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欧洲(北京-巴黎)的直通客运的设想
1.鉴于没有动车组列车持续运行超过18hr的先例,中途换乘比较折腾人,浪费时间2.各国线路现有规范不尽相同,现有线路水平不同。
中国欧洲直通客运应该采用机辆模式,全程准轨,跨国交路,限编15辆(从欧洲标准)。
1.牵引机车为中国HXD1D(完整版),欧洲ES64U4。在境内无砟跑时使用专门设计的轻轴重机车。
2.客车车厢应以中国25T或者德铁的200kmph车厢为基准。
3.经过的国家应该是:巴基斯坦(中巴铁路)-伊朗-土耳其,经伊斯坦布尔进入欧洲
欧盟境内及土耳其使用ES64U4
中国,巴基斯坦,伊朗使用HXD1D
让HXD1D的200Kmph版本立即去跑圈,研究200kmph至250kmph车厢是应该做的事情。
哈尔滨-武汉
沈阳-广州
北京,上海至深圳 都应该用这种车来跑
专跑夕发朝至
欧洲长途客运标准是8列编组,沿途随时摘挂,由此,最终从中国抵达德国的,可能只有2节车厢。15节编组肯定不可能。 2208402027 发表于 2014-9-17 08: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欧洲长途客运标准是8列编组,沿途随时摘挂,由此,最终从中国抵达德国的,可能只有2节车厢。15节编组肯定不 ...
好像也有15节的吧,不过长度跟国内不同
那么如果全部15节到欧洲,就在土耳其解编,分别开往巴黎和汉堡 2549 发表于 2014-9-17 09: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像也有15节的吧,不过长度跟国内不同
那么如果全部15节到欧洲,就在土耳其解编,分别开往巴黎和汉堡
至少在德国和法国很难见到那么长的车。西欧的机车,如果挂10辆车,估计就跑不到160了。 2208402027 发表于 2014-9-17 10: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至少在德国和法国很难见到那么长的车。西欧的机车,如果挂10辆车,估计就跑不到160了。
中国直流客机4800kW的SS9G拉18节的25T都能跑到160,3600kW的SS8,拉18节25K,路平点,使使劲儿也能上160。
西欧的6400kW机车拉10节车,还估计跑不到160?夜车的编组都比较长,跑160~200的哪是个事儿。
asoya 发表于 2014-9-19 09: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中国直流客机4800kW的SS9G拉18节的25T都能跑到160,3600kW的SS8,拉18节25K,路平点,使使劲儿也能上160。 ...
DB BR 101在千分之三的线路上只能牵引800吨定数的列车保持在160。而西欧,6400KW的机车只有德国才有最成熟的成品车。法国各种凸鼻子车功率都不超过都是4000-5000KW这个范围。这样的机车水平,如何穿越阿尔卑斯和多瑙河谷地18节大列从土耳其去德法?莫非你要让西门子垄断整个东欧市场?呵呵,恐怕你太一厢情愿了。
DB BR 101在千分之三的线路上只能牵引800吨定数的列车保持在160
______你这个数据是哪儿来的? 票价几何? 最大的问题是安全问题啊,伊朗巴基斯坦边界超乱的,各种不服中央的部落,间或有各路恐怖分子藏匿其中,你就不怕他们打劫火车? 2208402027 发表于 2014-9-19 13: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DB BR 101在千分之三的线路上只能牵引800吨定数的列车保持在160。而西欧,6400KW的机车只有德国才有最成熟 ...
海底隧道專用機就是7MW的,再不行開發個固定重連BB+BB雙機也不困難
a5mg4n 发表于 2014-10-2 22: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海底隧道專用機就是7MW的,再不行開發個固定重連BB+BB雙機也不困難
固定重联不如推挽。在西欧基本上都是推挽的天下 这个设想在1930年代的满铁时代已经实现过了。 和谐电一地一机直达也行 很多问题。一个是轨距不一样,过独联体国家要换宽轨,到西欧后又要换回准轨。还有,各国供电模式,机车供电模式也不一样。 asoya 发表于 2014-9-19 16: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DB BR 101在千分之三的线路上只能牵引800吨定数的列车保持在160
______你这个数据是哪儿来的?
见维基百科 2208402027 发表于 2014-11-17 19: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见维基百科
你看的是中文版的吧,英文版和德文版的没有这个数据,这个数据估计只是3‰以内的推荐应用,并非其性能特性。只有找到牵引性能曲线才能说明问题。
国内的160客机是啥?4800kW的SS9G、7E直流机车,能牵引1100吨的客车在6‰坡道上达到110的速度,如果只是800吨的话,6‰坡道上SS9G都能保持150的速度。何况只有3‰的坡度? 而6400kW的交流机车,3‰坡道上拉800吨,也就跑个160?这跟SS9G和7E比不是废物嘛。
按照6400kW的机车能力,牵引1100吨的客车,在6‰的坡道上,就能达到150的速度。何况区区800吨,3‰的坡道。
asoya 发表于 2014-11-17 22: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看的是中文版的吧,英文版和德文版的没有这个数据,这个数据估计只是3‰以内的推荐应用,并非其性能特性 ...
你确定看过德文版?
德文版里写的是坡度为3%以内的功率参数,然后是车重800吨,速度160
2208402027 发表于 2014-11-17 22: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确定看过德文版?
德文版里写的是坡度为3%以内的功率参数,然后是车重800吨,速度160
抱歉,德文的没仔细看完,不过中文的似乎就是德文翻过去的,这个表格根本就不是性能特性。这个表只是一般运用情况介绍,不是机车的实际性能。因为欧洲机车车辆方式的客车编组通常小,要求启停能力高,功率储备很大。
实际性能要是你认为的那样,那就是废物了。国内的4800kW机车运用在哪儿摆着呢。
BR101机车,手上详细论文没怎么收集,只有一个ALP46机车的。以下图片是在BR101机车基础上,庞巴迪给美国生产的ALP46客机论文中的曲线(牵引定数790吨)。请注意,ALP46的最大功率只有5300kW。你自己看看,10‰坡道上都将近150了。5‰的坡道如果延伸下去,都180了。 其原型车101, 6400kW的机车,当然能力更强了。怎么可能3‰坡道上拉800吨,也就160?自己要有判断能力。
asoya 发表于 2014-11-17 23: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抱歉,德文的没仔细看完,不过中文的似乎就是德文翻过去的,这个表格根本就不是性能特性。这个表只是一般 ...
欧洲车编组小,停靠所给的时间短。所以,给出的冗余功率就大。也就是说,如果按照中国式一次挂上20节车,按照欧洲的运输组织习惯,就无法做到列车准点运行。如果说那个表格是说推荐数值的话,这就是它的意义了。 2208402027 发表于 2014-11-18 00: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欧洲车编组小,停靠所给的时间短。所以,给出的冗余功率就大。也就是说,如果按照中国式一次挂上20节车, ...
编组小的,就是你看到表格中提到的intercity,城际性质的车,实际上跟动车差不太多的,启停要求高。
但是一样有编组到15~20节的长途客车(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CityNight)。 长途客车到达欧洲不可能像城际车那样到处停站,启停要求自然就不高。而且就算有这种长途车,班次也不多,所以保点问题不大。 再说了,要是担心这个,拿两千多吨的货车还能跑么。:)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