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你被单位公派出差几次,坐坐飞机、高铁、D车,你就对普通列车一点兴趣也没有了。
没有这种事, 自己出钱照样乘普通车 软卧比高铁舒服的多 不浪费白天时间,便宜,地位高的人的首选。 其次硬卧也OK.如果短途座位也不是不行。
好比单位请你吃一顿大餐让你尝鲜了 你自己就不吃青菜不吃胡萝卜了?
单位请你乘了一次奔驰宝马 你出门打的就不乘桑塔纳了? 那我觉得这个问题是,为什么高铁价格不能随着人们的购买力提高而变化呢?为什么要在现在制定一个根本就不符合消费者消费能力的价格呢?
个人认为高铁二等座的价格应该与普通车卧铺价格持平,等民众普遍接受了这个东西的时候,再适当提高价格,刚开始就想赚钱,哪有这样的好事 原帖由 4712635 于 2009-12-27 12:12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那我觉得这个问题是,为什么高铁价格不能随着人们的购买力提高而变化呢?为什么要在现在制定一个根本就不符合消费者消费能力的价格呢?
个人认为高铁二等座的价格应该与普通车卧铺价格持平,等民众普遍接受了这 ...
当这个东西变成投资了以后 你就别想了 不要总想着火车很便宜 就怕现在低了,一涨你又不乐意了。 想起当年老郑的话:
(八十年代,)那又是一个变革的年代。按说,什么都好变,难变的是观念。但在当时,变得最快最大的恰恰是观念。观念的通货膨胀程度高于物价,这是为什么人们能够承受物价上涨幅度的根本原因。如果观念变化程度低于物价变化程度,就会出问题。万幸。 原帖由 老百姓动车 于 2009-12-24 02:57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现在900-1000的民工几乎绝种了,尤其是珠三角地区,1500-2000是普遍价位,坐的起3-4次高铁。
深圳800以下的不少于70%
不在深圳少BB 原帖由 老百姓动车 于 2009-12-24 00:43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请结合1995年~2010年、2010年~2025年,两个15年间,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老百姓收入增加,等等因素考虑,给出客观评价:
究竟是1995年时坐25G硬座感觉贵,还是2010年时坐CRH感觉贵?
用数字说话
通过计算,可以发现1995年100元大致等于2008年131.69元,1997年100元大致相当于2008年118.29元。也就是说,如果以CPI为通胀计算指标的话,那么今天动车二等座490元大致相当于1997年的414.24元以及1995年的372.09元。也就是说还是很贵的。关于1995年25G车票价格计算,留给有兴趣的朋友算一下。
那么,看看城镇家庭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的变化吧。
以名义收入计算,2008年/1997年有:
2.29、2.57、2.86、3.17、3.52
以不变价格计算,2008年/1997年有:
1.93、2.17、2.42、2.68、2.97
以票价比来看,二等座490元/硬座140元=3.5,二等座490元/硬卧257元=1.9。
对于一直选择硬座的人而言,如果让他们选择高铁,不论是谁,其福利都严重的下降,尤其是对于收入最低的20%的家庭。所以,对于LZ的问题,回答是:相对于1995年乘坐25G硬座,2010年乘坐CRH是绝对的贵了,贵太多了。
对于选择硬卧的人而言,如果让他们选择高铁,那么福利变化情况则不好说,从购买力上看,其的确提高了,但是这仅仅是考虑了不做其它消费的情况。如果考虑房价等因素,那么对于选择硬卧的人而言,福利未必得到提升。
[ 本帖最后由 suncity_h 于 2009-12-27 18:11 编辑 ] 按目前通货膨胀速度,到2025年还真不算贵。问题是到那时武汉到广州还是490吗? 原帖由 老百姓动车 于 2009-12-26 23:47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请问清朝1平米房子多少钱,现在1平米房子多少钱。清朝1斤大米多少钱,现在1斤大米多少钱。
运输是基础资源,不是一年出三代、卖概念越卖越便宜的玩意儿!
:L :L :L ,清朝早期北京的大米比苏州起码贵3倍以上,这么说就是运河1500KM运费是苏州大米价格的2倍!
按照这么算现在铁路收这个运价就是3元/吨KM,你觉得是不是发大了!
运输是什么狗屁基础资源,难道还是不可再生,还是越用越少?难道是土地资源?
现在造房子比以前便宜多了,建筑单价也就400-600,普通人一年收入可以造50平米,在清朝绝对不可能!没看见现在农民很容易在农村盖不错的房子吗?
真理就是随着技术的进步,交通成本占收入的比重越来越低 谁你怎么比较,你说高铁就算便宜的不能再便宜了,我们也不买你的账。 原帖由 outianhai 于 2009-12-24 00:56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95年太贵了。
那时候说真很难坐的起。
现在的武广虽然490,但是一个月省下的也可以坐好几来回了。
这么一比,还是武广定价并不是太贵。
确实
不是武广太贵了,而是普通火车票太便宜了
回复 #71 happysky024 的帖子
武广还是非常非常贵的,用事实说话. 原帖由 outianhai 于 2009-12-24 00:56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95年太贵了。
那时候说真很难坐的起。
现在的武广虽然490,但是一个月省下的也可以坐好几来回了。
这么一比,还是武广定价并不是太贵。
就平均水平而言,以硬座而论,是武广贵了,贵太多了. 这个话题居然也能引起这么多的争论,真是匪夷所思的事情。 普快都坐不起,普慢还凑合。:lol 靠,我不知道95年票价居然这么贵。:Q 原帖由 老百姓动车 于 2009-12-24 11:11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请问对于这样的打工族,就算铁路低价到免费,他们有时间去坐火车吗?他们最多也就每年春节回家进城坐2趟火车吧!
平时票价贵与便宜,与他们都没有关系。春运期间,给他们加开低价临客就是了。
直接说这些打工族不算人好了。他们过得是好是坏,是死是活和这个国家没关系,是吧... 原帖由 老百姓动车 于 2009-12-27 01:58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占收入多少有什么关系呢?某人说汽车年年都降价,为何高铁就不能年年都降价。你意思是,占收入多少与是否应该年年降价有关系?
买手机占收入比例很小,年年降价。买汽车占收入比例很大,一样年年降价。
...
时代在变化,消费越来越多元化。现在要用手机,电脑,要玩一夜情等等;这些开支都是95年不常见的。而且,天杀的ZF抬高房价,使其他消费所占比例越来越小。
出行越来越频繁,如果每次出行费用所占收入比例不变,甚至还增加,这是很不合理的。 武广票价高不高不是问题,问题是当年的25G提价后还是各种交通方式中性价比最高的,如果要走,多少钱咬牙也要走。而现在武广面临飞机、大巴、甚至普速铁路的大量分流和价格对比,竞争力很难和那个时候比。 原帖由 outianhai 于 2009-12-24 00:56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95年太贵了。
那时候说真很难坐的起。
现在的武广虽然490,但是一个月省下的也可以坐好几来回了。
这么一比,还是武广定价并不是太贵。
95年太贵? 还不是一样得坐.那时候一张京广半票就是一个月生活费啊.
不过到自己有收入以后,其实都无所谓了.98-99年带LD回家,每次都是一张YZ+一张RW.来回接近2000,接近2个人一个月的收入.那时候生活也简单,住宿舍吃食堂,开销倒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