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窗探头的乘客视角——致我们终将逝去的绿皮
从小住在火车站边上,天天看火车。那时候的火车(客车),就是绿色的:
火车头是绿色的(ND2),
车厢是绿色的(22),
就连车站的调机也是绿色的(DF2)。
【……忽然发觉怎么这么的2?http://imgstore01.cdn.sogou.com/app/a/100520032/e110】
所以,记忆中的火车,就是完完全全的绿皮。——当然还包括西瓜DF4。
那时每每坐绿皮车出行,最喜欢的就是坐在靠窗口,特别是靠右侧的窗口,打开车窗,探出半个脑袋,吹着窗外的风看着沿线的景,就是一种莫大的享受。要是遇上对向会车、越行或者待避,则更加令人兴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视野中的绿皮车越来越少了。新的25G空调车开始,车窗再也不能打开,探出脑袋一路“望风”也就逐渐成了一种奢望。
如今,为了追忆当年的绿皮,在研制模型火车的“大车视角”系统的同时,就开始琢磨怎样来再次体会探头绿皮的那种感受。
然而由于用在绿皮上的器件的体积、性能要求都与用在机车上的有所不同,所以这个乘客视角的系统,虽然是和“大车视角”差不多时候开始研制的,但却一直弄到最近才全部完工,做出了第一台样车。——花了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 乘客视角的主角,是这台被成为“奇葩绿皮”的YZ22-33168。
这一版的22型硬座车模型,作为国内造的第一代塑料绿皮,从大形(底架高度)到涂装或多或少都有些问题。但这并不会影响老粉丝们对其的追捧。
这台33168,真车曾是上局的通勤客车之最后一节,也就是客技站开出时运转车长所在的车厢。那个年代的上海车迷好多都对它特别有感情——包括本人。所以也是必收车之一。同时必收的是DF4B-7247,通勤车的本务。
接下来简述改装过程:
首先,借这个机会给车厢加个灯。这个没什么技术含量,直接上灯带就OK了:
然后点亮试试效果,那时候的车壳就是厚实,一点都不漏光,赞一下:
然后就着车内的空间,搭棚焊一个电源模块:
所有的部件装在一起:
接下来,总装落车,完成后看看第一版的效果:
摄像头从窗口先拿出来:
通电亮灯:
再来一张:
看看图像:
第一版采用线性模拟电源,发热有点儿大,于是决定改版,采用高效的开关电源:
贴片元件组成的开关电源板,体积更小,效率更高,我喜欢!
通电试机,效果OK!
最后设法把摄像机固定好:
大功告成!
写的好,一代人的记忆啊,做的好,有沙盘就完美了 完工已经是晚上十一点了,因为家里没地方铺轨道试车,所以心里各种的期待,虽然距离第二天运转会只有不到七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但依然觉得这个时间太长,太长。
好不容易熬到天亮,拿起行李箱直奔会场。……
以下放几张截图,视频贴在最后,请大家感受:
邻线青藏待发
即将与直特交会
直特高速通过
通过曲线的绿皮
最后是运转会视频《致我们终将逝去的绿皮》: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YxMjUyOTAw.html
蒸汽三叶虫 发表于 2014-8-29 10:49
写的好,一代人的记忆啊,做的好,有沙盘就完美了
谢谢,确实就差沙盘了。
{:4_83:}
本人那时候也干过在右侧开窗的4420上面会直特这种事
后果是被桌子上的瓜子壳糊一脸……
这个视频里老出雪花是轨道取电不稳定造成的吗?
如果安个独立电源会不会更好?
以及为啥车厢里这个摄像头感觉对焦的效果没有机车上那个好?
看东西都是模糊的 我看到妹妹了。 CRS 发表于 2014-8-29 14: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本人那时候也干过在右侧开窗的4420上面会直特这种事
后果是被桌子上的瓜子壳糊一脸……
呵呵,瓜子壳是经不住风吹。 :P
雪花的确是取电的问题。这点可能是我比较坚持,我不喜欢在车里加小电池——加了就多半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电池需要维护,寿命不长,而我比较喜欢懒人用的免维护产品,所以就还是没加。
关于焦距,你说的没错,上午拍摄的那批图象,焦距调整得特别近——就对焦在窗框上,所以看着远处特别模糊。后来中午稍微调整了一下,感觉好一些,但是还不是很远。下次再调远试试。这种小型摄像头的景深很浅,所以就得在邻线会车和远处机车过弯道之间取舍了。{:4_78:}
TR-SHA 发表于 2014-8-29 14: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呵呵,瓜子壳是经不住风吹。 :P
雪花的确是取电的问题。这点可能是我比较坚持,我不喜欢在车里加小电池 ...
你的头飘在那里,晃动厉害,也容易跑焦 sstt 发表于 2014-8-29 14: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看到妹妹了。
在哪?{:4_80:} buyer 发表于 2014-8-29 14: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的头飘在那里,晃动厉害,也容易跑焦
头是固定的,而且是定焦头,全手动的定焦头,不会跑焦。 :D
TR-SHA 发表于 2014-8-29 14: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呵呵,瓜子壳是经不住风吹。 :P
雪花的确是取电的问题。这点可能是我比较坚持,我不喜欢在车里加小电池 ...
可不可以加个电容或者类似的在电压不稳的时候维持一下
毕竟不稳定也就那么几毫秒 CRS 发表于 2014-8-29 14: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可不可以加个电容或者类似的在电压不稳的时候维持一下
毕竟不稳定也就那么几毫秒
电容是加了的。而且加得好大了。 太有创意了 赞一个,非常好。{:4_83:}视频信号是无线传输的吗?加上车头的是双路实时传输码?你现在的这套系统能同时传送几路? 神人啊。。。 天津铁龙段 发表于 2014-8-29 23: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太有创意了
谢谢。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