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zczyj 发表于 2013-10-23 23:13:24

广州铁路往事

铁路在中国是个大产业,而中国人对铁路的感情也是很深的。不知有多少人,曾经坐在铁路边数过车厢,或者在铁轨上拍过照片。昆明附近的米轨火车,河南和四川尚存的792毫米窄轨火车,东北林区中的运木小火车,现在都很出名。那么作为铁路大枢纽的广州,有哪些好玩好看有故事的铁路呢?广州现存最老的火车站石围塘站珠江从西北流经广州西侧荔湾湖附近后分成两路,一路往东,一路往东南。1901年11月,美国合兴公司在珠江交叉口东南岸的芳村石围塘,开工兴建一座全新的火车站。这就是石围塘站广州现存最老的火车站。它在1903年投入使用,至今仍是广州铁路集团下属的主要货运站。石围塘站是广三铁路的广州终点站。广三铁路从广州通往三水,并非广州的主干道,却是最早的铁路,在1903年就建成了。今天的石围塘车站内最引人注目的是80米长、高约3米,样式古朴的木架雨棚。雨棚由南向北一直延伸至珠江码头边。据说这个雨棚自建站以来从来没有改变过。在芳村与广州主城区之间仍需摆渡船通行的岁月里,出站的旅客可以沿着遮阳避雨的雨棚直接走进码头。抗战爆发后,工人们日夜开工,将石围塘至佛山的铁路双轨拆去一轨,佛山至三水路轨则全段拆除,令日军无法利用这个珠三角运力动脉。战后重新铺设,1946年9月全线恢复通车。在旧站台旁,百年前铺设的铁轨仍保留有一段,这段长近三百米的铁轨比如今的铁轨稍细,表面已锈迹斑斑。这是机车养护的支线,直到上世纪60年代,每天仍有火车开到这条支线进行日常保养。石围塘站最初只供客人上下,1955年才开始兼营货运。后来珠江大桥建成,广三铁路又由客运为主转为货运为主。1992年3月,石围塘老站停止办理客运业务,单营货运至今。不过标志性的蒸汽机车水塔在2002年被拆除了,孙中山下令建造的纪念广三铁路局局长夏仲民的铜像也已被毁。不过除了老站台,有道岔信号灯和终点警示牌的用于调转车头的铁轨、建于1922年的当时该站处长的住处以及当时局长的居住地广三铁路别墅“八角楼”都仍是这里的标志物。民国疑案事发地大沙头站排名第二的古老车站是“广州南站”,但并非番禺的新站。广州旧南站原名黄沙站,1901年始建,2005年7月关闭,位于广州荔湾区黄沙大道南,是旧广韶线的终点站,后来成为京广线最南端,也是华南地区最大、历史最悠久的铁路货运站。那么广州“第三老”的火车站是哪个?大沙头站,也叫广九火车站,站址在越秀区大沙头白云路,不过现在已经完全看不到了。大沙头站是广九铁路的终点站。1898年8月,英国取得了广九铁路的承办权。1907年3月,在收回路权声浪日高之际,京汉铁路总办唐绍仪与中英银公司订立《广九铁路借款合同》,规定:港段由深圳站至九龙35.8千米,由英方负责修筑;另一段由广州大沙头站至深圳站142.8千米,由中方向英方借款修筑。1907年8月两段同时动工,1911年3月、9月两段分别竣工通车。电影里常见的那种站台刺杀在这儿真实地发生过,1921年的春天,粤军军官邓铿在大沙头火车站遇刺身亡。这是民国时期一大疑案,到底主使者是陈炯明还是孙中山,各方争论不休。1922年,孙中山也是在这里坐车,赶往石龙去指挥与陈炯明的战斗。很多国家元首来访,也是通过这里踏入广州。它是广州历史最长的火车站,在上世纪70年代流花路广州火车站建成启用前,一直是广州铁路主要的客运枢纽,见证了广州许多重要历史事件。新火车站建成后,大沙头站虽功能停止,但一直存在,上世纪末因城市开发才最终拆除。广州地界三个站三条路曾经各自为政自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至1916年间,以广州为中心的广三、广九、广韶三条铁路先后建成通车,其终点站均在广州市区。但三条线各自设铁路机构管理,互不相属。为什么呢?这要从中国历史上的收回路权说起。1896年10月9日,恭亲王奕訢召见了督办铁路大臣盛宣怀,批准其面呈的筹办芦汉铁路说帖中的第一条:“请特设铁路总公司,先造芦汉铁路,其余苏沪、粤汉等处亦次第议请展造。”清政府同意了美国索取的粤汉铁路和广三铁路修筑权、英国索取的广九铁路修筑权。但是当时缺乏资金,于是1898年由驻美公使伍廷芳签订了《粤汉铁路借款合同》,确定由美国合兴公司筹款400万英镑负责修建,两年完成。翌年勘测后,该公司以原估价过低,又于1900年7月13日签订了《粤汉铁路借款续约》,改为借款4000万美元,工期改为五年,议定先修粤汉铁路省三支路(广三线)。于是,省三支路于1901年12月开始动工,揭开了广东铁路建设的新篇章。之后由于美国合兴公司的背约,1905年湖广总督张之洞收回了粤汉铁路。这一做法为收回路权开创了先例。在各界要求下,1906年成立了“商办广东粤汉铁路总公司”,继续承担粤汉铁路广东段的修建工程。在粤汉铁路建设中,广三线(省三支线)是最先开工的线路之一,原因是美国合兴公司鉴于佛山三水一带人烟稠密,物产丰富,尤其佛山手工业发达,商业茂盛,有利于该公司的投资利益。这段路先后分两段施工,于1903年10月广州至三水全线贯通,成为广东省内建成的第一条运营铁路。而石围塘站成为了广州最早投产的铁路火车站。而广九铁路是清政府借款修建的,由两广总督派华人魏瀚任总办,但总工程师、总管账由英国人担任,管理权实际操纵在英国人的手中。1936年粤汉铁路全线通车后,英国政府为进一步扩大政治、经济侵略,极力谋求将广九与粤汉铁路接轨,因遭到广州市商界人士的强烈反对而未果。粤汉铁路初建时,南起广州黄沙站,北至武昌徐家棚。广东段为广州至湘粤省界白沙河桥(广韶线)。1905年清政府赎回粤汉铁路路权后,准予广韶段商办,由商办广东粤汉铁路总公司主持粤汉铁路南段的修筑工程。1916年6月15日通车至韶州。至此,广韶段铁路成为粤汉铁路修建史上开工最早、中国商办铁路中筑路最长的一段。几条互不连通的铁路自然不能形成枢纽。直到抗日战争爆发的1937年8月20日,粤汉、广九两线货运才得以连通。而到抗战胜利之后粤汉、广九和广三铁路以及所属的黄埔等支线才在广州初步形成了路网枢纽。但广三线仍为珠江所隔,要等珠江大桥修建后才最终实现与京广线的连接。

SANFILL 发表于 2013-10-24 20:31:32

{:4_73:}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州铁路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