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往返,感受了换车升级的T298,结果晚点1小时40分。
由于这个学期卧铺的指标已经给用掉了,自从K39\40升级也改时间了以后,晚上回长春的硬座车,只剩下K1083了。回家就选它了,反正已经放假,不在乎时间了。回程选了和K39同时升级的T298,不为别的,买票的时候,只有它还剩一张硬座。而且这车时间也不错,在有硬座的各次车中,用时仅慢于T158。走得很临时,所以也就不能在乎座位靠不靠窗了,实际这次来回,都不靠窗。
北京站在这方面,是很落后的,现在二等以上的站,还有几个不用显示屏而挂牌子的了。
摆设……一路上也没亮过。
没升级的K266在长春十点多开车,肯定是要被它踩一脚的了,不明白为什么还有很多选K266,只看开车时间不看终到时间吗?还是要去的地方,是T298不停的。
上个户口,高手能否给确定一下,T297\8是用的原来哪次车的车体?
25K车的顶棚……
一路上就这样亮着雪花点,也成摆设了。
车厢全景……
记得应该是在山海关站拍的,因为那时天已经亮了,天亮前,在锦州之前,不知为什么,和T40一起停了一个半小时,然后就和T40玩起了追踪,它来我们就走,在这个站,T40又追上来了。
T40的水牌,这车升级,我回家少了一个选择,而且是最好的选择。这车用的又是原来哪趟车的车体?
转向架,长客的?
本帖最后由 澎湃3004 于 2014-2-26 19:40 编辑
在山海关发车时,又和另一次车玩起了竞赛,原来还不理解为什么同样是上行的两趟车,又都走京秦线,怎么能一起发车呢,后来有人给解释了。那时每次和T272竞赛,这次又是哪次车我忘了。
我们比它快一点,于是它的本务露面了。
在唐山北,踩了鞍山车……
另一边的货车后,露出了驴车的集电弓,京沈方向的驴车到了。
鞍山车的本务,25G车当然就得HXD3C啦。一直不知道我们车的本务是什么,是SS9?SS9G还是……HXD3D?
最后一张了,接下来没有再拍了。这一线路,也拍得有点腻了。 T298和T40的车底都是源于前任T238的 K1083实在是太慢了。。。京沈区间被踩扁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