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轨电车追尾
本帖最后由 沈局苏辆 于 2013-12-25 20:40 编辑时间 12月24日10时许地点天坛南街公铁桥下 事件 浑南有轨电车2号线两辆电车追尾目击两车由南向北,前车似在停车检修,“018”原本距前车数百米,一眨眼,“018”追尾前车。 车损 “018”前挡风玻璃破碎,前脸瘪进去,大灯和保险杠掉落,车前门变形,前车尾部受损严重伤情两车有20余名乘客,6人受伤就医,为3男3女。其中,司机1人,乘客5人 12月24日10时许,浑南新区天坛南街的公铁桥下,浑南有轨电车2号线,两辆由北向南的电车发生追尾。包括乘客和电车司机共有6人受伤被送往医院治疗。据目击者介绍,追尾发生前,前车似乎正在停车检修。有轨电车开通4个月以来,已经多次发生运营故障和事故。 现场 挡风玻璃碎成“蜘蛛网”昨日11时,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赶到现场时,两辆有轨电车正停在轨道上,标号为“018”和“001”。 “001”是刚赶到现场的牵引车,它正准备牵引发生追尾事故的“018”离开现场。这之前,另外一辆事故电车已被牵引走。“018”车头朝南,车的前挡风玻璃像蜘蛛网一样碎得密密麻麻,前脸瘪进去,大灯和保险杠掉落。由于剧烈撞击,车前门已变形,无法关闭,几名身穿蓝色工装的工作人员正蹲在地上,对受损的车头进行检查。 几分钟后,“001”启动连接功能,车头与疑似肇事车辆的车尾处相连,牵引向北驶去。但由于十几米外有个坡路,牵引车遇到了阻力,两辆有轨电车又被迫停在半坡上。经过调整,“001”改变方向,顶着“018”向南驶去。 受此影响,有轨电车2号线由北向南方向临时停运。目击 买东西回来,两车就撞了一位目击者称,追尾发生时,“018”正在由北向南行驶,当时,该车前方有一辆电车停在轨道上,似乎正在检修。“当时,我看见两辆车距离还有几百米,我就想,一辆停着,一辆开,再开可就撞上了,等我买东西回来时,就看见两车真的撞在一起了。” 目击者称,被追尾的有轨电车尾部受损也很严重,“不过,被追尾的有轨电车还能行驶,几名工作人员检查一番后,就自行启动朝南开走了。”被撞的有轨电车离开后,有人在地上发现了带着血迹的面巾纸。很快,120救护车赶到现场,展开现场救援。 目击者所言是否属实?现场维修车辆的工作人员拒绝回答记者的提问,伤员们送往哪个医院救治,工作人员也称不清楚。 医生 无人骨折,都是皮肉伤事故发生后,电车运营公司主要领导赶往沈阳军区总医院看望伤者,支付所有检查和治疗费用。每名伤者身边都有一名电车运营公司的工作人员陪同,负责交款、排队、取片,X光片和CT片子也一直攥在工作人员手中。记者几次欲与伤者近距离接触,均被阻拦。 昨日下午1时30分,看完所有患者的X光片和CT片子后,负责诊治伤者的急诊医生告诉记者,目前还没有发现哪位伤者出现骨折和内伤,应该都是皮肉伤,至于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还要观察。 伤者程亮的情况应该算最重,唇部需缝合3针。另外,伤者李凤伟一直诉说自己头晕,医生给她开了几支控制昏迷的药物。 关于赔偿问题,伤者与电车运营公司均缄默不语。对于事故原因,记者多次询问电车运营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对方均未作答。 最新 当天恢复运营,原因未知昨晚6时30分,记者拨打了浑南有轨电车客服热线,对方表示,事故路段已恢复运行,有轨电车各路段目前运行良好。截至发稿时,仍未有相关部门对此次事故作出解释。 大妈飞身撞头短暂昏迷昨日12时,记者在距离事故现场最近的沈阳军区总医院见到了伤者。