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51617
发表于 2015-11-1 18:39:07
CRS 发表于 2015-8-21 18: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知道这玩意怎么改的
技术员带着电脑跑机务段里刷去?
不可能都回厂去改哇
技术员带电脑去机务段改造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5-11-1 18:46:54
DF51617 发表于 2015-11-1 18:39
技术员带电脑去机务段改造
光带着电脑不行吧
DF51617
发表于 2015-11-3 12:30:10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5-11-1 18: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光带着电脑不行吧
我跟着改过牵引系统的程序
stan
发表于 2016-3-31 16:35:41
大车
发表于 2018-3-22 18:04:47
电3D车是进行了多次优化,主要是对牵引力和手柄级位之间的反应速度进行了优化,直接感觉就是肉多了。牵引力的提升变化不能很直接的用手柄来调节。这种优化对牵引状态还是很有效果,比如侧线出岔子想提速至155km/h时操纵无需逐步缓慢推手柄,可以直接放置15.5级,由微机控制牵引力缓慢上升控速,少了牵引力突变,平稳性能肯定不错。坑爹的是动力制动为恒流控制,没有准恒速特性。下坡道需要调节制动力时要频繁的移动手柄调节,但制动工况同样有冲动抑制制动力不随手柄变化及时调整。速度起来了制动力没有,逼着带闸了制动力起来了。很操蛋。这个车还有改进空间。可以增加CI顺序启动功能,更能保证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