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广高铁 发表于 2014-7-7 13:15:22

环球时报:3年前猛打高铁的活跃者应羞愧

2014年07月07日10:46环球时报
由于李克强总理多次向外国领导人推荐中国的高铁技术,带动高铁出口,高铁不仅在外交领域,也在舆论场上重新增加了曝光率。7月3日李克强总理在长沙视察高铁施工现场,再次赞扬这一中国突出的技术成就。  离甬温线“7·23”动车事故很快就3周年了,当时中国媒体和互联网铺天盖地抨击高铁的情形历历在目。那场事故和随后出现的舆论运动沉重打击了高铁的发展,全国的高铁计划出现曲折,各条高铁线路的车速降了下来。舆论对高铁的口诛笔伐还直接影响了国际市场对中国高铁的信心,造成部分订单的流失。  甬温线事故本身是个沉痛教训,那一段时间中国舆论对高铁的冷酷态度同样是沉痛教训。前一个教训属于高铁研发和运营部门,后一个则属于全社会。  这个社会里似乎对于否定本国最先进的东西有某种激情,蕴藏了自我否定的巨大能量,“7·23”事故足以把这一切轰然点着,而且几乎没有人敢在那样的舆论局面下为高铁说句“但是”。  当然这不全是舆论的错,社会上很多力量都客观上纵容、甚至推动了那一轰轰烈烈舆论场面的形成。今天很难具体要求某几个当时的活跃人士,或者某个部门、机构为那一局面的出现负责,但反思应当是普遍的,一些人的确应当为当时自己扮演的恶劣角色悄悄忏悔。  中国在艰难追赶世界最高端的制造业,高铁是其中最辉煌的成就。它固然有不完美之处,在打造安全性上尤其永无止境。对甬温线事故的认真查处过程,是对这一态度以及不断改进和完善能力的验证。  然而甬温线是动车,还不是普通中国人所认为的高铁。甬温线事故引起高铁警觉是应当的,但因为它而发生打压高铁的舆论运动,却是严重的扩大化。  中国逐渐走到人类技术探索的前沿,这里的各种风险同尾随在发达国家身后是不一样的。我们都知道,美国的航天飞机爆炸、失事了两架,美国最终放弃了航天飞机,改为发展其他运载工具。还有苏联,当年也出过悲剧性宇航事故。但是无论美国还是苏联,航天探索本身都没有受到民众的抨击。  大国需要有宏大的规划,需要有国家级骨干性技术创新项目,它们往往不是一家企业能够胜任的。推动这一大格局的成熟,需要全社会的支持、鼓励,包括宽容。而想一想,当时一哄而起的各种呼声,包括高铁因为票贵而“不如绿皮车”,以及“祖国请放慢你飞奔的脚步,等一等你的人民”的煽情说法,是多么肤浅可笑,多么民粹主义得彻头彻尾。  中国这些年有这样一群人,国家一出事,他们就特别兴奋,国家出了成就,他们也一定要鸡蛋里挑点骨头。他们的名声和影响力总是要以国家倒霉出事做垫背,他们捞取个人好处的方式就是猛戳国家的伤口,让国家的各种痛苦更痛更苦。他们的影响力就是靠挖公众对国家信心的墙脚挖出来的。  中国的大飞机项目、生物制药、精密仪器等都面临艰难的成长过程,如果它们遭遇国内舆论的挑战,将是外国资本力量求之不得的。事实上,海外的好恶在很多时候都同中国国内舆论对本国创新项目的态度高度一致,这样的“巧合”很值得深思。  挺中国高铁,挺中国每一项冲击世界顶级水平的创新项目,这应是中国社会上爱国主义最基本的面貌之一。如今的中国高铁正打破僵局,重新大踏步走向世界,让我们祝福它,鼓励它,因为它的确是组成21世纪中国希望的崭新元素之一。

活泼的盼望 发表于 2014-7-7 13:18:13

我也支持高铁,但把挺高铁说成爱国主义就有点无耻了,环球时报这是在黑高铁

浙C0577 发表于 2014-7-7 13:24:25

活泼的盼望 发表于 2014-7-7 13: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也支持高铁,但把挺高铁说成爱国主义就有点无耻了,环球时报这是在黑高铁

我也是不管什么东西屎报报道出来就感觉怪怪的

波比 发表于 2014-7-7 14:21:08

活泼的盼望 发表于半小时前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也支持高铁,但把挺高铁说成爱国主义就有点无耻了,环球时报这是在黑高铁...

不错!把挺高铁上升到爱国主义跟当年喊出“买房爱国”的某市委书记一样可耻!

木已成舟 发表于 2014-7-7 15:57:13

本帖最后由 木已成舟 于 2014-7-8 13:04 编辑

屎报,不看不评不中毒。

木已成舟 发表于 2014-7-7 16:01:19

PS 支持高铁降速。300跑满5年,消除一切险性事故后,再谈提速。
提速也只能每2年提10公里,无险性事故才能提。

lucoz 发表于 2014-7-7 17:19:45

木已成舟 发表于 2014-7-7 15: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屎报,不看不评不中毒。

说得对。

杭广高铁 发表于 2014-7-7 17:23:22

木已成舟 发表于 2014-7-7 16: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PS 支持高铁降速。300跑满5年,消除一切险性事故后,再谈提速。
提速也只能每2年提10公里,无险性事故才能 ...

