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hetian1234
发表于 2013-4-5 19:20:12
PIKO觉着中国人傻钱多,于是就来忽悠中国消费者了
cnil
发表于 2013-4-26 11:54:24
jerryice 发表于 2013-4-3 00: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丁点儿都不带改的。。。
充分体现了piko的特色{:4_104:}
chineseboyx
发表于 2013-4-26 12:19:57
jerryice 发表于 2013-4-1 01: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vvvvvvvvvvvvvvvvvvv
这可真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shangshuang2014
发表于 2014-8-23 21:15:42
{:4_83:}{:4_83:}
wa3mickey
发表于 2014-8-24 03:14:51
bichao37 发表于 2013-4-1 11: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你要买就真不如买BWC的。首先是尺寸都不符合CRH3的,加100多人民币就能买到纯正的CHR3的5节装,干嘛 ...
37兄,你是四川人?
bichao37
发表于 2014-8-29 00:16:08
wa3mickey 发表于 2014-8-24 03: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37兄,你是四川人?
是的,您也是?
lianlei
发表于 2014-8-29 14:13:56
百万城就够烂的了我觉得.......
wa3mickey
发表于 2014-8-29 17:05:49
bichao37 发表于 2014-8-29 00: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的,您也是?
对啊,我看你说话的方式,没想到你是四川的。
TR-SHA
发表于 2014-9-1 18:21:44
其实,两家的车各有各的优缺点。
我曾给两款车都改过车灯,也研究过其中的结构,来说说我的看法:
先说大形:PIKO这个严格说来是CRH涂装的ICE3,车体宽度整体就不对的(ICE3比国内CRH车体宽度要窄)。同时里面的座椅也是ICE的2+2布局。而BWC的呢,车体宽度看上去差不多,但是车头形状从各个角度看上去,总有几个角度上和真车比感觉怪怪的。还有一点,BWC的CRH3,时间久了外壳普遍由白色变成了偏黄色,自然旧化得比真车还快,这个我就不评价了。
再说车壳模具:车厢壳子的接缝来说,BWC是一直线(当然这样开模最容易了);而PIKO是顺着裙板上设备的纹路做的锯齿形接缝,这样复杂程度高但是接缝更容易被隐藏在裙板盖子的纹路中。顺便说一句,PIKO的车顶空调包做得很奇葩,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总体上说BWC的零件细节要多些,不过PIKO在裙板上的微小中文字印刷得非常棒。还有就是车门旁边的电子显示屏位置,PIKO给开了一个扁扁的方孔,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加个黄色LED,而BWC完全没有这个细节。
走行性能:两款车都是餐车驱动(PIKO的餐车每个转向架上只有远离车厢端部的一个车轴为动轴,也就是全列车仅由两个轮对驱动,不过驱动轮带有橡胶圈因此牵引力很不错),但是速度差别巨大:如果说PIKO是高铁G的话,BWC可能最多只有直特Z的速度了。PIKO的运行速度之快,简直可以用“夸张”来形容了:原因是其仅有一级蜗轮蜗杆减速,因此跑得飞快。而BWC则相反,速度很慢,并且可能是由于动力车太轻的缘故,爬坡能力极差,运转会上BWC的轨道搭成的桥(配BWC自己的桥架),5节编组的CRH3每次上桥必坡停(轮对空转),需要手工推启动。
列车取电:这点上两家的设计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出发点:BWC可以选择受电弓受流或轮对受流。轮对受流时由多节车厢的轮对共同受流,大大降低了接触不良的可能性;而PIKO的设计开始时完全不能理解:仅由其中一节头车上四个轮对受流,然后通过车钩把电送到餐车,并且不支持受电弓受流。后来专门咨询了威尔福博士之后才得知,人家是故意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可以和地面的信号机、轨道绝缘分段配合实现自动行车。
说到车钩,顺便多说几句:BWC和PIKO都采用兼有多芯供电功能的车钩。PIKO的是5芯插件,BWC是8芯。显然BWC的功能更加强大。根据对电路的剖析,BWC全列带灯且灯光可由餐车的DCC芯片控制单独开关,并且预留DCC第9针紫色辅助功能口焊盘。但是由于HO列车通过曲线时半径实在太小造成车钩的摆动幅度很大,因此大量的电缆会被反复弯折。BWC的设计是电缆就在车钩座旁边很小的空间内分为左右各4条进行弯折,而PIKO则创造性地将电缆从车底穿过地板竖直伸到车顶,然后再弯回地板的方法,在车门走道的竖向空间里给了车钩电缆很大的摆动范围,使得过弯时电缆的弯曲半径明显变大,因此对延长电缆的弯曲寿命有利。
最后说说车厢灯:BWC的原厂全列带灯,但是很多朋友都反映说灯太暗了,几乎察觉不到亮。于是有车迷尝试自行更换灯带,但是加亮后发现局部有漏光现象,原因是原厂的车壳也漏光严重,于是厂家事先在车壳内部涂了漆,但是有些部位没有覆盖到,特别是侧墙上窗玻璃附近,因此一旦加亮灯光就会有光漏出。PIKO原厂不带灯,也几乎没有加灯的条件(电路、支架等都没有,而且部分位置上多条电缆直接在地板上通过,一旦被灯光照亮会非常显眼),同时车壳漏光严重,真要加灯就必须全部车壳进行不透光的内部涂装处理。
zxpsasa
发表于 2014-9-1 18:39:55
TR-SHA 发表于 2014-9-1 18: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其实,两家的车各有各的优缺点。
我曾给两款车都改过车灯,也研究过其中的结构,来说说我的看法:
{:6_176:}
zxpsasa
发表于 2014-9-1 18:41:16
bichao37 发表于 2014-8-29 00: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的,您也是?
