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tv 发表于 2008-6-23 21:35:49

呵呵 对 台灣高鐵 比较感兴趣 呵呵。。。。。。。

支持……

郑局乡段YZ25T 发表于 2008-6-24 21:08:59

台湾铁路各局各段编号:

    一、 台北铁路局:

         1、台鐵薹段,台鐵北段,台鐵万段,台鐵金段,台鐵段,台鐵永段,台鐵基段。

    二、高雄铁路局:

         1、高局風段,高局內段,高局南段,高局雲段,高局連段,高局澎(湖)段 。

    三、金門鐵路局:

         1、金局連段,金局濤段,金局彰段。

jones 发表于 2008-6-25 01:18:53

支持~!!:victory:

bwflcsas 发表于 2008-6-25 03:40:30

原帖由 三亚建设 于 2008-6-15 21:55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简繁体有很大的通性,慢慢看就没有问题。再说系统设置一下他们访问就是繁体,我们访问看帖就是简体。DISCUZ有简繁转换的啊

沒問題,我們香港這邊的車迷一直都是使用繁體字,~發貼回貼都絕對無問題

VLuo 发表于 2008-6-25 14:35:51

两岸三地是一家!
都是车迷,共同语言多,沟通肯定不成问题,海子上的文明探讨基调也很好,加油吧!!!

dzkdgl 发表于 2008-6-25 23:23:53

l来凑个热闹我是表示欢迎

DR3071 发表于 2008-6-26 00:19:01

支持!支持!支持!支持!支持!台湾的车迷很多

宜宾铁路局 发表于 2008-6-26 17:29:31

坚决支持,既然海峡两岸即将实现三通,那么我们大陆车迷也应该和宝岛台湾的车迷加强联系,天下车迷是一家,建议斑竹能否安装一个简繁体对照装置。

zhangyu7923 发表于 2008-6-26 19:33:30

成立港澳台火车爱好者论坛专区,把港澳从桂粤港地区分出来,和中央保持一致!!!

管理员 发表于 2008-6-26 22:31:18

有没有台湾车迷朋友在此呢?

lipeida 发表于 2008-6-27 00:29:39

我是台灣的小小愛好者,說到鐵道迷還不夠格,
我覺得可以弄,至於認為的政治問題,其實主要是無聊人士愛偷渡而已
只是要弄的話,站務初期會很累,之後大家有了規則後就比較好.

yiyong 发表于 2008-6-27 20:47:01

这个建议不错,台湾本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份,整个中国车迷分区都有了,就差台湾省了。大家都是爱车之人,希望结交台湾车迷。
坚决支持!

管理员 发表于 2008-6-27 21:49:30

原帖由 lipeida 于 2008-6-27 00:29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我是台灣的小小愛好者,...

熱烈歡迎來自台灣的火車愛好者朋友。
热烈欢迎来自台湾的火车爱好者朋友。
繁简转换:
http://www.123cha.com/chinese-converter/

likang1996 发表于 2008-6-27 22:42:20

希望成功,不过难度挺大,他们是高铁,我过第一条高铁还没有运营.专业术语不同如沪局宁段:)

rickster 发表于 2008-6-28 01:04:49

上月跟几个铁路迷到台湾一趟,是次专访了彰化扇型车库,阿里山看日出,台湾高铁和南迴铁路。

总括来说,台湾人对铁路迷非常友善,铁路文化浓厚,以彰化扇型车库为例,他们特意盖了一个平台让火车迷在一个较高的位置拍照。机务段入口处更放了一本名册让来自世界各地的车迷留言,当他们知道我们是从海峡对岸过来,显得格外热情。

火车上的乘务员也非常有礼貌,每次查票时都是在先站在车厢前方向乘客鞠个躬,然后才开始查票。

先来几张照片,
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138/2550526214_cbac4bd8da.jpg
彰化扇型车库

