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子龙 发表于 2013-12-19 09:33 
北京地铁机场线20公里,25元,它又不是高铁或磁浮,全国最贵,这怎么就不说了呢?
首都机场快轨价格听证 如何实至名归
新闻背景 北京首都机场轨道线票制票价听证会将于7月2日召开,初步拟定的方案为采取单一票制,每人每次25元或30元。相对于目前北京5条在运地铁线路的2元一票制,机场轨道线的25元和30元的价格方案再次成为人们关心的一个话题。
价格听证会如何实至名归 对于首都机场轨道客运专线25元和30元的单一票价制,市场最终是否能够接受,结果不得而知。但耐人寻味的是,此次听证会的申请方——北京东直门机场快速轨道有限公司却在听证会前表示,更倾向25元票价,理由是更有利于吸引客流,缓解地面交通压力。这个表态,让人感觉经营企业有点像公益组织,把维护公共利益而不是企业逐利作为第一追求。 在此情况下,若没有第三种选择,听证会中会有真正的博弈吗?当然也不排除两种方案都被否定的可能。这恐怕要看听证会代表的组成;还要看到底是由听证结果决定最终结果,还是听证结果只供有关部门做决策参考。 此次听证会的代表共有25名,由三方面组成:一是由北京市人大、市政协、政府有关部门、大专院校等推荐组成的价格听证会常任代表库,共有10位;二是由北京市消费者协会推荐的11位消费者代表;三是4位经营者代表。从代表背景上看,价格听证会的参与者有三方:作为公用产品或服务提供者的企业,作为消费者的公众,和作为第三方仲裁者的政府。但是,有些问题需要首先明确:常任代表库产生的代表是随机抽取的,还是指定产生或消协推荐的?在听证会中,如果指定的代表过多,是否会影响其中立性和公正性? 此外,在本次听证会中,政府起着组织、裁决、见证的作用,政府一方及其相关方的听证代表不宜过多,要注重听证的过程和结果,避免让听证会有名无实或少实。 一个有实质影响力、作用力、公正性和公信力的听证会,必然能很好地回答以下基本问题:听证代表如何公平、公开、公正地产生,如何保证其代表性和科学性?谁来组织听证会,组织者能否完全中立?举行听证会的时间、场所是怎么确定的?听证会举行之前代表如何全面了解有关信息?特别是在有关价格听证时,代表们能否获得充分有效的作为定价依据的成本资料?听证的过程是否公开?听证的结果是否具有不被损害的执行力?这些基本问题解决之日,就是听证会制度实至名归之时。 反思:专线票价不能重蹈“暴利”覆辙 作为一个具有自然垄断型和公益性的环保型线路,机场轨道线盈利水平必须掌握在一个合理的尺度内。 目前,只有25元/人和30元/人两种价格备选,“二选一”的听证方案没有更多的选择,目前还很难说是最优方案。 关于定价的依据,北京东直门机场快速轨道有限公司只是比较含糊地说:“机场线的建设和运营是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票价的制定在考虑目标乘客群承受能力的同时,还要兼顾企业经营成本。”但是,市场承受极限、企业承受极限以及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精确结合点在哪里? 从定价方案的单位里程票价来看,平均每公里是0.875元(25元方案)或1.05元(30元方案),这个价格已经远高于公路、铁路和轮船的一般客运价格,甚至直追国内机票价格。 除却价格成本,从比较优势的角度分析,目前进出首都机场的机场大巴、出租车分布很广,比机场轨道线有网点优势,自驾车虽然费用高一点,但具便捷优势。机场轨道线的优势是快捷(省时)、准时(不会堵车误机),但这只是对东直门区域的乘客而言。航空旅客是从北京的四面八方前往机场,从北京市内其他地方到东直门或三元桥站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当前的两个票价方案,可能会使其快捷、准时的竞争优势丧失。 虽然机场轨道线要遵循市场取向,但企业的逐利性与社会的公益性并不矛盾。据预测,采用25元方案,机场轨道线中远期客运量最高可达到每年1220万人次,大体分担当年首都机场吞吐量的16.1%;采用30元方案,中远期客运量可达到每年1032万人次,分担当年首都机场吞吐量的13.6%。即使企业觉得走高价路线也会有盈利前景,政府也有权力、有责任要求其通过适当调低票价等形式,尽最大可能地提高运能,以吸引更多的人们选择轨道交通这样的绿色出行方式。(摘自《新京报》) 辨析:听证会的价值在于倾听民意
听证会多起来了,这是好事,说明决策民主化在前进。但综观眼下涉及价格的各种听证会,以“涨价”为议题的听证会占了绝大多数,主张“降价”的听证会少之又少。即便反对的声音很大,只要有关方面坚持要涨价或者维持原价,价格就不会降下去。可以说,试图通过听证会的形式而使老百姓的意见能得以顺畅地表达和接纳,我们还有一段路要走。 这些天,首都机场轨道客运专线票价听证会又一次引起了各方关注。机场线作为一项公共设施,目的是为老百姓带来实惠,而目前25元/人和30元/人的定价让老百姓怎么算也觉得不划算。据机场方面称,由于机场线是客运专线,主要服务航空旅客,与市民日常出行的公共交通线路有所不同,不可同日而语。但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要求消费者理解产品成本,只能用价格比较优势去争取他们。目前,机场大巴单程每人次仅16元,且网点多,方便;自驾车走机场高速路据测算费用虽超过40元(包括油钱和其他养路费用),具便捷优势。相比之下,机场线25元/人的费用并没有显出多大的价格优势。 价格听证会制度是一项强制性制度。按规定,申请调价的经营者和部门如果在听证会上提不出充分理由支持调价,或者参加听证人员多数反对调价,那么此项调价便不能实施。这项规定也同样适用于目前各方要求机场线调低价格报价的情况,经营者和有关部门除了提出报价,还应该把此报价提出的依据清晰明了地呈现给老百姓,让老百姓明明白白。 应该说,听证会制度是政务公开的一大举措,实行以来也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绩效。但是,既然要听证,就应该打心眼里尊重民意,倾听群众呼声,接受群众监督,而不是根据决策者的意愿,选择一些代表为自己的理由帮腔,把不同声音作为民主决策的幌子敷衍了事。
来源:新华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