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挥手,告别最后的中华门
凡事即将失去才能真正感知它的美好。这些年,南京西、黄石东、中华门……还有那些数不清的“绿皮”们,承载着我无数美好的回忆,早已化为永恒。10月13日,中华门最后一天办理客运乘降(后两天极少数到达业务除外),恰好我当天有空,所以跑一趟南京是必须的。
这是此行的车票,两年半前的“中华门——南京西”打了3张却没有机会来坐,这次来坐了只打了一张(本来是要多打几张的,结果打完这张第二天连站票都没了)。
美中不足是票上盖的纪念章没保存好弄糊特了,于是又找了几张纸票盖了几个纪念。
到达补显然是亮点。在车上看见一群人围着补票员打车补,但我觉得车补票褪色比较严重收藏价值不高,于是提议并纠结了好几个车迷到南京站出站口打到达补,南京唯一的红纸票机,我打了3张。
最后一天办客的中华门站,由于是工作日,加之肯定还有不少各地车迷等猛刷票且仅作纪念,所以人并不是特别多(据说昨天周日人巨多)。
显然7102早已售完。
中华门站终极时刻表。
还不断有人来买7102,当然都是失望而归。
临时来取票的人太多,于是又单独开一窗口专门取票。
过了今天,再不会有“中华门 售”。
所以最后一天卖出“中华门 售”的妹子理所当然成为焦点。
当然这里的业务还将继续,再想要“中华门 售”就得是货票了。
这里还将为旅客继续再开放两天至15日,因为“南昌——中华门”会持续到15日。
中华门最后一天欢迎您!
应天大街337号,78年的历史,这是你的第几个身份证?
候车室内的印记,也将成为永恒。
还是泡沫塑料做的,有年头了。
最后的喧嚣。
老站的最后一班岗为新时期铁路精神注入新的内涵。
放客进站了,人如潮水,迫不及待。
最后一天了,所有大门都为旅客敞开。
显然前部成了最热闹的场所。
小喇叭最后一次派上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