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新发明 无砟铁路施工效率提高2.5 倍以上
时间:2013-12-25 14:32:22为解决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整体道床施工运输难题,中铁二十一局集团三公司农民工马小利挑战传统施工方法,历时一个月,创新开发出适合特殊条件下运输的“无砟轨道运输吊装车”特种设备,提高施工效率2.5倍以上,在高铁无砟轨道施工中掀起一场技术性革命。 高铁无砟轨道施工材料运输是制约工程进度的“瓶颈”。无砟轨道分为左右两股道,在浇筑轨道一面的混凝土后,施工另一面时,受地形限制,施工材料只能靠龙门吊运输。但龙门吊每分钟只能行走20米,且稳定性差,吊运重量有限,需要3人配合操作。一人操作龙门吊,一人扶吊运物品,一人随着龙门吊前进后退收放电缆线,而且受电缆长度影响,运输距离限定在单程60米,往返120米之内,施工进度缓慢。
传统的无砟轨道施工弊病,触发马小利创新的灵感。项目经理吴松拨出专项科研经费支持,项目总工孙江宁现场指导,经过一个多月的研发,马小利研制成功国内首台“无砟轨道运输吊装车”。该车集运输、自动装卸为一体,运行速度每分钟50米,一次可载重12吨,无砟轨道施工的各种材料都可以运载,运输安全平稳,只需一人操作,完全实现机械化作业。
在兰新第二双线韵家口隧道口,项目部副经理刘波谈起这种新特种设备,兴奋地说:“用这种车运输轨枕、轨排、钢筋、混凝土很方便,啥都能运,载重量是龙门吊的10倍,我们施工都全靠它了。”
人民群众智慧无穷! 本帖最后由 wysgtlm 于 2013-12-25 18:38 编辑
这样的农民工已经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农民了,他们实际上是新时代的工人阶级,他们现在只是缺少一个国企员工的身份,实际上比许多国企员工的素质高多了。国企应该适时地把这样的农民工吸纳为正式员工才对。 那么大个施工,领导那么多还是依赖农民工,休不羞 这个可以算职务发明吧。 这个还行啊 德国那么重视工人在企业中的左右,也是德国设备越造越精的一个原因 人民的力量 “项目经理吴松拨出专项科研经费支持,项目总工孙江宁现场指导,经过一个多月的研发,马小利研制成功国内首台“无砟轨道运输吊装车”。”
看到没,都得先提两个不干活的领导的支持和指导,最后再提具体干活的一个人~~~ 这个不错 可以申请专利了吧,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 wysgtlm 发表于 2013-12-25 18: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样的农民工已经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农民了,他们实际上是新时代的工人阶级,他们现在只是缺少一个国 ...
把我想说的话,都说出来了。赞一个{:4_83:}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