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保铁路历时五年终建成 多项技术难题获突破
http://news.163.com/15/1228/11/BBTU4E3P00014JB5.html央广网天津12月28日消息(记者孟晓光)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今天,全长157.8公里的津保高铁正式开通,这条高铁2010年7月开工建设,历时五年多建成通车。五年里,多项技术难题获得突破。高铁列车驶出天津西站后,上跨天津西外环,就会进入一个高架桥,这个全长172.7米的高架桥是津保铁路引入天津西站的纽带工程,包含动车右线特大桥及子牙河特大桥两座里程相对、结构形式相同的三线矮塔斜拉桥。铁道第三勘察设计研究院“津保铁路”项目总工程师何永冕告诉记者,这是国内在高铁建设中首次采用三线变截面矮塔斜拉桥。据了解,这种高架桥的功能,是在保证车辆高速通行的情况下,努力做到速度与环境的高度统一。这种技术运用是津保高铁三大技术突破点之一。在津保铁路的起点----保定徐水火车站,也有一个技术难点被攻克,那就是建成国内最长最宽道岔连续梁。在徐水火车站北边1300米北货场的位置,两条高架桥腾空而起,北上跨过107国道向东绵延,中铁21局津保铁路指挥部副指挥长吕沂海介绍,这是津保铁路的起点。吕沂海介绍称,从南方过来的车,通过18号道岔道,走这个津保铁路,经白洋淀站,就到天津西站了,往北一直到北京西站的。津保铁路就是通过18号铁路道岔完成与京广铁路的分线,全长157米,为修这个道岔,京广铁路当时停运9个半小时。
吕沂海介绍称,一般换个道岔可能需要两个多小时,两百人就够了。这个道岔最大,而且设备还进不去,全是用人工推过去的,施工用了800人。用劳力最多的一个道岔,全国也没有几例。除此之外,津保铁路修建过程中,技术人员还成功在城市密集区狭长地带集中设置门式墩,解决了14线互联互通的设计难题。五年,157公里,津保铁路的建设者们用智慧为国人打造了一条标准高、技术先进的现代化高速铁路。
天津西站枢纽功能凸显津保铁路与京沪、京九、京广等多条铁路路网实现无缝连接,打通了我国东北方向经天津通往西北、西南地区的铁路通道,使天津西站铁路枢纽功能进一步凸显。 明年1月10日铁路调图后,天津西站列车数量将从目前的100趟左右增加到150趟。西站的日均上下车客流量也有望从目前的2万至3万人次增加到5万至6万人次。 昨天,备受关注的津保铁路正式开通。早上6时41分,记者登上了天津西至邯郸东的G6271次列车,在津保铁路开通首日体验这趟承载着天津市、河北省乃至整个京津冀期待的旅程。开通初期,津保铁路将安排4.5对列车运行,明年1月10日铁路调图后,将增加到27.5对,为即将到来的春运缓解压力。 津保铁路地处环渤海经济区北部,直接将京津冀都市圈中的天津与保定串联。随着列车的开行,京沪高铁、津秦高铁、京广高铁和京津城际四大高速铁路实现无缝连接,京广、京九、京沪三大既有铁路干线也连成一体,旅客出行时间大幅缩短,通达南北更加便捷。 西站枢纽凸显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先行一步 “画龙点睛”是市建委交通处调研员徐德鹏对津保铁路的评价。这条与京沪、京九、京广等多条铁路路网实现无缝连接的铁路,打通了我国东北方向经天津通往西北、西南地区的铁路通道,使天津西站铁路枢纽功能进一步凸显,更写下了京津冀“四纵四横一环”城际铁路网规划中的“一横”。 “随着津保铁路的开通,西站枢纽功能凸显,从天津西站前往我国东北、西南、西北各方面的铁路大动脉打通,市民到石家庄、邯郸、太原、武汉等地的距离和旅途时间大幅缩短。”天津西站党委副书记马志刚说,“明年1月10日铁路调图后,天津西站列车数量将从目前的100趟左右增加到150趟,而新增的这50趟列车大多得益于津保铁路的开通,可通往哈尔滨、邯郸、武汉、太原等地。预计届时,西站的日均上下车客流量也有望从目前的2万至3万人次增加到5万至6万人次,高峰日还有可能更多。” 服务升级 自带食品免费加热人对人下车提醒 登上G6271次列车,旅客们兴奋地打量着车上崭新的设施,整个车厢洋溢着快乐的气氛,高铁乘务员正为旅客提供早餐服务。 “与京沪高铁一样,津保铁路也将进行统一配餐,餐饮供应品种也分为15元、30元、45元;饮水方面也将供应2元的矿泉水和各种瓶装饮料,每节车厢都配备有电茶炉,免费为旅客供应开水。”天津客运段党委副书记李红介绍,旅客如需用餐可随时前往设置在4号车厢的餐吧,这里还可免费为旅客自带食品进行微波加热。 针对新车开行,除日常的针对老弱病残孕重点旅客提供的特殊服务外,天津客运段还推出人对人的下车提醒服务。“旅客可在上车后直接找到乘务员,表示需要下车提示服务,乘务员就会在列车到站前进行人对人的专门提示,让旅客放心出行。”李红透露。 铁路“立交” 五大技术突破亮眼 在密云路至外环线路段,远远望去,一片极为复杂的高架桥耸立,40多组密集而错落的桥墩格外壮观,不过那上面跑的不是汽车而是津保铁路列车。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津保铁路总设计师秦宝来介绍,津保铁路从天津西站到外环线之间,要由西站引出7条铁路线,而这些线路虽与西站既有7条铁路线方向大致相同,但相互交叉跨越。更增加施工难度的是,这段区域两侧均为城市居民密集区,施工范围只有360米长、60米宽。 “经过30多次设计优化,我们最终集中采用了43组门式桥墩的特殊结构新技术,实现了铁路线在地面与空中的多重交叉跨越,组成了比快速路立交还要复杂的铁路立交疏解区,仅跨越点就多达21个。”秦宝来侃侃而谈,这也使14条铁路线空地间的相互交叉跨越成为现实,成功穿越了城市密集区的狭长地带,在整条津保铁路上共有五项重点技术新突破,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
顶一顶! 津保通车以后直径线岂不是更没用了,也许等京沈通了直径线才能发挥一些作用,呼局的动车南下也有可能需要依靠直径线 可不只是五年! 津保建不成倒是技术问题了,扯的没边没边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