支持与不支持另说,一码归一码

当时降速前武广和京津已经350安全跑了多久了?但也不见的继续跑350就一定会出事吧

茶亭六柱桥 发表于 2014-7-7 17:59:32

降速绝不是为了安全 是某些利益的平衡

superstarlc 发表于 2014-7-7 19:04:37

然而甬温线是动车,还不是普通中国人所认为的高铁。甬温线事故引起高铁警觉是应当的,但因为它而发生打压高铁的舆论运动,却是严重的扩大化。

七七八八 发表于 2014-7-7 19:27:12

茶亭六柱桥 发表于 2014-7-7 17: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降速绝不是为了安全 是某些利益的平衡

应该是。铁道部是国企,各大航空公司也是国企。航空公司可不希望高铁太快。{:4_92:}

木已成舟 发表于 2014-7-7 19:37:02

杭广高铁 发表于 2014-7-7 17:23
支持与不支持另说,一码归一码

当时降速前武广和京津已经350安全跑了多久了?但也不见的继续跑350就一 ...

傻瓜!
世界上有高铁的国家是多少个?人家搞了多少年了?凭什么第一营运速度是中国?你的车你的线路你的管理经过多久的磨合?
有多少未知的安全漏洞等我们去发现?难道用生命的代价?

甬台温事故,虽然与车速无关,但暴露出来的是整个系统的失败,到最后问题的结论都没找到,正好说明这是一系列漏洞导致的,

杭广高铁 发表于 2014-7-7 19:40:31

木已成舟 发表于 2014-7-7 19: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傻瓜!
世界上有高铁的国家是多少个?人家搞了多少年了?凭什么第一营运速度是中国?你的车你的线路你的 ...

嘴巴放干净点

baoketu 发表于 2014-7-7 19:58:13

波比 发表于 2014-7-7 14: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错!把挺高铁上升到爱国主义跟当年喊出“买房爱国”的某市委书记一样可耻!

据说某市委书记是肥镇的{:4_104:}

上局黄山 发表于 2014-7-7 20:50:51

环球屎报果然是一派胡言。7.23动车事故出现后,媒体和民众的抨击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对高铁过快发展的反思,另一方面是当时的铁道部救援态度的问题,特别是后一个问题才是让铁路部门身处舆论旋涡的根本。铁路部门在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事故原因的情况下,匆匆忙忙埋车头,整个过程欲盖弥彰,还有新闻发言人的的“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的名言。在国外,出了事故都要进行全面详细的调查,过程一般要历时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要查清楚是偶然原因还是系统性原因,而不是在原因没查清楚的情况下就埋车头,急急忙忙地恢复通车。即使是针对高铁发展本身,大家希望发展得更稳健些也没有什么错,大家不希望铁路的大发展是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再加上铁路部门为了提升动车和高铁的上座率,停开很多普通客车,让很多民众被高铁,这也让很多人积攒了一肚子的怨气,在这个时候爆发出来。环球屎报把正常的质疑上升到所谓爱国主义的高度,胡锡进真无耻。

wayboy 发表于 2014-7-7 21:11:02

木已成舟 发表于 2014-7-7 16: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PS 支持高铁降速。300跑满5年,消除一切险性事故后,再谈提速。
提速也只能每2年提10公里,无险性事故才能 ...

又二了吧 知道350是咋来的么..是利用高铁的冗余速度,高铁可以冗余10%    也就是说你跑310和跑350是一样的..危险的话一样危险...300是车子本身的速度 350是冗余速度 懂不..部份车可以跑380

lucoz 发表于 2014-7-7 22:45:13

上局黄山 发表于 2014-7-7 20: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环球屎报果然是一派胡言。7.23动车事故出现后,媒体和民众的抨击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对高铁过快发展的反思, ...

犀利,真是犀利。{:4_83:}

木已成舟 发表于 2014-7-7 23:32:02

wayboy 发表于 2014-7-7 21:11
又二了吧 知道350是咋来的么..是利用高铁的冗余速度,高铁可以冗余10%    也就是说你跑310和跑350是一样的 ...

你学什么的?还冗余速度,笑掉大牙!

有些事,内行人很清楚其中的风险,只是我们没办法说。
当然我们也座高铁,大家都是在希望那多少万分之一的概率不要掉在自己头上。

看样子我还是要写个贴子谈谈速度与安全的关系,这事真太多人不懂了。

木已成舟 发表于 2014-7-7 23:41:12

wayboy 发表于 2014-7-7 21:11
又二了吧 知道350是咋来的么..是利用高铁的冗余速度,高铁可以冗余10%    也就是说你跑310和跑350是一样的 ...

冗余,就是多余,或者是“不必要的多余”的意思。
从来没有速度冗余的说法,只有安全冗余一词,意思是多重的安全保证。
你想说的意思,叫“速度余量”,意思是设计可以跑350的车,按照300跑,那多的50时速,就是速度余量。也称设计余量,或者设计速度余量。

设计余量,和系统的安全性并无必然关系。系统安全性,是由“木桶”原理决定的。
你连名词都说不对,还能讨论安全问题?

波比 发表于 2014-7-8 10:12:33

baoketu 发表于 2014-7-7 19: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据说某市委书记是肥镇的

不是肥镇的。。。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环球时报:3年前猛打高铁的活跃者应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