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神舟出厂时,大Z都没落了
无意间发现这张图,感慨万千,2002年,对中国铁路来说是火红的年代,充满希望和机遇的年代{:4_104:}本帖最后由 一只老斑鸠 于 2017-12-1 15:35 编辑
kongyanfeng1 发表于 2017-12-1 09:11
嗯,这说的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呀。你国产车没有外国车成熟,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你外国说的车好眼镜啦, ...
大神说的这些不正是对当下天朝社会莫大地讽刺吗?这都什么年代了?还“铁道部部长”?{:5_127:}呵呵,你这言论是多么地无知啊?现在早就是铁路总公司的时代了,连路局都公司化了,哪来的铁道部?虽然天朝铁路有着太多的体制诟病,但如果真要像你说的那样“铁道部不是扶贫办”,怕是连你这等层次的人也都快要坐不起火车了吧?真以为铁路市场化了,你这等人能得到什么利益?随便在网络上说风凉话你就不怕得罪人吗?{:5_127:}另外,海子这边讨论话题的深度可不是你这等级别的人能够理解的,没事看看就行了,自己脑袋中装不了干货就请你别再那添油加醋了好不?海子不欢迎你这等背下冷嘲热讽他人之人。这样只能更加体现你内心的丑恶面。 虽然说网络是个允许自由讨论话题的场合,但也并不是可以让你随意胡说八道的地方。否则说的太多对你没好处。海子上的有些人是你恰恰得罪不起的。奉劝你发言前谨慎一点,谢谢。
嗯,这说的都是些什么乱七八糟的呀。你国产车没有外国车成熟,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你外国说的车好眼镜啦,生产了能完全自主消化了,这就达到目的了。你国产的谁能证明你那么可以呢?而且现在高铁还在,走路去,还在把以前用来眼镜的钱再赚一笔回来,中国根本就不亏。至于说停止了什么普速列车,让老百姓做三线四线车,等等等等等,那都是市场经济行为。铁道部部长不是扶贫办。你不爱做,可以不做,可以做汽车去。现在经济发展啦,很多人有钱了,他们要求更高档的服务,这是市场的要求。也没说枪逼着你非去做铁路。中国人现在怎么这样啊?坐着高铁还骂人家挖井的。我不是铁路人,但我觉得像这种人,有本事就别坐高铁,爱做啥做啥去。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7-9-26 17: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墙裂顶您这句话,说到根本上了
我为啥对现在的核鞋车一点兴趣没有?因为根本就没有自己家东西那个味道
不知 ...
其实我发现,许多不懂铁路的社会人根本就没有资格去和我们这些掌握一定铁路专业知识的车迷讨论铁路。其实,越是那种没见过世面的底层人群,越是喜欢吹嘘自己知道的东西很多,而恰恰就是这样的人群占据了中国社会的绝大多数。 一只老斑鸠 发表于 2017-9-26 08: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些国产化后的动车组身上已经看不出任何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风格了。可以说,中国人自己的铁路文化自打刘志军时代起基本上算是彻底断送了
墙裂顶您这句话,说到根本上了
我为啥对现在的核鞋车一点兴趣没有?因为根本就没有自己家东西那个味道
不知道是不是要有傻比会说,你那个味道不就是跑冒滴漏吗?{:4_87:}
本帖最后由 一只老斑鸠 于 2017-9-26 09:10 编辑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7-9-26 08: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任何人功过要放在当时的背景下和对历史的贡献中来看。
刘志军虽然推动了中国高铁的组网建设,方便了人们的出行。那也只是站在中国主流社会的层面而言的。但要从我国科技研发的角度来看,他大力引进国外技术而不惜残酷地打压国产自主研发能力。无疑也是个千古罪人。而且为了力挺高铁建设,甚至不惜大量地削减普铁列车的占比,或者强制关闭一些地县级市的车站,让许多三四线地区的人们被迫选择高铁或者其他的交通方式,可以说早已不得人心。我觉得真正的车迷,不值得为这样的人物而感到惋惜,罪人永远都是罪人,不管他曾经干过多少伟大的壮举都洗脱不了他身上的罪恶。虽然经过了这些年技术的消化吸收,我国已经具备了相关技术的制造能力,但不管如何,这些国产化后的动车组身上已经看不出任何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风格了。可以说,中国人自己的铁路文化自打刘志军时代起基本上算是彻底断送了,哪怕多少年后这样的文化能够有所复苏,也只能是个没有任何传承的断档文化。{:4_86:} 都只能是过去的辉煌了,如果当年没有刘那个混账,中国铁路哪怕发展地再慢一点那又如何呢?最起码稳扎稳打地发展还是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7-9-25 22: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的,可惜刘秃子搞的跨越发展,毁掉了这个。
然而居然还有车迷要为刘这样的罪人洗地,甚至还要将他捧为千古伟人。真是越来越看不懂现在的小学生们的三观了。
是的,可惜刘秃子搞的跨越发展,毁掉了这个。
一只老斑鸠 发表于 2017-9-26 07:22
然而居然还有车迷要为刘这样的罪人洗地,甚至还要将他捧为千古伟人。真是越来越看不懂现在的小学生们的三 ...
任何人功过要放在当时的背景下和对历史的贡献中来看。 好像这车在青藏线施工的时候就去那里使用过,不知当时的使用情况如何? xmdf3 发表于 2017-9-26 08: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像这车在青藏线施工的时候就去那里使用过,不知当时的使用情况如何?
