploadfile/2013/0227/20130227032735139.jpg   
                图为上海虹桥站一角

http://www.peoplerail.com/rail/uploadfile/2013/0227/20130227032858997.jpg
             图为京沪高铁上带着萌眼镜的可爱动姐
          我在经历4小时55分精确的时空转换后,便摇身千里之外的另一座城市。北京和上海,一处是饱尝历史风霜的皇朝古都,一处是经历欧风美雨的十里洋场。尽管时过境迁,却依然可以感受到双城间不曾改变的,永恒的牵绊。

  1400公里,从距离上来说,这绝对是一次长途旅行。但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目的地并不遥远。如同吊诡的生活相对论,曾经的京沪一天一夜,如今已浓缩进5个小时。

  早晨8点整,G11次列车从北京南站开动了,一切仿佛都进行得如此平静、自如。疾驰的列车上,风景从窗边飞逝。还记得坐在我斜前方的男孩不停玩着游戏,指尖触碰按键,发出啪啪的声响。咖啡的浓香刚刚飘散开来,周围人大多带上耳机,扒拉着手中的杂志。在车厢摩擦空气的背景音效中,很快夹杂入邻座大叔的甜美鼾声。我点开ipad上的一部电影,名字叫《我们的存在》,开场便是男女主人公分别的站台,电车在女孩泪眼朦胧的的不舍中渐渐远去,果然是纯爱系的老套路……

  总有身穿玫红色制服的动姐匆匆走过,不时弯腰倾身,面带微笑地解答身边人的询问,或是查看行李架上的物品是否安全入位。我很想抓拍一张动姐优雅而清晰的身影,但这显然不太容易,因为菜鸟相机的曝光速度实在追不上她们的手脚麻利。

  不知不觉,上海虹桥站到了。我缓缓朝出站口溜达着,黑亮的车厢侧线映出自己旅人的模样。清洁人员各就各位,忙碌地擦拭车身,显然在列车进站前,他们就已经整装待发。因为很快,G11次列车就要调转车头,反方向朝着北京进发了。
  ……
  北京与上海,在两座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城市中,流动人口已经达到数百万,有着最密集的火车、航空班次,有太多不同类型的人每天穿梭在1400公里的征途中,做着完全不同的事,过着完全不同的生活,怀揣着完全不同的梦想和追求。

  曾几何时,两座城市形塑出截然不同的文化风骨,各自释放着政治和经济的卓越才情。有人说,城市的特征就像原生植物,从一个城市的底蕴中自然形成,为一个城市所独有。尽管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的城市正在变得惊人般相似,但透过簇新的外表,你仍能发现城市固有的气质还在原始土壤中顽强生长着。

  北京给人的印象始终来自于明清皇室的恢弘气派和老北京强势的土著文化,如同《大宅门》里充斥的京腔京韵京片子,以及脑海中藏匿的那幅大爷提笼架鸟饮茶图。这一切源于那份内涵浓重的艺术气息。

  也许,我可以聆听完北京后海的虫鸣,再陶醉一把上海外滩的夜色;也许,我已经习惯了背着轻便的行囊,穿梭在地铁与高铁联络的城市之间;也许,在短短的一天里,当京韵再遇海派时,华灯初上,意犹未尽。
  ……
  "夕阳余辉落在琉璃瓦上,闪闪发光,红墙围就的世界就那么三两几个人。在历史面前,原来自身如此微不足道。未知的鸟从那个画角呼啸地腾起,消失在另一个屋脊背后。从故宫一路走到天坛,只有在北京才能感受到什么是开阔、厚实、平衡。躲在天坛高大的树影里小坐,风深深地透过衣裙……我想说,北京的深沉,不惊艳,却带着华贵。"——上海网友赛壬歌声的北京印象

  走进北京,扑面而来的是它的感性。倘若要去一个地方,不是凭借地址路名,而是随着环境特征前往:过了街口,朝北走,再过一个巷口,拐弯儿有棵大槐树……富有人情味又外加一点诗情画意,使你觉得这街、这巷似乎与你都有些渊源。北京是文学化的城市,"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是城市的主题,围绕它展开的故事情节,有宫殿、城楼、庙宇、大院和深街胡同的细枝末节。

  相比之下,千里之外,则流淌着另一番风情。

  说到上海,不得不提起"海纳百川"的海派气魄,这种独特的精神特质,承载起传统文明与外来文明交融的国际大都市。虽同样在海一方,但"东方巴黎"极具自我性格的文化形态,将其与苏杭这类江南味儿十足的风韵水乡鲜明地区分开。

  如果第一次走进外滩,眼前华丽的欧式建筑一定会让你惊叹不已"伦敦和巴黎也不过如此吧!"而一位在豫园溜达的老外则会瞬间痴迷上那些绣花鞋和老家具,甚至淘上几件古旧玩意儿穿戴身上,好让自己配得上这座城市的东方情调……这就是上海的魅力所在:对不同的人,它会展现出不同的面目。近百年来,上海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国和中国各地的移民,上海也从身边多元文化的环境中提取出多元的价值,让人们各取所需。

  "也许是因为对北京太了解,所以渐渐喜欢上海。一个人走在上海街头的时候,面对陌生的人群,飞奔而过的车流,想着遥远的北京,并不觉得孤单。喜欢上海的酒吧,喜欢外滩,喜欢宝莱娜的自酿啤酒,喜欢那份浪漫情怀。旧时代里沸沸扬扬地翻动着古老中国与西方文化,周旋白光百乐门的东方爵士情调,和平饭店里纸醉金迷的浮华风采,一幕幕流转在历史烟云里,有着让人津津乐道的流金岁月。当然,还有如今黄浦江沿岸耸入云霄的帷幕塔楼和绵延外滩的优雅建筑。"——北京女孩柠檬砖茶心中的上海情结

  两座城市的距离,只不过是两点一线。行走在北京、上海之间的人们,或许习惯了让时光和思绪在城市的间隙里赛跑,但多情的我们仍旧可以感受到属于自己的蓝天白云,因为我们与城市是如此接近。

  旅途中,内心有着大片不曾被记录的细节,尽管在辗转中有些疲累,但城市仍旧不慌不忙地继续着属于它们的步伐。

  今天,打破时空的高速之旅已经起航,我们也许可以争取更多时间调整节奏,细细品味那份远方的熟悉和陌生。

      来源:人民铁道网

realfan 发表于 2013-10-10 08:57:02

一早就读到这样的美文,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京沪剪影:侬好!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