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忙里偷闲				
			
		阿鹏哥也没闲着				
			
		金花们心无旁骛。。。				
			
		如今没了购物环节,导游哈欠连天。。。				
			
		小船悠悠开航了。。。				
			
		远处的苍山				
			
		划船的阿鹏哥				
			
		喜洲沙村凭借着鱼鹰表演成了游客来大理的重要旅游项目之一。				
			
		远处的小船传来歌声				
			
		阿鹏哥和金花表演了一段白族民歌				
			
		长枪短炮齐上阵				
			
		 本帖最后由 福厦高铁 于 2013-11-23 21:22 编辑 
鱼鹰表演开始。。。				
			
		洱海鱼鹰表演历史悠久。大理国时,第一代国王段思平命下属在大理喜洲镇沙村修建了避暑行宫,每到夏日,就会带上家眷亲信众臣到此避暑纳凉,大臣会令专设的鱼鹰驯化仆人带着鱼鹰到洱海捕捉新鲜的洱海鱼,烹饪给国王。				
			
		大理州保护洱海实施封湖禁渔工作后,沙村的几户鱼鹰养殖户早已不把养鱼鹰当作生计,而是出于情感养了自己玩,洱海鱼鹰捕鱼活动几乎绝迹。				
			
		1995年10月,在日本歧埠市举办的世界内陆湖泊鸬鹚捕鱼技巧竞赛中,大理市带着16只鱼鹰去参赛,凭借高超的技艺和鹰人的亲密和谐沟通,大理洱海鱼鹰获得第一名,				
			
		经过几年的驯化保护,大理喜洲镇沙村人将濒临灭绝的洱海鱼鹰开发成乡村旅游经济。				
			
		大理市政府向上级政府申报,又将洱海鱼鹰表演列为了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喜洲镇沙村周边的几个失地村看到开发鱼鹰表演可赚大钱,于是也开始在洱海边办起了鱼鹰表演旅游基地。				
			
		它能“听懂”白族话和白族歌,如游客听到的“哟呵、哟呵”,就是加油的意思。				
			
		经过大理工商、旅游、洱海管理局等职能部门的行政审批,大理喜洲沙村码头的“大理洱海鱼鹰驯化基地”成立,专门进行洱海鱼鹰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洱海鱼鹰的驯养和捕鱼技艺的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