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沪汉蓉350高铁已经被铁总否决!
信件标题: 沪汉蓉350高铁潜江争取设站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浏览量 235次信件类型:
发信时间: 2015-4-11 21:43:08
具体内容: 为了争夺新的沪汉蓉高铁,两荆民间已“开仗”,少数官方代表及地方媒体已然丝毫不松懈,利用网络报纸电视大打宣传战。虽然,这条铁路还未正式确定和公布汉宜间的具体走向,但双方剑拔弩张,各自诋毁,各自找到争取理由的言论已不绝于眼!荆门则利用湖北电台的一个画面死死认定走荆门了,其代理市委书记则变通法则,在冠名上不再提原来的武荆城际了,取而代之的是350或沿江高铁。看似是荆州在抢,实际是双方都在抢。谁都有正当理由和权利去争取,所以不存在谁抢谁。这条铁路若建成,原有的汉宜铁路无疑将受到空前影响,不再是主干线,或改为货运,或走些慢车,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火爆的更加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是新的350沪汉蓉高铁。 若,新的350高铁不再走潜江的话,可想而知,潜江必将如同江汉平原上一颗失落的、失意的星星,从此老是慢人一拍、找不着北。我绝非危言耸听,随着时代的发展,交通必定要跟上步伐,既然这条交通大动脉和你近在咫尺,却不愿停你家门,你处处受制于人的滋味绝不好受。有人说,这是上面的事上面说了算,你C个鸟心?C中南海的心?扯远了,起码对于我个人来说也是一年能方便出几次门的吧?再说了,潜江也不是我一个出门吧?政府招商引资也好搞一些吧?政府能去争取,至少能够尽力,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能够代表潜江百万人民呼声。怕就怕,连个屁也不敢放!怕就怕得过且过,怕就怕无所谓,怕就怕慵懒散!这样只能害了百万潜江人! 若,根本就不存在这条高铁,或离潜江很远,那么我们与周边县市在交通上仍能处于同一水平,也就没什么可计较的了。但,事实却不是这样子的。 走向无非大致三种方案。 1、走北向,即从天门北边过。(不走荆州) 2、走中线,即从天门南城走,在荆州和荆门之间,照顾两荆。 3、走南线,过仙桃,潜江至荆州,不走荆门。(甚至有人直接画个弯从仙桃转去洪湖监利冒过潜江) 我个人认为,走中线的可能性最大,只要荆州坚持不懈锲而不舍!那么潜江必须发出自己强有力的声音,虽然这声音在上面不算很大,但你至少要让他能够照顾到你,做个顺水人情何乐不为?潜江可在广华一带设站,即新城区以北或广华以西。走此线若是为了照顾荆州必定是要在荆州最北部设站。那么,潜江必须争取此线从天门境内跨汉江进入潜江王场。万万不可去了沙洋跨汉江,那潜江就只能泡汤了。潜江错失的机遇太多了,以至于记忆深处留下太多的遗憾和心痛!此次如果又错失了这大好的历史机会,将是把油田炼油厂拱手送给荆门的历史悲剧重演!
发信人: 潜江人
受理单位: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回复时间: 2015-5-12 16:21:27
反馈意见: 尊敬的网友,您好!感谢您对潜江铁路建设的关心与支持。经咨询省铁路办有关负责人,新沪汉蓉350高铁经省有关部门与国家铁路总公司汇报沟通,没有得到同意,因此,此条铁路还未进入规划研究。为了潜江未来的发展,我委将密切关注该项目的进展情况,再次感谢您的关心与支持。
想想也不太可能!洗洗睡吧!{:4_104:} 等十三五规划吧,新线一定要有,长江经济带建设需要 根本就是有些人兴起发动的。哪有这事,要建第二条线,首先应该也会尝试老线能否提速到250后线路饱合 350公里时速的 新沪汉蓉高速铁路,十三五期间开工建设
2015年2月14日从汉十高铁项目部获悉,武汉至十堰高速铁路将于今日在随州境内开工,预计2018年修通。届时武汉到十堰乘高铁只需两小时。
时速350的新沪汉蓉高速铁路规划图在开工现场出现:大体走向沿老沪汉蓉,但经过荆门而不是荆州,在巴东接入郑万线;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黄民在开工现场说,十三五期间开工建设新沪汉蓉高速铁路;在建成之前,暂时由时速350的武汉—襄阳高铁+时速350的郑万铁路代替
*************
2014年9月25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及《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 (2014-2020年)》
《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形成快速大能力铁路通道。
建设上海经南京、合肥、武汉、重庆至成都的沿江高速铁路(即:新的沪汉蓉高铁)和上海经杭州、南昌、长沙、贵阳至昆明的“沪昆高速铁路”(沪昆高铁),连通南北高速铁路和快速铁路,形成覆盖5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快速铁路网。
改扩建沿江大能力普通铁路,规划建设衢州至丽江铁路(实际为:杭州-丽江铁路),提升沪昆铁路既有运能,形成覆盖20万人口以上城市客货共线的普通铁路网。
国务院《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 (2014-2020年)》更加明确指出:
