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pu 发表于 2016-4-15 16:33:57

peterpu 发表于 2016-4-15 16:34:36

peterpu 发表于 2016-4-15 16:34:56

肖公桥

peterpu 发表于 2016-4-15 16:35:07

西湖南线景点之一,位于柳浪闻莺公园内。肖公桥又名报恩桥,建于清乾隆八年(1743年),为单孔石拱桥。桥拱呈多边形,在江南现存石拱桥中这类孔桥并不多见。桥通长21米,宽4.5米;拱净矢高3.6米,净拱跨6.38米。桥身有石刻题记。肖公桥原位于秋涛路小学内,在迁移前桥体多半陷于土中,栏板、望柱等皆已破损。现因西湖南线景区整合工程建设,同时为保护古桥,恢复桥的历史原貌,使之不被淹没于城市建设中,特采取移地搬迁,原状修缮的手法,使之成为西湖南线景区一处古朴优美的人文景观。

peterpu 发表于 2016-4-15 16:36:31

在肖公桥上

peterpu 发表于 2016-4-15 16:36:41

peterpu 发表于 2016-4-15 16:37:00

再回到湖边

peterpu 发表于 2016-4-15 16:37:45

湖中的游船

peterpu 发表于 2016-4-15 16:38:05

这里应该是柳浪闻莺

peterpu 发表于 2016-4-15 16:38:20

柳浪闻莺是西湖十景之五,位于西湖东南岸,清波门处的大型公园。分友谊、闻莺、聚景、南园四个景区。柳丛衬托着紫楠、雪松、广玉兰、梅花等异木名花。南宋时,这里是京城最大的御花园,称聚景园。当时园内有会芳殿和三堂、九亭,以及柳浪桥和学士桥。清代恢复柳浪闻莺旧景。有柳洲之名。其间黄莺飞舞,竞相啼鸣,故有“柳浪闻莺”之称。

peterpu 发表于 2016-4-15 16:38:38

南宋时为帝王御花园,称聚景园,清代恢复柳浪闻莺旧景。现为柳浪闻莺公园,地处西湖东南隅湖岸 ,占地约二十一公顷。 园林布局开朗、清新、雅丽、朴实。柳丛衬托着紫楠、雪松、广玉兰及碧桃、海棠、月季等异木名花。是欣赏西子浓妆淡抹的观景佳地,临水眺望,视野开阔,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

peterpu 发表于 2016-4-15 16:39:47

南宋时期,它的范围南起杭州旧城清波门外,北至涌金门下,东倚城垣,西临西湖水面,而且还包括了接近湖岸的若干洲渚如柳洲,水心寺基(小瀛洲前身)等

peterpu 发表于 2016-4-15 16:40:03

宋末元初,聚景园成为“散景园”,其南侧一带,被辟为随蒙元铁骑南下迁居杭州的回民民墓地回族,巨商阿老丁,在杭州兴建清真寺,死后葬此,这里又俗称回回坟;其中段之地,荒芜淤塞成为一片七零八落的沼泽水塘,其北部地段原有的灵芝寺,显应观等显赫堂皇的寺庙,也随园景一起难逃厄运。到明代中叶,当年蔚然大观的柳浪闻莺胜景,只剩下柳浪桥,华光亭两处破旧陈迹。

peterpu 发表于 2016-4-15 16:40:42

前方金牛出水

peterpu 发表于 2016-4-15 16:41:21

 西湖自古有“金牛湖”的美称,这一典故源自一则美好的神话传说。相传在汉代,西湖底有金牛潜伏,每逢湖水干涸之时,金牛即涌现,吐水将湖注满。当地官吏为讨皇上欢心,命百姓车干湖水。水干之时果见金牛,官吏们争先恐后下湖捉牛,金牛昂首怒吼,张嘴吐水,顷刻之间,官吏们全部被淹没。从那以后西湖水不再干涸,金牛也不再出现了。

peterpu 发表于 2016-4-15 16:41:50

涌金门,位于杭州西湖西岸南山路。涌金门是古代杭州西城门之一,始建于五代吴越国,清泰三年(936),文穆王钱元瓘开凿涌金池,引西湖水入城,故建涌金门。池在城内,宋人《云麓漫钞》记载,此处古代曾有金牛涌出,因而得名。涌金门也称小金门,宋代诗人杨万里有诗“未说湖山佳处在,清晨涌出小金门”就是写涌金门。20世纪50 年代,这里建立涌金公园,与柳浪闻莺公园连成了一片,成为南山路西侧沿湖主要景点之一。

peterpu 发表于 2016-4-15 16:42:09

杭州涌金门,位于浙江省旧杭城正西。即从南往北数过来,第二座城门。说门,并非一门。不是朝朝暮暮在无数细节上与人休戚相关,几草、几水、几墙、几门,总嫌寡情乏灵。

peterpu 发表于 2016-4-15 16:42:32

杭城十大城门,九座城门都有重城(城门外的护城,呈四方形),而涌金城门独无。这也是它依附了西湖作为外势,可御可守。所以,宋江领诏征讨方腊,攻涌金门的一路,只能屯兵湖对面的北山。半个月里,毫无进展。水军将领张顺立功心切,想潜泅西湖,经涌金水门暗入城去,按掠城劫舍的惯技,到敌人后方去,纵一把火,城外的军队伺机攻入。张顺不等李俊上报宋江,藏一把蓼叶尖刀,饱吃一顿酒食,当晚来到西冷桥边,下了湖,横穿到了涌金门边。

peterpu 发表于 2016-4-15 16:43:05

这时,更鼓正打一更四点。张顺伏在水里,见城墙上不见一人,便潜入涌金水门。他上下一摸,水门全是铁窗,里面有水帘护定,上有绳索,缚一串铜铃。张顺伸手去扯水帘,一时绳动铃响。城上的兵勇闻声下来,以为是条大鱼。张顺在水中又伏到三更,再潜向城边,爬上岸,摸一土块掷了上去。守城的兵勇又下来看了,说:怪了,定是个鬼!睡去,休要睬他!说这话的人倒真是个鬼,暗中嘱咐众人伏在雉堞后面。

peterpu 发表于 2016-4-15 16:43:25

张顺又把土石抛掷上去,不见动静,便手执城墙石缝,爬了上去。爬到一半,只听一声梆响,城上众人发起喊来。张顺情急,跃身跳入墙外水池,城上强弩硬弓、苦竹箭、鹅卵石一齐射打下来。可怜,玩了一世水的好汉,就这么暴死在了水中。这水,就是涌金水门的水道,不是涌金池。涌金池在城里,位于涌金水门的南面。水门以前是直通浣纱河的,就是现在正对着开元路的那一截水道,在大华饭店的园内,《水浒》中的张顺,应该死在这里。看来,施耐庵写这一段,还是查看过涌金门的地形。
页: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查看完整版本: 借出差品刮刮&借春运品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