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026/2549700953_5bffa94fb3.jpg
阿里山小火车,摄于祝山车站,海拔2400米

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166/2549700553_323c05249c.jpg
祝山日出

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167/2550527970_5b0c398569.jpg
台中乌日站,乘务员正等候开往高雄左营列车

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061/2550533652_98fb2e1811.jpg
南迴鐵路沿途風景,背景為太平洋

DR3071 发表于 2008-6-28 09:23:25

台湾铁路:國營 台灣鐵路管理局
地點 里程(公里) 建築者 通車年限 建築年份 說明
1.基隆 - 臺北 28.6 民國前(劉銘傳)光緒十七年 1891 光緒十三年 1887   
2.臺北 - 新竹 78.1 民國前(劉銘傳) 光緒十九年 1893 光緒十四年 1888   
3.高雄港 -九曲堂 17.4 光復前臺灣鐵道部 光緒三三年 1907 光緒三0年 1904   
4.新竹 - 竹南19.0 光復前臺灣鐵道部 光緒三四年 1908 光緒二五年 1899   
5.竹南 - 彰化(山線)89.3 光復前臺灣鐵道部 光緒三四年 1908 光緒二五年 1899   
6.彰化 - 高雄港189.0 光復前臺灣鐵道部光緒三四年 1908 光緒二五年 1899   
7.華山 - 臺北 1.2 光復前臺灣鐵道部     1912  1912   
8.九曲堂 - 屏東7.2 光復前臺灣鐵道部  1913 宣統三年  1911   
9.基隆 - 臺北(雙線) 28.6 光復前臺灣鐵道部  1919  1912 添築雙線
10.竹南 - 彰化(海線)91.2 光復前臺灣鐵道部 1922  1919   
11.關山 - 臺東 41.9 光復前臺灣臺東拓植公司 民國十一年 1922 民國十一年 1912 收購
12.屏東 - 南州 22.4 光復前臺灣鐵道部 民國十二年 1923 民國九年  1920   
13.八堵 - 蘇澳 95.0 光復前臺灣鐵道部 民國十三年 1924 民國六年  1917   
14.基隆 - 八堵(宜蘭線)3.7 光復前臺灣鐵道部 民國十五年 1926 民國十年  1921   
15.玉里 - 關山41.4 光復前臺灣鐵道部 民國十五年 1926 民國十年  1921   
16.臺北 - 竹南(雙線) 97.1 光復前臺灣鐵道部 民國二四年 1935 民國十六年 1927 添築雙線
17.臺南 - 高雄港(雙線)46.5 光復前臺灣鐵道部 民國二四年 1935 民國十六年 1927 添築雙線
18.鼓山 - 高雄(雙線) 2.6 光復前臺灣鐵道部 民國二九年 1940 民國二六年 1937 添築雙線
19.南州 - 枋寮18.0 光復前臺灣鐵道部 民國三0年 1941 民國二九年 1940   
20.高雄 - 鳳山(雙線)5.7 光復前臺灣鐵道部 民國三一年 1942 民國二六年 1937 添築雙線
21.民雄 - 嘉義(雙線)9.3 光復前臺灣鐵道部 民國三一年 1942 民國二七年 1938 添築雙線
22.臺南 - 新市(雙線) 11.4 光復前臺灣鐵道部 1943 1939 添築雙線
23.彰化 - 民雄(雙線)71.7 臺灣鐵路管理局 1970 1957 添築雙線
24.嘉義 - 新市(雙線) 50.1 臺灣鐵路管理局 1970 1957 添築雙線
25.新埔 - 通宵(雙線)5.8 臺灣鐵路管理局 1974  1974 添築雙線
26.苑裡 - 日南(雙線)7.8 臺灣鐵路管理局  1974 1974 添築雙線 1979西部幹線電氣化工程完工
