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m
发表于 2022-6-30 08:58:37
本帖最后由 ltm 于 2022-6-30 08:59 编辑
CRS 发表于 2022-6-29 20:57
因为美国人轴重可以用到32吨,我国25吨都没普及
早些年修建的线路(主要是桥梁)基础受不了,重新拆建对 ...
米锅的铁路很老旧了,现在都还有木质枕木的。怎么他们的铁路标准就建得那么高,在当时就可承受大轴重了?或者是后来改造过?
CRS
发表于 2022-7-2 17:34:28
本帖最后由 CRS 于 2022-7-2 17:37 编辑
ltm 发表于 2022-6-30 08:58
米锅的铁路很老旧了,现在都还有木质枕木的。怎么他们的铁路标准就建得那么高,在当时就可承受大轴重了? ...
所以现在不撞车也照样老出轨嘛
因为当年西部大开发,翻越落基山
那时候铁路建设能力实在不行,只能巨大坡道,靠机车找补
所以蒸汽时代已经一大堆巨型机车,线路承载能力就搞成那样了
ltm
发表于 2022-7-4 09:28:52
CRS 发表于 2022-7-2 17:34
所以现在不撞车也照样老出轨嘛
因为当年西部大开发,翻越落基山
除了线路,还有桥梁呢?从视频上看,他们的某些铁路桥很简陋啊,桥墩都是铁架子,就这能有多大承载能力?
CRS
发表于 2022-7-5 20:44:36
ltm 发表于 2022-7-4 09:28
除了线路,还有桥梁呢?从视频上看,他们的某些铁路桥很简陋啊,桥墩都是铁架子,就这能有多大承载能力?
桥梁的问题我确实不清楚
但可能这个是真改造过
毕竟最早期他们真是大面积用木头架子
现在也有不少桥限速那个坑爹啊
ltm
发表于 2022-7-6 14:28:59
CRS 发表于 2022-7-5 20:44
桥梁的问题我确实不清楚
但可能这个是真改造过
毕竟最早期他们真是大面积用木头架子
米家的主打内燃机现在都是4400马力这一级的吧。看着不算大,但三个机车就能牵引上百节车皮,肯定过万吨了,这牵引力也确实够可以的。鳖家的机车功率看起来都比人家的大,但肯定到不了人家那样的牵引重量。
huamao_zhh
发表于 2022-7-6 15:31:29
ltm 发表于 2022-7-6 14:28
米家的主打内燃机现在都是4400马力这一级的吧。看着不算大,但三个机车就能牵引上百节车皮,肯定过万吨了 ...
没必要去效法他人啊,需求不同,背景不同,照搬过来有啥价值呢。
五子棋
发表于 2022-7-6 16:14:33
huamao_zhh 发表于 2022-7-6 15:31
没必要去效法他人啊,需求不同,背景不同,照搬过来有啥价值呢。
华茂兄,中国铁路的23吨轴重是北洋政府交通部标准化委员会引进的美国标准,也就是两台1--4--0型蒸汽机车挂一起。
CRS
发表于 2022-7-6 21:43:39
ltm 发表于 2022-7-6 14:28
米家的主打内燃机现在都是4400马力这一级的吧。看着不算大,但三个机车就能牵引上百节车皮,肯定过万吨了 ...
EMD比共产党小一岁
GE的历史接近新中国的两倍
然而我们一个和谐电干掉它三个内燃
所以我们的内燃确实不行
现在美国的电力机车(也就那么几个)也一样是从欧洲买的
看着不算大是因为国内的固有设计套路,外走廊都是小车
真去站到个东风7边上试试,再想想和谐N5
美国人本来就一次用一大串,也是真没必要每个车都装俩司机室
ltm
发表于 2022-7-7 16:05:07
huamao_zhh 发表于 2022-7-6 15:31
没必要去效法他人啊,需求不同,背景不同,照搬过来有啥价值呢。
我也没说要照搬,只是好奇人家是怎么做到的。
ltm
发表于 2022-7-7 17:05:14
CRS 发表于 2022-7-6 21:43
EMD比共产党小一岁
GE的历史接近新中国的两倍
然而我们一个和谐电干掉它三个内燃
要是侧重搞重联的话,铁总能不能统一制定一个标准,让所有类型和型号的机车都可以任意多台混合重联?
