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条我不认同。相当一部分人无法忍受动车组太快的速度——头晕,而且动车组窗户太小,很多人喜欢普通车那 ...
1、试给出“相当一部分人无法忍受动车组太快速度——头晕”的新闻报道/参考文献、量化数据。
2、低频噪声的来源是什么?频谱峰值大概是多少Hz?或者能否给出动车组和普通机辆对应的典型噪声频谱,从而说明为什么普速车没有这个问题。
3、强电场的来源是什么?是静电场吗?有测量数据支持吗?机辆模式和动车组模式的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电场分布有什么不同?
4、考虑到相关性≠因果性,乘坐动车组时产生的头晕等问题有没有相关研究或者文献确定是由于噪声和电磁场引起的?有没有可能是其他因素(如心理)引起的?
以上。
像京沪这样的老线那是不可能再减什么 普车了,因为公路和水运的发展, 京沪线上货流密度在减少,有十多年前的平均货流双向密度近八千万吨减少为五千多万吨了, 并且是在和诣型电机车代替内燃机车 情况下,一过多减少客车, 线路部门就要全面亏损, 本身电化线固定运营成本就比内燃高,如果减车强制线路亏损, 那这个麻烦事大了,想必事态后果也严重。 普通车要重新编过号,分三档。25T车才能叫T快(票价在K的上再涨15%,一般停地级市,120~150公里停一站,旅行速度要90以上)。25K和25G车快的才能叫K(票价不变,一般停大的县城,60~80公里停一站,旅行速度要70以上),其它车都叫普快(票价不变,一般停县城和大的乡镇,30~40公里停一站,旅行速度70以下)。取消慢车 yunkaiji 发表于 2014-5-9 17: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个人觉得一个合理的分配方式应当给人,特别是穷人选择的权利。
东部地区难道就没有穷人了么?全部开行动 ...
需要保障的是穷人以较低价格乘坐短途车(地铁、市郊铁路)的权利,而不是乘坐长途车旅行的权利。前者是上下班通勤,属于基本生活需求;而后者则是游山玩水,属于舒适型需求。
基于这一考量,欧洲国家的做法都是政府大力补贴短途通勤铁路的票价,长途线路则基本自负盈亏,票价高昂。
当然,中国国情特殊,离乡背井数千公里求学谋生的人太多。逢年过节探亲返乡也应该算基本权利。政府部门可以对这部分人群予以特别补贴,具体做法可以参考大学生买半价回乡车票的做法,凭证件在指定时间段内购票乘坐。
宜广特快 发表于 2014-5-10 16:26
普通车要重新编过号,分三档。25T车才能叫T快(票价在K的上再涨15%,一般停地级市,120~150公里停一站,旅 ...
这个不错的。 宜广特快 发表于 2014-5-10 16: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普通车要重新编过号,分三档。25T车才能叫T快(票价在K的上再涨15%,一般停地级市,120~150公里停一站,旅 ...
我个人比较同意你的看法,现在的Z都沦陷了,就是停站少一些的特快而已。不过,有一点可能与你有点相左,就是25K也应归在T车之列。25K停站少点完全可以达到旅速90公里的。
yunkaiji 发表于 2014-5-14 06: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欧洲国家的国铁长途列车非常便宜,我昨天刚买了一张等值99元人民币的特价长途火车票。
任何一个国家的 ...
其他国家不是特别熟悉。以德国为例,负责长途列车运输的DB Fernverkehr,政府一分钱不补;短途通勤线路,不管是国营的DB还是各类私企,都有大额补贴,个人购买月票也有补贴或者退税优惠。当然,负责线网的DB Netz,政府每年还是给钱补贴的。
人人都有出行的权利和自由,但也要区分一下基本型需求和舒适型需求。前者由国家保障那是应该的,后者则应该靠自己。
至于什么是基本需求、什么是舒适型需求,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反正我觉得,平时出门上班、春节回家探亲是必须的,但是外出游山玩水绝对不是。
本帖最后由 宜宾东站 于 2014-5-16 13:38 编辑
Johnson2008发表于 2014-5-9 10:17 http://bbs.hasea.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中西部可以放宽到100km。
宝成线做不到!鹰厦线、川黔线、沪昆线株洲至六盘水段、陇海线宝鸡至兰州段、京包线、包兰线、同蒲线做不到! 宜宾东站 发表于 2014-5-16 13: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宝成线做不到!鹰厦线、川黔线、沪昆线株洲至六盘水段、陇海线宝鸡至兰州段、京包线、包兰线、同蒲线做不到 ...
楼主只在华东干线晃悠过,所以才会敢这么说
宜宾东站 发表于 2014-5-16 13:36
宝成线做不到!鹰厦线、川黔线、沪昆线株洲至六盘水段、陇海线宝鸡至兰州段、京包线、包兰线、同蒲线做不 ...
做不到就逐渐改造!!
做不到不是借口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