有目击者称,追尾事故发生时,两车当时共有20余名乘客,最后有6人被送到医院,3男3女,其中司机1人,乘客5人,伤情程度不一。 在该医院的处置室外,记者见到了受伤的电车司机高兴,这名26岁的司机用纱布紧捂着流血的下颌。“你们别问了,我啥也不知道。” 记者得知,26岁的男乘客程亮正在接受缝合,他的唇部受了伤。医生表示,他需要缝合三针。在医院CT室外,记者见到了50岁的女性伤者李凤伟,她躺在急救床上,双眼紧闭,表情痛苦。“迷糊、恶心,说多话就难受。”事故发生时,李凤伟坐“018”电车去浑南办事,她坐的位置恰好在车前部。“我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呢,忽悠一下子,身体就飞起来了,整个人冲到对面,脑袋狠狠地撞在对面车座上。”李凤伟回忆。撞击后,李凤伟出现短暂几秒昏迷,醒来后,她躺在电车地板上起不来。 另外一位等待做CT的男性伤者操外地口音,约30多岁,他回忆,自己当时是站在车里,追尾发生时,巨大的震动一下子把他整个人摔在车厢地板上。 72岁的李秀兰是伤者中最年长的一位,由于颈部受伤,她脖子上戴着厚厚的护具。“我啥都不知道,我没啥事。”一听说采访,老人家直摇头。同样拒绝采访的还有35岁的刘艳飞,事故发生时,她从座位上颠起来,一屁股坐在地上,臀部受了伤。 这车隔这速度,两辆车也能相撞?有轨电车方面曾对媒体表示,浑南现代有轨电车的设计时速是70公里,正常运营时,时速为23公里。有轨电车1号线车隔时间约为30分钟,2号线车隔时间为10分钟至15分钟,5号线车隔时间为15分钟至20分钟。如果以车隔15分钟计算,运营中,前后两辆有轨电车间的距离至少会保持在5.75公里以上,这么长一段距离,足够留出反应时间,为何还会相撞? 精准度媲美高铁,调度怎没警觉?有轨电车方面曾对媒体表示,4条线路上设置了400多个信标,通过GPS等手段可以精准定位车辆的位置,再通过控制中心的电子地图,可以顺利地调度车辆,其精准度可媲美高铁。如此高科技手段,坐标上出现两车追尾,调度为何没有警觉? 手台手机都配了,为啥不通下气?有轨电车方面曾对媒体表示,安全性方面,车上的无线通讯设备能够让司机、售票员和车站、调度中心、车辆段之间畅通对话,同时还安置了乘客紧急报警装置。记者以前乘坐有轨电车时,看到乘务人员都配备了无线电手台和手机,信息保持通畅的情况下,追尾事故之前为何没有人工预报? 刹车系统很灵敏,避免不了追尾?有轨电车方面曾对媒体表示,有轨电车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液压制动系统,惯性小,反应快,车辆还采用了盘形制动、磁轨制动系统及撒沙装置,刹车比传统地铁车辆灵敏得多。如此灵敏的刹车,后车司机如果发现前车,及时刹车为何没有避免追尾? 配备了保护系统,乘客还需缝针?有轨电车方面曾对媒体表示,有轨电车首次采用了吸能元件,这种元件设在车头,车辆发生碰撞时机械防爬器使车辆之间紧密咬合,压溃式系能装置能够吸收车辆以15公里时速撞击时产生的能量,对司机和乘客有保护功能。既然有保护功能,为何仍有乘客需要缝针? http://www.shenyangbus.com/bbs/data/attachment/forum/201312/25/090632x4se3y4j98zmw5pz.jpg 这是个奇葩 001,018两车破相 沈阳这玩意出几次事了,人家长春、大连都没这么频繁出事啊,而且大连有轨还没有独立路权呢 本帖最后由 F6010 于 2013-12-26 07:18 编辑
我就一直琢磨,这个所谓的现代有轨电车,用的是和长春轻轨类似的路轨、车辆、信号闭塞系统,然后跑在大马路上、只能保证C+、B-级的路权,这到底是个神马样的技术水平啊?这是高效率还是低效率呢?