四、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重点建设上海经南京、合肥、武汉、重庆至成都的沿江高速铁路;建设衢州经九江、岳阳、常德、黔江、遵义、昭通、攀枝花至丽江铁路。
湖北境内,新沪汉蓉走荆门、钟祥、京山等方向,老沪汉蓉是走荆州、潜江、仙桃等方向
新沪汉蓉高铁的 始发站,应该和 西武高铁的始发站一样,会在将来新建的 武汉西站 ! 安徽的线路走向,安徽省还在规划中,附图是意向图
现在国家说不修了,是免得荆门、荆州两地老是搞 “ 争路运动 ", 心静一点! 南京-武汉间,新建350高铁是有可能的。再往西就要看领导决心和魄力了。 {:4_84:} 汉宜动车越来越多,机辆寥寥无几,货车完全没有,建新线越来越迫切。 从合肥过来想进武汉站就只能从江北横店东站引入,也只能从江北横店东站引入,这样可以直接进该汉站又可以直接引入汉口站,所以说,南线方案是不可能的。如果南线引入武汉站就只能北头引出再过江通过既有滠武线引入汉口站也是一个方案,但是车次经过这段线路时会复用车次,估计武汉局不会同意。 windowsky 发表于 2015-5-14 19: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南京-武汉间,新建350高铁是有可能的。再往西就要看领导决心和魄力了。
是的,因为合肥至上海已规划了350的高铁了。 其实既有合武线是预留了300时速的,就看领导敢不敢提速了!!! windowsky 发表于 2015-5-14 19: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南京-武汉间,新建350高铁是有可能的。再往西就要看领导决心和魄力了。
我上次也是这么说,可是没人信啊
京九麻段 发表于 2015-5-14 21: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从合肥过来想进武汉站就只能从江北横店东站引入,也只能从江北横店东站引入,这样可以直接进该汉站又可以直 ...
看南线经过的地方,就感觉不太可能修350,有几个大城市,就是要修也更可能是沿现在的路线再来一条。
想想也不太可能!洗洗睡吧! 本帖最后由 wangwenjian 于 2015-5-15 13:36 编辑
湖北省委回复网友:荆门至武汉高铁线路初定对接武汉至天门城铁
人民网 武汉2015年5月15日电(鄢振刚)
近日,湖北省委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回复网友称:目前荆门至武汉的高铁线路已基本确定。初定方案为,对接武汉至天门城际铁路,从武汉出发,经天门再到荆门。
“荆门需要高铁。”2015年4月10日,有网友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留言:我在武汉上大学,每次放假回家都需要6个小时,其中坐火车占4个小时,而且湖北省内的地级市都有高铁,为什么荆门没有,每次放假室友都是湖北省内的都隔三差五的可以回家,而我们荆门的学生就会由于回家不方便而且票不好买,就回不了家,独自一个人在寝室,我希望政府多考虑一下民生方面,建高铁不光是为了经济吧?
“目前荆门至武汉的高铁线路已基本确定。”2015年5月13日,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回复该网友留言:网友你好,经过前期的深入研究和比选,目前初步确定了路径选择方案,即对接武汉至天门城际铁路,从武汉出发,经天门再到荆门。下一步,荆门市将加快推进规划研究工作,依靠国家和省里支持,争取早日实施项目。感谢你的关注和支持。
荆州、荆门曾爆发“高铁保卫战”。2014年9月25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称:将建设上海经南京、合肥、武汉、重庆至成都的沿江高铁(亦称350沪汉蓉高铁、沪汉蓉二线、沪汉蓉沿江高铁)。沪汉蓉沿江高铁的荆州、荆门走向之争,在民间由此展开。
今年3月28日、29日,荆经非营利性社团组织长江创业商会,在荆州金凤广场等地举行“赢在行动”签名活动,倡议“350km/h高铁落户荆州”,吸引逾万人次参与。
荆州民间的行动,立即引起荆门的高度关注,荆楚荆门微信头条推出“沪汉蓉沿江高铁落户荆门?荆州?”民意调查24小时不到,荆州反超荆门票数,荆门民间同样举行为沪汉蓉沿江高铁落户荆门呐喊助威的活动。
2015年4月7日,荆州当地媒体报道称:新的时速350公里沪汉蓉沿江高铁目前正处于可行性研究阶段,最终从天门段开始,是从长江边的荆州经过到宜昌,还是从长江支流汉江流域的荆门经过到宜昌?目前正在成为争论的焦点。
另据楚天都市报报道
荆门到武汉的高铁线路基本确定了。前日,相关部门称,该线路将对接武汉至天门城际铁路,从武汉出发,经天门再到荆门。
过去,荆门市民去武汉若想坐动车或高铁,需先到荆州,多花时间不说,路费还增加了不少。前日,相关部门表示,经过深入研究和比选,目前初步确定了武汉至荆门的高铁路径选择方案,即对接武汉至天门城际铁路,从武汉出发,经天门再到荆门。
目前,相关部门正加快推进规划研究工作,争取项目早日实施。
杭州到武汉多直呀?{:4_104:} 被这标题唬住了 路过/关注中 楼主干什么不好,取个傻X标题?!
沪汉蓉已列入几个国务院审批的区域规划,而且新规国务院已经通过的专项规划涉及的铁路不用再专门立项。
铁总有个屁的权力否决国务院的规划。这标题纯属有病
海子论坛的高铁黑太多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