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机车锅炉内部结构剖面展览车
俄罗斯圣彼得堡铁博内展出的蒸汽机车内部结构展览车Эр791-81,希望老前辈沈局彰段解说一下锅炉内部结构。
这种东西在中国是不要想的
俄罗斯果然自带工业基因
想也是苏联不是白给的 本帖最后由 一只老斑鸠 于 2018-10-22 14:58 编辑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8-10-22 14:34
这种东西在中国是不要想的
俄罗斯果然自带工业基因
想也是苏联不是白给的
别忘了人家俄罗斯人本就是继承了这个世界上优秀基因的民族,不仅保留了欧洲白人的高颜值(包括其他跟俄罗斯人相貌差不多的东欧斯拉夫民族),也融合了古代蒙古人的冒险精神和杀气。近代主动学习西方工业化的体系。
中国人恐怕除了善于做菜,玩玩一些简单的工具外,哪一个不是跟人家后面学的呢?近代的那些工业文化不过也都是些舶来品,而且还是在西方列强的威逼下被迫接受的东西。关键是中国人从来只学人家的表、不学人家的里。{:5_127:}
纵观历史,凡是历史上曾经侵略过中国的国家,哪一个不是建立在工业文明之上的国家呢?
一只老斑鸠 发表于 2018-10-22 14:49
别忘了人家俄罗斯人本就是继承了这个世界上优秀基因的民族,不仅保留了欧洲白人的高颜值(包括其他跟俄罗 ...
其实说来搞笑,德国人自诩为雅利安神族,结果雅利安基因还没俄罗斯高{:5_134:}
我记得雅利安占比最多的是斯拉夫族群里的波兰人
德国人好像还没伊朗高
我觉得俄罗斯不算主动学习西方工业化体系,人家本来就是西方科学界的一员,最有名的当属门捷列夫
当然,当年沙俄科学院的确有很多从法国德国外聘的专家
看看北京的铁博,就知道中国离工业文明有多远了{:5_134:}
本帖最后由 一只老斑鸠 于 2018-10-22 17:34 编辑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8-10-22 17:11
其实说来搞笑,德国人自诩为雅利安神族,结果雅利安基因还没俄罗斯高
我记得雅利安占比最多的 ...
中国的许多军事、航空、铁路之类的博物馆的藏品基本上就等同于撂在那让他慢慢地生锈。不像欧美、日本这些国家都有定期维护。当然这些都是得贴钱的啊,不过中国人文化当中的为富不仁也确实是个无法根治的弊病,按理说这些社会上的富人群体能有点报答社会的感恩之心,理应去资助这些博物馆去修复这些文物啊,然而现实的无奈告诉我们,指望这个社会培育出工业情怀还不如指望自己去培养这种情怀,自己关起门来自嗨为罢。
在一个只要喜欢火车、飞机、军舰都能被周围的众人视为“自闭者患者”“精♂神♂病”“怪人”“异端”的社会就可以看得出来,中国人不仅仅没有工业情怀,而且还普遍缺少包容心。一个骨子里早就根深蒂固的农业文明社会,其眼界恐怕也就只能看到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了。
http://bbs.hasea.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810/21/205524f8f6s2n2bzn1z21s.jpg
黄管:活塞的进汽管
橙管:活塞的排汽管
是这样吗?谢谢 继续请教
http://bbs.hasea.com/data/attachment/forum/201810/21/205224xzye2mmyo2r5ikr7.jpg
蓝色圆管内是火(烟),蓝色圆管外是水。
是这样么?谢谢
同时,蓝色圆管内套着黄色细管,相当于为黄色细管内的蒸汽二次加热?
谢谢 月饼弹簧 发表于 2018-10-23 11:36
黄管:活塞的进汽管
橙管:活塞的排汽管
是。
橙色主蒸汽管。
黄色废汽喷管 月饼弹簧 发表于 2018-10-23 11:45
继续请教
一、是这样,蓝色为大、小烟管,外面是水。
二、是过热管,锅胴内产生的饱和蒸汽水分较多,须经干燥管进入过热箱,再分配至各过热管内,过热管伸入大烟管内“二次加热”变为过热蒸汽,然后回过热箱经主蒸汽管进入汽机做功 月饼弹簧 发表于 2018-10-23 11:45
继续请教
篮管套黄管是利用烟管的余温吧,增加机车热效率的举措,应该是
一只老斑鸠 发表于 2018-10-22 17:21
中国的许多军事、航空、铁路之类的博物馆的藏品基本上就等同于撂在那让他慢慢地生锈。不像欧美、日本这些 ...