zip
发表于 2022-7-7 19:11:19
郑局京广线有过DF7重连型号吧。
ltm
发表于 2022-7-8 09:40:30
zip 发表于 2022-7-7 19:11
郑局京广线有过DF7重连型号吧。
DF7是调车机车,不用重联的吧
huamao_zhh
发表于 2022-7-8 09:42:27
zip 发表于 2022-7-7 19:11
郑局京广线有过DF7重连型号吧。
二七厂生产的DF7B-6000系机车,是应急产物。
东风7B,调车型:3001~3143;
东风7B,干线型,6001~6072;
东风7B,山区型,3025、3026;
东风7B,防寒型,3044、3045、3048、3049、3050、3051、3052、3072、3073、3074、3086、3087;
VoithMaxima40cc
发表于 2022-7-8 18:18:18
CRS 发表于 2022-7-6 21:43
EMD比共产党小一岁
GE的历史接近新中国的两倍
然而我们一个和谐电干掉它三个内燃
美国的客运内燃车新订单基本都是西门子的了。
CRS
发表于 2022-7-12 13:19:59
ltm 发表于 2022-7-7 17:05
要是侧重搞重联的话,铁总能不能统一制定一个标准,让所有类型和型号的机车都可以任意多台混合重联?
基本上美国货运就是这样的,别看他满地乱七八糟型号
我们还是那个问题,起步晚、进步快,所以难免很多不完善
美系欧系俄系技术都有,还加上国产化改进,况且国产化还没吃透
复兴号不就开始搞这个标准统一化了
CRS
发表于 2022-7-12 13:22:57
VoithMaxima40cc 发表于 2022-7-8 18:18
美国的客运内燃车新订单基本都是西门子的了。
话说现在除了那SC-44,还有新的客运内燃型号嘛?
EMD那个新车算是黄了?
ltm
发表于 2022-7-13 10:06:02
CRS 发表于 2022-7-12 13:19
基本上美国货运就是这样的,别看他满地乱七八糟型号
我们还是那个问题,起步晚、进步快,所以难免很多 ...
如果要实现互联互通、一个司机操作多台机车,那就应该把飞机上的线传操纵理念引用过来。就是向中央控制器发指令,然后由这控制器向机车发操作命令。这样,指令可以来自本机操作台,也可来自外部,效果一样。
另外还有个问题,当年的NY5是客货运通用液力传动柴油机车,工况齿轮箱的传动齿轮比可根据运用需要进行设置,使机车具有160公里/小时和120公里/小时两种最高速度,分别用于客运和货运用途。这工况齿轮箱的传动齿轮比是谁设置,是在厂家设置好不能再动,还是由用户根据需要自行设置?要是后者,那就很方便了。不知这项技术有没有延续下来,现在的机车能这么做吗?貌似是不行啊,要不怎么还是区分客运型、货运型呢?要是能实现用户可调那就太好了,就真正能做到客货通用了,效益肯定大大提高。
VoithMaxima40cc
发表于 2022-7-15 15:21:54
CRS 发表于 2022-7-12 13:22
话说现在除了那SC-44,还有新的客运内燃型号嘛?
EMD那个新车算是黄了?
都有啊,只不过没人买而已。EMD的F125一共卖出去5台,通用的MP54AC一共卖了27台,里面还有11台是老MP40PH-3C返厂改造。
CRS
发表于 2022-7-15 20:55:47
本帖最后由 CRS 于 2022-7-15 20:57 编辑
ltm 发表于 2022-7-13 10:06
如果要实现互联互通、一个司机操作多台机车,那就应该把飞机上的线传操纵理念引用过来。就是向中央控制器 ...
现在的交流机车应该都是微机控制了,相应的多台重连可以插车间数据线
如果是尾补那种间接重联,美国机车也有自己的无线收发机,像咱们货车连列尾那样的原理
美国车由于标准统一得早,车间重联线特别简单粗暴,但反而大大提高了通用性和可靠性
NY5应该是机务段自己把车架起来拆换齿轮就行,正常使用途中不能换
也因为是液力机车,本来带多级齿轮箱,天然有这样的方便,电传车基本不太可能
但大规模工业产品不是这样的思路,越是术业有专攻,经济效益越好
就像大工厂用流水线工人,而不是每个工人各自从头到尾装一台产品
反而小作坊是更需要全能师傅,它规模太小没法细化分工
换句话说,SUV不招人待见的原因相似
ltm
发表于 2022-7-16 10:01:15
CRS 发表于 2022-7-15 20:55
现在的交流机车应该都是微机控制了,相应的多台重连可以插车间数据线
如果是尾补那种间接重联,美国机车 ...
现在都是电机驱动了,为什么不能把电动机套在车轮轴上,让电机直接驱动轮轴,或者说电机轴和轮轴合二为一?非要再搞个齿轮传动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