这车的意义在于收集高原运行数据,为日后青藏机车的量产起到一个指导作用
所以,我就不多说什么了,因为技术的发展都有其自身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不过就我的了解,这车其实用的也还行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7-9-26 17: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墙裂顶您这句话,说到根本上了
我为啥对现在的核鞋车一点兴趣没有?因为根本就没有自己家东西那个味道
不知 ...
哈哈哈哈哈
本帖最后由 一只老斑鸠 于 2017-9-26 18:35 编辑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7-9-26 17: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墙裂顶您这句话,说到根本上了
我为啥对现在的核鞋车一点兴趣没有?因为根本就没有自己家东西那个味道
不知 ...
作为一个从小经历过绿皮车慢车最后尾巴的时代的人(指的是第一次大提速前的中国铁路),对于普铁(尤其是蒸汽机车时代)还附有一定的感情,那个时代多美好啊?没有电气化严密的安全防护,火车站基本上都可以随意进出,也没有什么LKJ等等之类的各种理论考核。更没有全方位探头对机车乘务员的密切监视。可惜啊,那个时代,再也回不去了。 一只老斑鸠 发表于 2017-9-26 08:56
刘志军虽然推动了中国高铁的组网建设,方便了人们的出行。那也只是站在中国主流社会的层面而言的。但要从我 ...
问题是,天朝特色啊。中华文化到现在不也没恢复起来,异曲同工而已。 本帖最后由 huamao_zhh 于 2017-9-26 22:14 编辑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7-9-26 17:37
墙裂顶您这句话,说到根本上了
我为啥对现在的核鞋车一点兴趣没有?因为根本就没有自己家东西那个味道
不知 ...
不知道新一代的高原型调车机车会是什么型号,那个厂子,采用何种技术。差异青藏公司搞一堆DF5干嘛。
现在高原型的芭比也全在青藏公司吧 其实雪域神舟和大Z摆在一起还真不是没关联
事实上反倒是DF11Z成为了目前国内唯一一款可供在青藏高原运行的内燃客运机车
这车的控制系统是可以在普通工况(平原)和全工况(全路范围)之间切换的
所以DF11Z这款车应该说可以到达国铁准轨可通达的任何地方——除了木城涧{:4_87:}
当然如果上青藏,偶尔执行一次任务没问题(回来恐怕要进行系统除尘),如果常驻大概不行
至于像当年DF4DK那种以毁灭式的方式奔向拉萨是另一回事{:4_104:}
所以从这个侧面来看,DF11Z这款车肯定也是冷却系统加压、允许高温水冷的
我个人估计,至少4、5、6这三组车是肯定可以上高原的
至于1、2、3车是不是有这个功能,亦或后来改造过,那就不清楚了
这车的增压器也确实支持更高的转速,高原工况很可能带电增压
只不过由于其自身的保密属性,大Z也没法高调,只能当一下雪域神舟的陪衬{:4_104:}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7-9-26 21: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知道新一代的高原型调车机车会是什么型号,那个厂子,采用何种技术。差异青藏公司搞一堆DF5干嘛。
现在 ...
DF5估计不存在降功吧{:4_87:}如果其进气系统和DF4完全一样的话{:4_104:}
高原型8B现在在乌局和呼和局吧
雪域神舟不知道,很久没见过了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7-9-27 14: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其实雪域神舟和大Z摆在一起还真不是没关联
事实上反倒是DF11Z成为了目前国内唯一一款可供在青藏高原运行的内 ...
谁让11Z自身如此特殊呢?军特专运任务自然非他莫属了,而且全路就那么几台,据说目前只生产到0006号了吧?
一只老斑鸠 发表于 2017-9-27 14: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谁让11Z自身如此特殊呢?军特专运任务自然非他莫属了,而且全路就那么几台,据说目前只生产到0006号了吧? ...
其实主要就是专运,军运和特运我不敢说没有,但真没见过{:4_104:}
目前就只有6组,而且估计也应该不会有第7组了{:4_87:}
我甚至都怀疑新造这两组是不是就为了将来跑川藏用的{:4_87:}因为实在看不出来能干吗用
可能一年中赶上忙的时候有两天缺口,可是为这两天白养两组车(四台)300多天,是人也算的过来这笔账,北京机务段又不是没有富裕的DF11(G),又不是不能顶上去{:4_104:}
不过这车的确是全能复合型选手,事实上普通的内燃机车都有限定的运用海拔范围的,别说上西藏了,你就是从北京跑到西宁,普通车也吃不消,必须调整参数,否则肯定要流鼻血{:4_87:}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7-9-27 15: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其实主要就是专运,军运和特运我不敢说没有,但真没见过
目前就只有6组,而且估计也应该不会有第 ...
国产技术还是不成熟啊,人家美国进口的NJ2就是比你那雪域神舟强大地多,至于为什么人家就可以那么NB,人家就是不告诉你,让你中国自己慢慢摸索去吧。{:4_87:}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7-9-27 15: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其实主要就是专运,军运和特运我不敢说没有,但真没见过
目前就只有6组,而且估计也应该不会有第 ...
如果不考虑上青藏高原的话,DF4B这些早期研制的纯国产内燃机车已经足够了,幸运地是,我国还有一定数量的老东风被封存着,一旦爆发战争,说不定还能派上用场,前段时间的中印对峙,我不太清楚那些在青藏线上运行军列的是不是nj2牵引的?但基本上不会考虑NJ2,就是你说的京段发现了HXN5上有神秘的定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