富人为富不仁与否单说,他要补贴工业文化,也得先有受众吧,一个社会完全冷门的东西,谁会去补贴它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8-10-23 14:41
富人为富不仁与否单说,他要补贴工业文化,也得先有受众吧,一个社会完全冷门的东西,谁会去补贴它
与其指望这个社会孕育出工业文化的情怀,还真不如把这份情怀留着给自己圈地自嗨为好。
本帖最后由 一只老斑鸠 于 2018-10-23 15:22 编辑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8-10-23 14:41
富人为富不仁与否单说,他要补贴工业文化,也得先有受众吧,一个社会完全冷门的东西,谁会去补贴它
就拿我国那为数不多的几个能具备长久经营这种“工业情怀”的地方来说吧,内蒙的集通线、辽宁铁岭的调兵山、四川嘉阳的犍为寸轨芭石线。哪一个不是地方政府和企业自己砸钱砸出来的呢?关键是这些东西之所以能保留下来几乎全都是当初一帮外国人来华寻找自己的那份“情怀”拍得几张照片经过网络的传播才引起地方政府的重视,要是换成国内的一帮摄影爱好者们的呼吁,恐怕地方政府也就无动于衷了吧?最可悲的是凡是这些所谓的“蒸汽机车文化节”之类的活动,不叫上一帮外国人来捧场也似乎找不到可以将这份“情怀”维持下去的理由了。
我说情怀是自己孕育出来的,凭什么还要拉着一帮外国人来为你捧场助阵?是不是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人也有自己的“工业情怀”了。
到头来终究也还是没学会什么才是真正的“工业文化”。
一只老斑鸠 发表于 2018-10-23 15:17
就拿我国那为数不多的几个能具备长久经营这种“工业情怀”的地方来说吧,内蒙的集通线、辽宁铁岭的调兵山 ...
哈哈,就是,哪来的什么情怀
都是利益
商业利益或者政治利益或者兼而有之
再加上狗血的媚外情节作祟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8-10-23 15:20
哈哈,就是,哪来的什么情怀
都是利益
商业利益或者政治利益或者兼而有之
看来想在中国培养这种“情怀”不靠外国人的“努力”还真就不行啊。{:5_127:}
本帖最后由 一只老斑鸠 于 2018-10-23 15:36 编辑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8-10-23 15:20
哈哈,就是,哪来的什么情怀
都是利益
商业利益或者政治利益或者兼而有之
人家虽然为此也狠砸钱,砸的钱可以说比国内的这些地方的总和都还不知高上多少倍呢?关键是人家耗费精力承办的这些文化节活动从来都不收一分钱门票,每年都还募集大量的社会志愿者热心参与,完完全全的公开展览。是真正的信仰和情怀。
敢问在中国,如果不拉上一帮外国人来助阵,恐怕真没几个地方政府会主动愿意参与这样的行动吧。{:5_127:}
沈局彰段 发表于 2018-10-23 14:27
一、是这样,蓝色为大、小烟管,外面是水。
二、是过热管,锅胴内产生的饱和蒸汽水分较多,须经干燥管进 ...
谢谢 沈局彰段前辈赐教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8-10-23 14:29
篮管套黄管是利用烟管的余温吧,增加机车热效率的举措,应该是
算是吧,这个怎么说呢……其实机车锅炉就是一个卧式烟管式锅炉,过热器的作用就是将饱和蒸汽加热为过热蒸汽,早期机车都是饱和蒸汽机车,饱和蒸汽水分较多,所以机车功率不能太大,速度也不能太快,而过热蒸汽是干燥蒸汽 解剖示意,科普。 一只老斑鸠 发表于 2018-10-23 15:28
人家虽然为此也狠砸钱,砸的钱可以说比国内的这些地方的总和都还不知高上多少倍呢?关键是人家耗费精力承 ...
從來不收門票這一句有點假啊,我這雖然代表不了歐美,但也稍微有點發言權。
有免費的,收費的一般都不高,而且也説明就是用在這些項目中。免費和收費的活動都接收捐款,博物館類的捐款達到一定數目還可以提供其他一些好處, 比如免費搭乘甚至駕駛動態展示的車輛。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