27.新城 - 花蓮港19.2 臺灣省政府 1975 1973   
28.冬山 - 蘇澳新站(雙線) 5.4 臺灣鐵路管理局 1977 1974 添築雙線
29.四腳亭 - 瑞芳(雙線) 5.8 臺灣鐵路管理局 1977 1974 添築雙線
30.牡丹 - 雙溪(雙線) 3.1 臺灣鐵路管理局    1978 1974 添築雙線
31.花蓮 - 和平 39.4 臺灣省政府 1979 1978   
32.和平 - 蘇澳新站39.8 臺灣省政府 1980 1973   
33.花蓮 - 臺東(拓寬)162.2 臺灣省政府 1982 1978 東線拓寬
34.二結 - 羅東(雙線) 3.1 臺灣省政府 1982 1980 添築雙線
35.羅東 - 冬山(雙線) 5.0 臺灣省政府 1982 1980 添築雙線
36.外澳 - 頭城(雙線) 3.7 臺灣省政府 1982 1980 添築雙線
37.石城 - 大里(雙線) 2.7 臺灣省政府 1983 1980 添築雙線
38.頭城 - 礁溪(雙線) 6.3 臺灣省政府 1983 1980 添築雙線
39.四城 - 宜蘭(雙線) 3.6 臺灣省政府 1983 1980 添築雙線
40.八堵 - 四腳亭(雙線) 3.8 臺灣省政府 1984 1980 添築雙線
41.雙溪 - 福隆(雙線)9.1 臺灣省政府 1984 1980 添築雙線
42.大里 - 龜山(雙線) 9.7 臺灣省政府 1984 1980 添築雙線
43.礁溪 - 四城(雙線) 4.7 臺灣省政府    1984 1980 添築雙線
44.宜蘭 - 二結(雙線) 5.8 臺灣省政府 1984 1980 添築雙線
45.瑞芳 - 侯硐(雙線) 4.5 臺灣省政府 1985 1980 添築雙線
46.三貂嶺 - 牡丹(雙線) 3.7 臺灣省政府 1985 1980 添築雙線
47.福隆 - 石城(雙線) 5.6 臺灣省政府 1985 1980 添築雙線
48.蘇澳新站 - 蘇澳(雙線) 4.5 臺灣省政府 1985 1980 添築雙線
49.臺東新站 - 知本 12.7 臺灣省政府 1985 民  1980   
50.九曲堂 - 六塊厝(雙線) 5.0 臺灣省政府 1987 1983 添築雙線
51.豐原 - 成功(雙線)26.1 臺灣省政府 1987  1984 添築雙線
52.六塊厝 - 屏東(雙線)2.2 臺灣省政府 1988 1983 添築雙線
53.知本 - 太麻里 11.8 臺灣省政府 1988 1980   
54.鳳山 - 九曲堂(雙線) 8.0 臺灣省政府 1989 1989 添築雙線
55.南勢 - 銅鑼(雙線) 4.1 臺灣省政府 1990 1990 添築雙線
56.太麻里 - 枋寮 73.7 臺灣省政府 1991 1980   
57.銅鑼 - 三義(雙線) 7.5 臺灣省政府  1993  1993 添築雙線
58.竹南 - 造橋(雙線) 2.7 臺灣省政府 1994 1987 添築雙線
59.豐富 - 苗栗(雙線) 4.7 臺灣省政府 1994  1987 添築雙線2004北迴鐵路電氣化工程完工

fang3307 发表于 2008-6-28 16:02:41

wolfofline 发表于 2008-6-28 16:17:41

支持,这对两岸交流具有促进作用,但要有具体的规定,如只谈铁道技术,车辆等等.我想在技术上实现起来并不难,不知其他因素是否会干扰.

joe 发表于 2008-6-28 16:19:20

别被他们骂统战~~~

新曙光 发表于 2008-6-28 16:28:04

建议海子网与www.sky-train.com建立连接,该站点管理员在台湾省内很有威望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成立海子网台湾宝岛火车爱好者论坛可行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