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北京的架子严格意义上来说不算Do架子吧
按现在的定义,大北京这轴式应该算为(Bo+Bo)-(Bo+Bo)吧?大北京是两个轴通过均衡梁连接,轴箱是单侧拉杆,均衡梁通过一系连接到主构架。后来苏联的TEP80/EP200以及株机200客运机车方案也是类似机构,只不过是一系通过均衡梁连接两个轴,定位装置更简单一些,他们对轴式的定义也都是(Bo+Bo)-(Bo+Bo)。甚至觉得当时苏联人设计TEP80的时候参考了6001都不一定。大北京就是八轴重联,单司机室的机车,两台车中可以任意重联,不用连续号段。
北京6001,应该是液力传动的因素而这样设计D-D轴式的转向架,以个转向架带一个液力变矩器去推动四个轮对。同时,北京6001是双机组模式,两台柴油机,两组液力变矩器,且该车转向架正上方为冷区间等,双柴油机设置在机车中部。
huamao_zhh 发表于 2022-4-6 17:56
大北京就是八轴重联,单司机室的机车,两台车中可以任意重联,不用连续号段。
北京6001,应该是液力传动的 ...
我指的就是6001,因为按照后来的定义,6001严格意义上已经不能算为Do了啊,对这类架子现在直接定义为了(Bo+Bo)-(Bo+Bo),6001当年可能是因为国内还没有这样的定义方式。
VoithMaxima40cc 发表于 2022-4-6 19:33
我指的就是6001,因为按照后来的定义,6001严格意义上已经不能算为Do了啊,对这类架子现在直接定义为了( ...
毕竟定义是后面出来的,所以还是只能称呼D-D轴式的。
二七厂还搞过四台货运型小北京,双机性能跟单机北京6001相当。
huamao_zhh 发表于 2022-4-7 09:52
毕竟定义是后面出来的,所以还是只能称呼D-D轴式的。
二七厂还搞过四台货运型小北京,双机性能跟单机北 ...
没有这个所以吧,只是当时国内比较封闭而已了,倘若现在中车总部认真的再出一本总结性的书,那必然也不会再以Do去介绍了。真正的Do架子0X年那会南车也出过方案径向的非径向的,从技术角度来说已经细分的很专业了。 我在网上复制了一段北京6001的转向架介绍,能看懂的各位看看是什么样的。
机车走行部为两台四轴转向架,固定轴距为4460毫米(1560毫米+1560毫米+1340毫米),采用焊铸结合结构构架、单侧拉杆式轴箱定位装置,相邻轮对轴箱之间设有均衡梁联接。每台转向架侧梁上设有两个滚动式旁承装置,车体重量便通过四点旁承支承在转向架上,转向架相对于车体的最大横向弹性位移以橡胶侧承加以限制。转向架设有二系悬挂装置,一系悬挂为轴箱两侧螺旋弹簧,并装有并联的垂向油压减振器;二系悬挂为车体和转向架之间的四组旁承橡胶弹簧(橡胶弹簧与韶山1型电力机车通用)。牵引力和制动力通过平行牵引拉杆机构传递。机车采用EL14型空气制动机,每台转向架设有四个制动缸,由于结构限制而采用单侧闸瓦制动。1977年底完成整修改造后加装了轮缘润滑装置。 本帖最后由 CRS 于 2022-4-12 21:17 编辑
我这么理解:
四个轴箱定位分别同时以转向架构架为基准,连接在主构架上,记为D
1+2/3+4两轴一组定位在二级结构上,这个结构再与转向架构架连接,轴箱和转向架主构架没有直接关系,记为B+B
但是我没太看懂这个EP200,轴箱直接和这个二级梁固联,中间没有相对运动结构? 本帖最后由 CRS 于 2022-4-12 21:43 编辑
反而,我认为的均衡梁,应当是这样一个东西:
均衡梁不起轴箱定位作用,只传递各轴垂向载荷上的不平等力
均衡梁无论以轴箱或转向架构架为基准,都可以产生相对运动
所以我想问的是,EP200下面这个两个轴中间一对这个结构,能叫均衡梁嘛 本帖最后由 CRS 于 2022-4-12 22:17 编辑
kaobei 发表于 2022-4-9 11:44
我在网上复制了一段北京6001的转向架介绍,能看懂的各位看看是什么样的。
机车走行部为两台四轴转向架, ...
