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谐号 发表于 2013-12-17 23:04:13

火车站票是否半价无说法 铁路:站票解决运力不足

    2014年春运临近,近日,已经连炒7年的火车票站票半价话题再次浮出水面,引来众多网友的吐槽。昨天,北京青年报记者从铁路部门了解到,截至目前,对于2014年春运期间火车票站票是否会降价还没有任何消息。

  支持派

  有悖于公平交易原则

  近几日来,不仅是网友还有媒体纷纷将目光投向了春运火车票中的站票。站票应该半价的呼声越来越高。有网友认为,中国铁路每年都会售出大量的无座火车票,但长期以来,无座车票一直是全价出售。

  无座旅客以农民工兄弟居多,他们因为各种局限,抢不到属于自己的有座票。按照市场价值规律,他们没能享受与车票价钱所匹配的服务,因此无座车票全价不合理,应该推行无座半价。

  还有网友将问题抛给了站票的定价。网友提出从消费者权益这个角度来看,站票和座票同价,有悖于公平交易权。《铁路客运运价规则》只对硬座票和卧铺票规定了价格,并没有对站票做出明确的规定。而且,硬座、硬卧、软卧因旅客享受到的服务质量不同,价格逐次递增,而对于硬座和站票的服务差别,却没有以价格的形式体现,显然是不公平的。

  反对派

  无法监督反而造成不公平

  对于站票是否半价的问题,也有网友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如果买了半价火车票上车,遇到空出来的座位坐下了,岂不是对买全价座票人的不公平。在列车上,仅靠列车员是无法监督的。

  还有网友提到铁路虽然是公益性的一种运输方式,但多年来火车票一分未涨,如果站票再推行半价,国家的补贴就会更大。而且,春运期间,长途汽车也是座票、站票一个价格,还应理性客观看待。

  中立派

  为了安全建议取消站票

  在支持与反对的声音中,北青报记者还发现了另一种声音。超员的列车不安全也不舒适,为了全体旅客的安全着想,铁路部门是不是可以考虑少些收入,取消站票,毕竟在春运期间铁路开再多的车也运不回几亿的回家人,量力而行似乎更理性。

  铁路说法

  解决运力不足的一种方式

  针对这一问题,原铁道部发言人曾经解释说,如果站票的价格降低了,就会吸引更多的人买站票,这对铁路分散客流无疑是有害而无利的。北青报记者了解到,铁路推出站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其原因是为了解决运能的严重不足,特别是在春运期间,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回家而出台的一种票制。目前,时速300公里的高速动车组不出售站票。对于近日越炒越热的半价站票问题,在作为政企分开后,新成立的中国铁路总公司还没有给出明确的回应。

       来源:北京青年报

老青蛙 发表于 2013-12-18 10:49:59

讨论“站票半价”不是比拼道德优越感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3_12/18/32216616_0.shtml每年春运的时候,火车票“站票半价”的议题都被提起,它很容易激发公众情绪,被很多人看成了一个“铁老大蛮不讲理”的老问题。支持者似乎理直气壮:站着的和坐着的,明明享受着不同的服务,为什么还要付相同的车费?为什么座票与卧铺价格上有差别,站票与座票却没有?
这种质问貌似有理,其实不然。站票座票享受不同服务,应该不同价格,似乎很合市场化逻辑。但中国的铁路很难以市场化逻辑去衡量,因为其承担着很多本不该由其承担的公共职能。如果从纯粹市场化的角度分析,到了春运这种一票难求的时候,就应以涨价来平衡供求关系。可如果铁路总公司涨价了,全国人民立刻不答应了,会说“怎么能用市场化逻辑来经营铁路呢?”
客观地看,这10多年来,物价涨了多少倍?从房价到肉价,一个个跑得比刘翔快多了,可火车票的价格变化并不大。正是公共事业的补贴体制,支撑着让多数人买得起的火车票价格,也支撑着火车廉价交通工具的属性,因而一到春运就人满为患。当然,因为坐的人多,加上“一票难求”很难解决,铁路部门也承载了最多的怨言。
一方面反对铁路市场化,反对铁路以市场的理由涨价,另一方面又以市场的名义要求铁路“站票与座票不同价”,这显然是自相矛盾的。从我们直观和本能来看,站票与座票价格应有差别,可其实这个价格本就不是一个市场化价格。“无座”不是一种座,而是在春运这种特殊情况下,为满足井喷式远超过铁路运力的回家需求而采取的无奈之举。其实,从技术角度看,“站票半价”也难以实现,因为火车上的座位是流动的,这一站没座,下一站有人下车,也许就有座位了,很难精确统计。
有人可能会继续说,买站票的多是返乡的农民工,怎么忍心让这些弱者站着回家,还让他们付与座票一样的钱?这种逻辑也是站不住脚的,是将经济问题道德化,将“站票半价”问题变成了一个煽动情绪的道德问题,好像支持半价,就站到了“同情农民工”的道德高地。可这真不是一个道德问题,第一,买站票的并不只是农民工群体,一票难求之下谁都可能遇到“无座”;第二,农民工是弱势群体,但购买火车票是一种经济行为,应该让这类弱势群体在社会保障中获得补贴和救助,而不是让每个部门和企业都当慈善机构。以“站票半价”的方式去“补贴”弱势群体,这是不切实际也无法承载的期待。
在公共政策的讨论中,常常有脱离问题本身而泛道德化的倾向。比如,讨论得正热的“北京拟提高地铁票价”问题,就被偷换成了一个道德问题。北京地铁网的密度越来越高,地铁亏损越来越严重,政府每年补贴100多亿元,以维持两元的低票价。为缓解高峰客流和交通补贴的双重压力,政府提出将制定高峰时段票价差别化方案。但是,一些反对者称:你们开车的人当然不在乎涨不涨价,可你们要考虑一下农民工,考虑一下城市低收入者,涨价是很不道德地掏他们的腰包。显然,这样的判断也是将这个问题道德化了。其一,地铁是公共交通工具,并不是阶层专属;其二,地铁公司不是慈善机构,即便不该赢利,起码也不能总背负这么大的亏损。
摒弃泛道德化思维,回归问题本身,公共讨论才会回归理性。

