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 看到这些爱好飞机的朋友们,感觉很亲切!呵呵!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原帖由 火车仔 于 2007-3-15 11:06 PM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A380第二次飞行后即将降落,猫儿正在监听着机长与塔台的对话
这...不就那位搞到肥仔茶饭不思的女生? 原帖由 火车仔 于 2007-3-15 23:08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德国汉莎航空的飞机准备起飞,他们每一次的活动都以这架飞机的离去作为结束
LH788/9,A340-600
"3.26"就要告别CAN了~ 原帖由 慕尼黑啤酒 于 2007-3-16 09:18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这...不就那位搞到肥仔茶饭不思的女生?
;P ;P ;P 一点点建议,那天确实很多朋友一起去拍飞机,其中有些是学生,尽管请假各有神通,但是没有必要把他们的照片帖出来吧,如果真的有相关人士看到,影响实在不太好,尤其是 123的故事,还讲得那么详细。。。 原帖由 天涯 于 2007-3-16 12:37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一点点建议,那天确实很多朋友一起去拍飞机,其中有些是学生,尽管请假各有神通,但是没有必要把他们的照片帖出来吧,如果真的有相关人士看到,影响实在不太好,尤其是 123的故事,还讲得那么详细。。。
好的,修改了一下。但估计在这里不会有什么相关人士了。
[ 本帖最后由 火车仔 于 2007-3-16 17:37 编辑 ] 原帖由 慕尼黑啤酒 于 2007-3-16 09:18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这...不就那位搞到肥仔茶饭不思的女生?
没错!!!!!!!!! 哈哈,肥仔情窦初开,也会"茶饭不思"了.:lol
只是不知这漂亮女生是否明了肥仔的"心事".:) 顶了!有个还是我同学,我晕! 顶
许地
许地近日,广州市规划局再一次对许地进行了的规划。
但是,“许地”这一常常见报的地名,对于广州人来说可谓是既熟悉又陌生,因为许多人还未曾踏进过它的深处。好奇心驱使着我们去揭开蒙在许地上的神秘面纱。
我们走进位于北京南的高第街,穿过无数的内衣店,寻找许地,询问附近的老街坊,他们可以准确地告诉你——第101号。与高第街所有的巷口无异,高高的许地牌坊,里面是看不尽的深邃巷道,迎接我们的还有巷口两旁几个硕大的蓝色垃圾桶。
许氏家族,被誉为“广州第一家族”。其故居许地,占地将近一万平方米,建筑分类为清代12组46间,建国后的建筑6栋,上世纪80年代只有许广平故居被划为市文物保护单位,以至现在许地里有着将近百间的违章建筑。
跨进许地的牌坊,迎面就是“醉香酒家”,小店的陈设已是一家典型的士多店。与老板闲聊后,我们惊讶地发现,他原来就是许家五房的后人许绍辉,现在与妻子一起经营着这家曾为酒家的士多店,小店一晃就是21年。从小就在这里长大的许绍辉有着一种广州人的质朴,布鞋绸裤短衬衣,到他这一代已有六代人在许地居住,与他同辈分的还有香港演员许绍鸿。而当许地的规划问题再次呈现在许家后人的面前时,换来的却是“忽然出现了很多亲戚”。许绍辉表示,许氏族谱仍完整无缺,现在存放在老长辈的手里。
每天经过士多店门前的,早已不是熟悉多年的老街坊,而是众多的送货小工、收旧废品的老乡。在这里,一共有着礼部尚书许应骙故居、广西布政使许祥光故居、浙江署理巡抚许应荣故居以及红七军政委许卓故居四块金漆牌匾,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匾下融烂破旧的老房子。我们围绕许地走了几遍,发现在这个方形的住宅区里,有些老房子已沦为仓库、出租屋。
我们推开一道写着老年活动中心的铁门,才找到许家的祖屋“拜庭许大夫家庙”。据了解,这个曾占地约2000平方米的老祖屋,在上世纪60年代被拆去三分之一,原址上新建两幢九层的教工宿舍,剩下的二进房子则变成了退休职工的棋牌活动中心。我们在麻将的喧哗声中寻找着许家最后的那一点记忆,最后却被告知现在只剩下一点东西——屋檐上的几个大字,打麻将的街坊很坦然地对我们说:“这里如果不是被改为棋牌室,早就没有了!”同样,许广平故居也遭到了严重的“侵蚀”。每天在文物保护碑前出现的是一箱又一箱的鞋子、杂货,故居金漆牌匾前挂的是衣服和腊肉……
我们探访了87岁的租户黎阿婆,她在“许祥光故居”已经住了37年,这个小院里曾经住着8户租客,现在只剩黎阿婆一人,屋主让她一直住到百年归老。老广州搬走后,外地人继而进驻。目前许地的部分房子出租给了外来务工人员,他们来自中国的四面八方,对于许地的规划更是没有更多的眷顾,“政府说要拆就拆,我们走就是了!”
曾经在居委会任职的梁姨早已搬离了许地,她不时仍回来逛几圈,她对于许地的破旧道出了自己的想法:拆了由可惜,但重建又要花上很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