所以这张图我是这么看的:
红框:轴箱定位拉杆
黄框:安置在转向架主构架上的拉杆座
绿框:均衡梁
蓝框:均衡弹簧和油压减震
紫色:推测的一系螺旋弹簧位置
均衡梁当然也要通过弹簧间接连接主构架,否则没有可以起杠杆作用的支点
这张图里一系悬挂的轴箱弹簧应该是省略没画,否则螺纹往上一贴这图就没法看了
按制图标准这种情况是可以省略弹簧不画,实际上一系弹簧应当是直接顶在转向架主构架上的
反而楼主提出的无论是俄国方案还是株洲方案,轴箱上根本就没有为连接主构架的机构准备的安装点
所以我认为6001标为D-D,其它的标为(B+B)-(B+B),没有问题
本帖最后由 CRS 于 2022-4-12 22:06 编辑
huamao_zhh 发表于 2022-4-6 17:56
大北京就是八轴重联,单司机室的机车,两台车中可以任意重联,不用连续号段。
北京6001,应该是液力传动的 ...
反而这个就看得很清楚
由于齿轮箱的位置问题,两组均衡梁真不一样长{:5_113:}
本帖最后由 CRS 于 2022-4-12 22:45 编辑
今晚服务器特别卡,好像不是我的网络问题
如果图挂了或文字有错,明天再说
诶不是,我去,这个四轴架子固定轴距才4460?
老东风都4200了{:5_122:}{:5_122:}
ND5是4140,ND4是整4000,东风4是3600
再找补一句:为什么6001应当是D-D
搞这么俩二级架子,相对运动位移更复杂了,万向节受不了啊
后面都是电机独立驱动的车了,就无所谓了 CRS 发表于 2022-4-13 12:48
再找补一句:为什么6001应当是D-D
搞这么俩二级架子,相对运动位移更复杂了,万向节受不了啊
后面都是电 ...
这么看也有一定道理,电车的话,苏联早期设计TEM7、ChME5直接用的三级悬挂设计,后来资阳的SDD16也是三级悬挂。苏联到80年代发展下一代时候也放弃了三级思路,简化成二级,也是TE126/136那个架子。
不对啊
这一个液力车,转向架成组驱动
真要打滑是四个轴一起滑,要均衡梁干嘛{:5_122:} CRS 发表于 2022-8-19 15:49
不对啊
这一个液力车,转向架成组驱动
真要打滑是四个轴一起滑,要均衡梁干嘛
但这的确是均衡梁啊…
VoithMaxima40cc 发表于 2022-10-12 14:56
但这的确是均衡梁啊…
哦草
是补偿一系悬挂刚度的
货机为了抑制轴重转移,通常二系硬一系软
那一但轴重转移发生了,一系的形变大了齿轮箱要炸了
加一个比它更硬还能自动分配载荷的均衡弹簧
反正平常也是闲着的,不影响整体性能
本帖最后由 Lion2013 于 2023-9-5 07:34 编辑
我对D与BB的理解,不考虑径向D的情况下,关键点是看转弯时候。如果转弯的时候4个轴一直平行,那就是D;如果1跟2,3跟4平行,2跟3不平行,那就是BB。
换一种说法,就是12和34之间的均衡梁在过弯道的时候能否相对于主架构转动,能就是BB,不能就是D。
刚刚在网上简单搜了一下图片,有均衡梁的都是BB,能找到的仅有的D就是EMD 的DD35和DD40,那个没有均衡梁,直接一个大架子4个轴全是导框。跟它同期的其他8轴单机都是BB。
结构真像一个“八抬大轿”。http://bbs.hasea.com/data/attachment/forum/202204/06/160732qhmf8ttw1cym4vvf.jpg
月饼弹簧 发表于 2023-9-5 11:34
结构真像一个“八抬大轿”。
这个呢?
Lion2013 发表于 2023-9-5 11:59
这个呢?
眼花缭乱啊!
红色箱子,独占一个转向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