您是四川哪里人啊。。我在成都呆了7年。。现在觉得来论坛来晚了。。{:6_175:}
bichao37
发表于 2014-9-2 00:19:35
zxpsasa 发表于 2014-9-1 18: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您是四川哪里人啊。。我在成都呆了7年。。现在觉得来论坛来晚了。。
成都啊~~
zxpsasa
发表于 2014-9-2 08:45:13
bichao37 发表于 2014-9-2 00: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成都啊~~
{:6_175:}。。。您知道天堂鸟他们家店么,我有时候去店里转转,蜀汉路那边的。。
沈局营站
发表于 2014-9-5 15:19:08
外国鬼子叫中国人为他们代工时,对质量百般挑剔,中国人都是把自已国人不曾享用过的好品质交给老外,
可是一但外国人给中国人做东西就不同了,他们总是把一些相对较差的产品,用相对较差的态度对待中国市场,
这是为什么?
归根结底,中国人对外崇洋,
其实这种车从出的时候就已有过许多评论,为何还要花钱去支持这些洋鬼子?
国内就没有好车厂商可以支持吗?据我所知海达尔的车就不错啊,
我觉得像这种车,我连给儿子当玩具都嫌它贵,觉得也就是市场上几十块钱的山寨版的东西,
这个贴也挺好的,让大家都知道,以后别碰外国人做的国车,
他们根本不可能做得好,
1、因为没感情;
2、因为不负责;
3、因为他们心底里歧视我们;
4、因为他们对国车不专业;
5、因为他们不用对中国车迷负责;
所以我就是买中国的玩具也不买外国产的国车
冬日
发表于 2014-9-15 07:44:36
jerryice 发表于 2013-4-1 01: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从上面看,瘦很多真的是
西方人讲究身材嘛!
wa3mickey
发表于 2014-9-15 21:41:35
bichao37 发表于 2014-9-2 00: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成都啊~~
我也成都的,话说你在成都?我前两年才回来,还没和成都的车迷建立联络呢。有机会来拜访下你啊。
bichao37
发表于 2014-9-16 00:32:40
zxpsasa 发表于 2014-9-2 08: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您知道天堂鸟他们家店么,我有时候去店里转转,蜀汉路那边的。。
知道但没去过,以前去过他家里。
bichao37
发表于 2014-9-16 00:33:56
wa3mickey 发表于 2014-9-15 21: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也成都的,话说你在成都?我前两年才回来,还没和成都的车迷建立联络呢。有机会来拜访下你啊。
欢迎欢迎!
wa3mickey
发表于 2014-9-22 10:47:19
bichao37 发表于 2014-9-16 00: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欢迎欢迎!
呵呵,私信联系{:4_104:}
DF4C4095
发表于 2014-9-22 14:07:08
TR-SHA 发表于 2014-9-1 18: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其实,两家的车各有各的优缺点。
我曾给两款车都改过车灯,也研究过其中的结构,来说说我的看法:
不是百万城的车太轻了 相反 是所有车厢加在一起太重了 黏着度太小 空转了
就速度而言 你单独把餐车跑一跑就知道了 一点也不慢! 我也是不断减重才发现问题的 bwc过于重视单节车重 而忽略了整体重量 按照原厂重量来说 bwc更适合2动3拖 !总之想要bwc跑得快 那就只能把各个车厢的配重铁片拿掉或者增加动车 我的车是6节编组 去配重后才跑出应有的速度 跑车视频稍后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