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车的check-in是在进入候车室的时候就完成的,所以,跟着乘坐其他车次的人,先进站再说吧。刚刚进站,一列CRH2就奔上海去了。				
			
		DF11,T112的本务。从西站出来,在这里掉头换挂。				
			
		几个来自大和民族的小和同学,队形还算基本整齐。				
			
		站台上D车周围到处都是工作人员,镜头指到哪里,他们就站到哪里,真是太有上镜率了。不知道6.18六提总结工作结束以后,会不会好一点。				
			
		回去的D441,座位是在1号车,1号车是拖车,坐在里面感觉还算平稳。CRH2的气密性很好,车内的噪音很小,就相对显得周围那些商务人士接电话的声音大了点。
在昆山-上海的区间,有限速250的路段。上车后,车停镇江以后,我一会就睡着了,一觉醒来,已经过了昆山,抬头一看,列车正在显示当时的时速:232KM。				
			
		连续几天晚睡早起,感觉这火车坐得也累。才从南京回来,次日一早,又奔向上海南,D653去杭州。				
			
		D653静静的停在一站台,身旁的25T是武昌-上海南的Z。				
			
		CRH2,还是很上镜的。乘客来和CRH2合影的不少,等所有人的人都散去,我按下这张快门之后,就立刻冲进车厢,快要开车了。				
			
		去杭州,主要是去想看看钱塘江大桥,和我去南京主要想去看长江大桥一样。
6提以后,K71也不进杭州站了,上次途经杭州站是晚上,也没有仔细看看。
所以,这次沪宁杭折腾之行的真实主题是:两桥、两车(BSP和CRH2)、两站(南京站、杭州站)。三个两!				
			
		1小时24分,列车达到杭州。
在站内玩了一会,出站去进站前看见的立交桥上看看车。				
			
		D653到杭州后,马上又返D658回上海南了。				
			
		从杭州站出来,中间转了一次车,来到钱塘江大桥下,一列客车正在通过。				
			
		要是能在列车上看看有名的钱塘江大潮从自己身下涌过,估计感觉很不一般。				
			
		桥下有茅以升先生的雕像。大桥的北头,还有钱塘江大桥纪念馆。				
			
		纪念馆里有当年修建大桥时的一些珍贵照片。				
			
		历史的记录				
			
		骄人的成绩				
			
		外面的太阳实在太大,好在钱塘江大桥有车通过的时候,会有“语音提示”,没车的时候,就在纪念馆里乘凉,听见“语音提示”了,就出去准备。
这个弯道就是前几贴中提到的那个浙赣线7KM处,现在这里的绿化可比修建大桥时好多了。				
			
		曲线半径很小,因为大桥限速80,列车通过这里速度也不快。看着山沟里面的小半径,听见列车通过时轮轨撞击的慢节奏,要不是上镜的是DF11,换成SS3或者SS7C,这里和西南铁路的景色没有区别。				
			
		DF4D拉的25G上桥了,这车过去以后,马上重头戏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