flc007 发表于 2013-12-18 20:09:53

铁路部门的公关能力还是那么低劣,不是文不对题就是答非所问。

1、解决运力不足的一种方式
--无座票是解决运力不足的一种方式,无座票半价却与此无关。

2、有人认为,如果买了半价火车票上车,遇到空出来的座位坐下了,岂不是对买全价座票人的不公平。在列车上,仅靠列车员是无法监督的。
--表面看来似乎有一定道理,实际则是说不过去,列车员是否监督属于一个管理问题,如果觉得管理成本高昂,可以不管,如果认为需要管,投入成本就是。不能说因为管理成本太大就直接取消,比如说行人冲红灯的事情,实际也是管不了,管理成本太大,但不能因为管不了就干脆取消红绿灯。有人只买了一张硬座票,因为旁边座位无人,于是他躺下了,是不是同样不公平?列车员管不管?所以这个问题完全就是伪命题,为反驳而反驳。

3、铁路虽然是公益性的一种运输方式,但多年来火车票一分未涨,如果站票再推行半价,国家的补贴就会更大。
--这根本就不能成为理由,火车票该涨价就得涨价,不能说因为座位票亏损就靠无座票弥补,这是说不通的。何况现在不仅仅是硬座有无座票,软座也有,动车组也有,这些票价可不便宜啊。

4、而且,春运期间,长途汽车也是座票、站票一个价格,还应理性客观看待。
--这是老皇历了,长途汽车不允许超载的,超载是违法的。

5、如果站票的价格降低了,就会吸引更多的人买站票,这对铁路分散客流无疑是有害而无利的。
--这真的是这样吗,我看硬座票价比硬卧票价便宜一半,但硬卧明显比硬座紧俏得多。上海-乌鲁木齐硬座票价是386元,半价就是193元,为了省193元宁愿站两天两夜的旅客不会很多吧,当然也会有这样的旅客,这些是真穷人,对于真穷人,站票半价不正是体现了铁路的公益性质吗。

flc007 发表于 2013-12-18 20:17:24

老青蛙 发表于 2013-12-18 10: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讨论“站票半价”不是比拼道德优越感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3_12/18/32216616_0.shtm ...

要求站票座票不同价绝非根据市场化原则,恰恰是根据现有的铁路客票原则。
现有的铁路客票原则就是席别不同,价格不同,就是上中下铺都有严格区分,无座与有座无疑是两种席别,自然要区分。


其实,从技术角度看,“站票半价”也难以实现,因为火车上的座位是流动的,这一站没座,下一站有人下车,也许就有座位了,很难精确统计。
--这个问题其实根本就不会成为问题,首先,现在的列车都实行座位复用制度,旅客在车上捡漏的机会已经很小了,其次,无座乘客找到空座坐下属于一个管理问题,管也可以,不管也行,这跟下铺乘客下车,上铺乘客躺在下铺上,座位旁边没人,乘客就躺下的性质一样。

工大小生 发表于 2013-12-18 23:55:25

flc007 发表于 2013-12-18 20: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铁路部门的公关能力还是那么低劣,不是文不对题就是答非所问。

1、解决运力不足的一种方式


分析的到位,准确

youfenyu 发表于 2013-12-19 05:34:11

每年都炒这个话题, 非要一个结果, 可能就是座票涨一倍,站票价格不变. 就跟前几天的除夕不列为法定假日一样, 一些人明知道按最新的办法, 很多人其实是多休了一天, 但就是要喷, 不喷不舒服.

king_du 发表于 2013-12-19 08:46:03

站票半价,那么有坐票也要降价。本来乘车环境好好的,你卖那么多的站票严重影响乘坐环境,上洗手间都很困难,降低了舒适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火车站票是否半价无说法 铁路:站票解决运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