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力传动装置机械特性较软,和电传直流车相近,电传直流车用的是串励或复励直流电机,近年来电传交流流车用 ...
楼上可能把牵引电机的特性和机车牵引特性给混淆了。在机车牵引特性里没有所谓软或硬的概念。直流牵引电机和交流牵引电机在特性上的比较也不应以谁软谁硬来比。总之,拿内燃机车来说,柴油机车到轮周之间存在传动装置的原因就是使机车牵引特性符合牵引的需要,并能发挥可能利用的最大效率。
huamao_zhh 发表于 2013-5-23 21: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毕竟德国之前就是强国,因此有足够的基础工业。
但是天朝不行,之前没有任何基础。
是啊,在没有任何基础又要发展的情况下就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发展模式;
1。先引进,消化吸收,自我改造再发展。
2。基于已有经验和技术自行开发发展。
3。在朋友的帮助下发展。
回顾我国机车车辆工业的发展道路,似乎上面的三种模式是被混合着应用的。但似乎唯独缺了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发展,如果没有这方面的领先,只能永远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走啊。
saxy_52 发表于 2013-5-24 09: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是啊,在没有任何基础又要发展的情况下就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发展模式;
1。先引进,消化吸收,自我改造再发 ...
基础理论这种不能第一时间换成钱的东西,天朝人对此不感兴趣吧?…… CRS 发表于 2013-5-24 17: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基础理论这种不能第一时间换成钱的东西,天朝人对此不感兴趣吧?……
同意呀,看当今大学教育的分科就知道这点了。
谁有资阳厂生产的3台“东风红4”机车,最好能标记出车号来。 saxy_52 发表于 2013-5-24 09:2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上可能把牵引电机的特性和机车牵引特性给混淆了。在机车牵引特性里没有所谓软或硬的概念。直流牵引电机 ...
串励直流电机负载增加时速度下降力矩加强,和机车牵引特性负载增加时速度下降以加强牵引力要求一致,所以直流电力、电传内燃以串励直流电机为主,既符合机车牵引特性、又能使各动轮协调工作,近期的直流车又给串励直流电机加了少量它励绕组。串励直流电机空载时会转速极高发生事故,所以做串励直流电机实验时用电磁制动器作负载,机车即使没牵引也有齿轮作负载,不用担心发生事故,交直流两用电钻也是串励直流电机,因功率小不用担心转速极高发生事故,这些是铁路技术的基本常识。 cgs 发表于 2013-6-9 21: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串励直流电机负载增加时速度下降力矩加强,和机车牵引特性负载增加时速度下降以加强牵引力要求一致,所以 ...
不能说楼上的直流电传动概念不对,但有些点楼上肯定是混淆了。牵引电机的特性和电流电压及转速有关。楼上这套逻辑没法用来解释交流传动的鼠笼式交流牵引电机的特性与机车牵引特性如何配合。
还是应当首先搞清机车的牵引特性,然后再看什么样的传动方式能够尽可能好的满足这个特性。
机械传动,通过齿轮箱不同的机械传动比,实现在理想牵引特性恒功段附近的阶梯状变化。
液力传动,通过液力变扭器的“软”特性,即无级变速特性实现上述段的分段相符。
直流电传动,通过直流电机的“软”特性,实现上述段的分段相符。
交流电传动,通过逆变器输出电压,频率的变化实现上述段的基本全部相符。
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当今新的机车或轨道车辆的传动方式已几乎全部是交流电传动方式。在矿山提升设备或钢铁厂的传输设备上也是如此。液力传动方式在船舶传动中仍应用很广,尤其是大功率的船尾主螺旋浆的驱动。
液力传动我觉得相对比较稳定, jacktaoycn 发表于 2013-6-16 17:01
液力传动我觉得相对比较稳定,
液力可比电传要皮实的夺取。 是的,绝对,以前的领导专列用的都是液力传动的进口机车。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