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温州铁路0577号 于 2014-1-20 12:37 编辑
所谓的甬台温管内6大天王车,就是甬台温沿线上行大量上车,下行大量下车的黄金车次,满足和符合沿海民众出行方式早出晚归的黄金车次,所以被各站寄予厚望,即:(车底截止1月16日信息)
1,温州南-上海虹桥,G7504/7525 ,CRH380BL,上行温州南6:35开,发车过早,温州南偏僻,始发也上不了几个人的车,正宗的为台州境内服务的车,所以跨越了温州全境,上行停靠温州南-温岭-台州-宁海-宁波,下行7525宁波-台州-温岭-温州南
2,温州南-淮南东,D5466/5455,CRH2A单组,上行温州南6:43开,发车还是过早,现在的停靠上行意见我不是很大,下行5455停靠依旧是照葫芦画瓢的宁波-台州-温岭-温州南,是不是有点太不严谨负责任了。
3,温州南-合肥,G7674/7677,CRH2C单组,没什么话说
4,苍南-上海虹桥,G7506/7561 ,CRH380BL ,下行7561宁波-台州-温州南,依旧大跨步跨越。
5,苍南-六安,D5482/5481,CRH2A重联,没什么话说。
6,苍南-淮南东,G7670/7661,CRH380BL,下行7661宁波-临海-台州-温岭-温州南,这种停靠是不是感觉和前面几个很相似眼熟?
来回共计12趟车,温岭停靠了10次,台州全部停靠,其余各站一般停靠2-3次,乐清的绅坊和雁荡山一趟都没有,是不是有点说不过去了。我的观点是,铁路是方便服务沿线各站民众出行为宗旨,大站你多停的是,可是小站,也不可赶尽杀绝一趟不停。
在保持交路和现有发车时刻不变的情况下,我对沿海12趟天王车的停靠做如下优化,以使得各均能雨露均沾。
1,G7504(走沪杭),温州南6:35发车,停靠温岭-台州-三门县-宁波(取消宁海,增加三门县)
2,D5466(走沪杭),温州南6:43发车,停靠乐清-温岭-台州-奉化-宁波(取消三门县)
3,G7674(走宁杭),温州南7:18发车,停靠雁荡山-温岭-台州-宁海-宁波(取消临海,增加雁荡山)
4,G7506(走沪杭),温州南7:29发车,停靠苍南-鳌江-瑞安-温州南-乐清-台州-临海-宁海-宁波(取消温岭,奉化,增加临海,宁海)
5,D5482(走沪杭),温州南7:47发车,停靠苍南-鳌江-温州南-永嘉-绅坊-温岭-台州-三门县-宁波(取消临海,增加绅坊,三门县)
6,G7670(走宁杭),温州南8:12发车,停靠苍南-瑞安-温州南-永嘉-温岭-台州-临海-奉化-宁波(取消三门县,增加永嘉,奉化)
这样6趟车,沿途各站雨露均沾,苍南3趟,鳌江2趟,瑞安2趟,温州南6趟,永嘉2趟,乐清2趟,绅坊1趟,雁荡山1趟,温岭5趟,台州6趟,临海2趟,三门县2趟,宁海2趟,奉化2趟,是不是感觉合理很多?
下行的情况:
1,D5481(走沪杭),宁波19:14发车,停靠宁海-临海-台州-乐清-温州南(维持现状不变)
2,G7677(走宁杭),宁波19:31发车,停靠奉化-台州-绅坊-永嘉-温州南(取消温岭,乐清,恢复绅坊,增加永嘉)
3,D5455(走沪杭),宁波20:07发车,停靠三门县-台州-温岭-雁荡山-温州南(增加三门县,雁荡山)
4,G7661(走宁杭),宁波20:27发车,停靠临海-台州-温岭-永嘉-温州南(增加永嘉)
5,G7525(走沪杭),宁波21:00发车,停靠奉化-三门县-台州-乐清-温州南(取消温岭,增加奉化,三门县,乐清)
6:G7561(走沪杭),宁波21:18发车,停靠宁海-台州-温岭-温州南(增加宁海,温岭)
这样6趟下行车,各站雨露均沾,奉化2趟,宁海2趟,三门县2趟,临海2趟,台州6趟,温岭3趟,雁荡山1趟,绅坊1趟,乐清2趟,永嘉2趟,温州南6趟。
合不合理,希望上局重视,对每站都不偏不倚可观停靠,晚间下行6个车,大多数的车都开成了宁波-台州-温州南或者宁波-台州-温岭-温州南,确实有点太不欠考虑了,多加停1-2站,运行时间延长10分钟左右,能方便更多沿线人民,何乐不为呢,上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