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最后的梅隆窄轨之 梅西去来-再战西埔
旁边的广州型02号机车~机修库内太黑了,尽管梁部长开了所有的水银灯补光,加上我和阿卜的“泥坑”DSLR D50两部相机的内置闪光灯同时闪光,但照片还是一片漆黑,后悔没带脚架,郁闷ing~
大家将就着看吧,抱歉!
[原创]最后的梅隆窄轨之 梅西去来-再战西埔
呵呵,说得没错,“红卫”的确是荒唐年代的产物[原创]最后的梅隆窄轨之 梅西去来-再战西埔
唉!没有了。[原创]最后的梅隆窄轨之 梅西去来-再战西埔
广州型02号机车的后部~[原创]最后的梅隆窄轨之 梅西去来-再战西埔
02号机车车头~广州型HW380机车01和02号车的出厂厂牌还是最早的“广州动力机厂制造”~
[原创]最后的梅隆窄轨之 梅西去来-再战西埔
布满灰尘的红卫2型11号机车~今年年初架修拆卸零件后一直就这样放着~
[原创]最后的梅隆窄轨之 梅西去来-再战西埔
拆解中的红卫1型10号车,切割下来的零件散落一地~[原创]最后的梅隆窄轨之 梅西去来-再战西埔
没了车门两侧的扶手,爬上10号车颇费了一番力气~红卫1型机车的操纵台,没了挡风玻璃,很多仪表也不知所踪,两个司机座椅中间的是手制动台~
[原创]最后的梅隆窄轨之 梅西去来-再战西埔
HW380 内燃机车-红卫1型10号车的出厂铭牌:——整备重量28吨 机车轨距762毫米
最大牵引力6369公斤 机车速度15~39公里/小时
出厂编号0008 出厂日期79年12月
红卫机车车辆厂
[原创]最后的梅隆窄轨之 梅西去来-再战西埔
10号车的心脏~“东风”牌12V135Z型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引擎~
[原创]最后的梅隆窄轨之 梅西去来-再战西埔
东风”牌12V135Z型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特写~型号12V135Z的12表示12缸,V形排列的气缸,缸径135毫米,带增压器。这台机器的生产厂是上海东风柴油机厂,它在未启动废气涡轮增压器前的输出功率是240匹,废气涡轮增压器启动后的输出功率达到380匹。在那个时代这算是一具相当先进的引擎~
[原创]最后的梅隆窄轨之 梅西去来-再战西埔
机务段对开依山势而建的5栋铁路职工宿舍~原本住在这几栋宿舍楼的就剩目前还在跑车和维护的为数不多的铁路职工,自8-7矿难后基本已撤离,里面可变卖的、稍微值那么一点点钱的东西很快被当地群众拆光了~
[原创]最后的梅隆窄轨之 梅西去来-再战西埔
开阔地上,一台汽车起重机正将拆解下来的“废铁”吊到卡车上,人们木然地看着这一切~[原创]最后的梅隆窄轨之 梅西去来-再战西埔
高边敞车上拆下来的转向架台车~[原创]最后的梅隆窄轨之 梅西去来-再战西埔
墙角的一株小芙蓉,粉紫色花朵的开满了枝头~[原创]最后的梅隆窄轨之 梅西去来-再战西埔
熟悉得不能在熟悉的西埔机务段,以后只存在于记忆中了~[原创]最后的梅隆窄轨之 梅西去来-再战西埔
告别最后两位留守在西埔机务段的“路上职工”(尚且还可这么称呼)梁部长和王师傅,时间是下午的五点半,黄槐镇(西埔)回梅州市区的班车早在两点半就开走了,我和阿卜唯有赶最后一趟黄槐至兴宁的班车然后取道回梅州,这趟车的开车时间是十分钟后~出了机务段的大门,忽然看到前面几十米远的路口有数辆摩托车和一伙人在盯着我和阿卜,我们心里发毛了“——不是找我们麻烦的吧?”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和阿卜退回绕道宿舍区旁边的一条小道出西埔,还好这一路没遇到什么阻滞~
在路上拍了已被当地群众砸了的西埔机务段食堂、铁路商店和办公大楼~
[原创]最后的梅隆窄轨之 梅西去来-再战西埔
西埔机务段食堂和铁路商店,一片颓墙废瓦,门洞上方尚可见“铁路商店”四个字,后面是铁路职工宿舍的1号楼~[原创]最后的梅隆窄轨之 梅西去来-再战西埔
昔日的西埔机务段办公大楼~拍完这张照片我和阿卜开始急急忙忙地撤了,迟了赶不上最后一趟回兴宁的班车我们将很麻烦!一路不少当地人见我们的装束都在小声嘀咕“——这两人是记者吧?”,想起前几天《南方都市报》的一记者在增城采访一厂房爆炸时价值五、六万的佳能“马克兔”被人抢来砸碎我们心里直发毛~
不敢走大路,抄小路往公路上赶,就在我们离公路约一百多米时班车鸣着喇叭从眼前飞快地过去了,这才叫郁闷ing!!!不敢久留,我们沿公路一直往前走,此地离兴宁县城四十多公里。走出一公里多拦下一辆客车,这时已是傍晚的六点了,天快擦黑了,司机只到前面的岗背镇,也罢!岗背镇离兴宁县城还有十五六公里,下得车来等了好久也没拦到车,我和阿卜借着过路车的灯光摸黑走了约一公里,最后拦下一部回程空载的“夏利仔”的士,谈好价钱后我们直接包车回梅州了,一路上我们都累得睡着了,醒来时车已进梅州的郊区了,一天有惊无险的行程宣告结束~~
[原创]最后的梅隆窄轨之 梅西去来-再战西埔
呵呵,最后送上这趟梅西-西埔行的纪念品,送给前面“无奖问答”中答对的成成和akira~—The End——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