我倒是觉得,这个现代有轨电车要是把信号闭塞系统关掉,反倒会提高效率。毕竟那20多公里/小时的速度,人工瞭望保证间隔还是没有问题的,这已经由上百年的有轨电车使用历史所验证了。如果保证不了A级路权,那么最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就是人工控制,什么电脑程序都不如人脑灵活的。
另外这段“有轨电车方面曾对媒体表示,有轨电车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液压制动系统,惯性小,反应快,车辆还采用了盘形制动、磁轨制动系统及撒沙装置,刹车比传统地铁车辆灵敏得多。”我怎么没看明白?连长春200系有轨电车都是气制动,我就没听说过大车有用液压制动的,糊涂了。 宣传如何如何先进,一样出事。。
为了安全拆了算了。 很好的系统啊,为什么总想着拆呢? 沈阳浑南那有轨电车本来就不是什么最先进的系统吧既然有轨道为何不用第三轨供电多了接触网感觉有点落后像满大街跑的最普通的无轨电车 斯巴达克斯 发表于 2013-12-26 19: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沈阳浑南那有轨电车本来就不是什么最先进的系统吧既然有轨道为何不用第三轨供电多了接触网感觉有点落后 ...
第三轨的话那得和北京地铁一样用第三根轨而且那两根轨道电路只有24V
斯巴达克斯 发表于 2013-12-26 19: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沈阳浑南那有轨电车本来就不是什么最先进的系统吧既然有轨道为何不用第三轨供电多了接触网感觉有点落后 ...
东北那第三轨就连地铁都没有更别提这种露天系统
F6010 发表于 2013-12-26 07: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就一直琢磨,这个所谓的现代有轨电车,用的是和长春轻轨类似的路轨、车辆、信号闭塞系统,然后跑在大马路 ...
你太高看这种有轨电车了 可不一定有信号闭塞系统的 就是目视行车
Q神 发表于 2013-12-27 00: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太高看这种有轨电车了 可不一定有信号闭塞系统的 就是目视行车
我看到几个人拍的,沈阳有轨的信号系统还在用着呢呀
Q神没去好好研究一下这个现代有轨电车呀,哈哈
库页岛 发表于 2013-12-26 19: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搞有轨本来就是奇葩,落后的玩意儿。影响交通,速度还慢。
有轨是落后的玩意?那欧洲很多城市满大街跑的有轨是怎么回事呢?
如果保证了一定的路权,那么有轨电车的运力要比BRT还要高,而且有轨电车建设投资少、车体寿命是普通公交车的几倍,效益很不错的
至于所说的影响交通,那有轨电车线路也就相当于两条公交专用道,而这两条车道如果还给社会车辆,那么效率肯定要大大低于公交系统。一辆单体有轨电车定员120-160(更甭提沈阳的三模块低地板了),如果这120人每个人开一辆SMART,那占用的路面有多长可以想象吧(要是换成大奔就要要更长了)?
要想治理拥堵,光修路是没有前途的,修路的速度永远赶不上车辆增加的速度、而且空间有限。发展公共交通才是最彻底的解决方案,地铁+轻轨+强大的公共交通系统(这里运能大小排名是有轨电车>BRT>普通公交车),保证足够短的车隔密度,才能让更多的人放弃自驾去坐公共交通系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拥堵。
本帖最后由 沈局苏辆 于 2013-12-27 21:31 编辑
浑南有轨的信号指示:
—红
/ 黄
| 绿 就沈阳有轨那车隔还能追尾?真是猪撞树上了! 和谐3D 发表于 2013-12-26 19: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东北那第三轨就连地铁都没有更别提这种露天系统
第三轨供电好像不是什么少见的先进系统吧有些地方的地铁接触网供电要比第三轨供电运行的好地铁深埋地下用什么方式供电好像区别不大吧稳定可靠就行 我觉得地上运行的机车用第三轨供电比较好尤其是有专门封闭轨道的机车
斯巴达克斯 发表于 2013-12-28 18: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第三轨供电好像不是什么少见的先进系统吧有些地方的地铁接触网供电要比第三轨供电运行的好地铁深埋地 ...
在地上C级别路权用北京地铁那种第三轨每天电死的人都得用四位数计算
F6010 发表于 2013-12-27 08: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轨是落后的玩意?那欧洲很多城市满大街跑的有轨是怎么回事呢?
如果保证了一定的路权,那么有轨电车的 ...
库页岛说得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
有轨电车只有在成网的情况下才会有效率,比如布拉格和墨尔本,不成网的绝对影响交通效率。这是早年求证过的,有中国人在法国设计单位,专门设计巴黎轻轨的。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