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东风4D-7001

铁路客车切式通风器工作原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24 21: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际上我现在怀疑22型客车的圆形通风器是你们说的那样,而新型25B的椭圆形通风器是我设想的那样,但没有证据(之前石嘴山那事故引用的那个文章可以算辅证,有兴趣自己去看看吧,他提到过新型通风器进风量大且易进异物)
发表于 2014-3-25 14:53:2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77楼说的问题,我第N次强调,是指相对物体表面流过的空气对表面的压力因为运动而降低,不是表面附近空气的压强降低。     你想不明白的话,可以继续请教。

蘑菇头通风,主要因为其蘑菇头的入风口和空气运动方向垂直,这个界面内外的压力大小,决定空气是往里灌还是往外抽,显然后面流过蘑菇头环口的气流速度高,因此对环口的静压降低,所以里面的空气压力高,就会往出走。机车车辆的通风口设计,无一例外地的都是侧面通风,出风口,总是和运行方向垂直,没有通风口开向机车运行方向的,就是为了避免风直接灌进去。

这种自然通风其实并不稳定,受自然风向影响较大,也有可能发生倒灌的情况,因为该原理要求空气流动和表面大致平行,当外界刮风的风向不满足这个条件时候,大风和车体表面有个角度,此时,通风口就直接承受一定角度动压分量,就会发生倒灌。   另外,像进入隧道,因为速度快,柱塞效应,车体周围的空气无法迅速排开,体积受到隧道挤压,其静压就会迅速上升,发生倒灌。

关于飞机,迎风起飞,是使得飞机和空气的相对速度加大,提高升力,如果逆风,则相对速度减小,升力显然不如迎风起飞。真正飞机起来之后,又希望顺风,速度快些。
发表于 2014-3-25 19: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asoya 发表于 2014-3-25 14:53
你77楼说的问题,我第N次强调,是指相对物体表面流过的空气对表面的压力因为运动而降低,不是表面附近空气的 ...

那你真不用再N+1遍强调了,你的意思我看的真真儿的,之所以和你一再确定,是因为没想到你如此愚不可及,实乃始料未及之事。之前你之所以那么肯定你的相对论,是因为我把气流方向搞反了,现在我拨乱反正,你若还坚持己见,那我也只有为你跑一趟北航这一招儿了,再没别的办法
你的“相对论”,却仅作用于表面附近的空气,我确实觉得很奇葩,但像你“请教”毫无意义,因为你连受力分析都做不出来。在唯心论上引出一个悖论来反驳唯心论,看来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人家本来就是唯心论,呵呵,这倒真是让我长了经验。所以说,理越辩越明真得分对象,对于某些情况,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去给他找“标准答案”
关于通风器,你说的“这个界面内外的压力大小,决定空气是往里灌还是往外抽”是对的,不过我就不明白这根通风口开角有啥关系?前边问你你家下水管你还没明白?
关于飞机起飞,顶风并不是简单的要使飞机和空气相对速度加大,你应该知道升力取决于压差,压差越大升力越大。机翼下表面可以近似看成平面,则流过下表面的气流很微弱,为便于理解可以看做空气静止(没有气流);而上表面由于迎风面有凸起,所以当顶风的时候该处的正压压强会增高,所以其流过上表面的气流流速会增大,虽然下表面气流流速会加快一些,但总体上还是会使上下表面压差增大而实现升力的增加。当然你现在连气流是怎么回事都还没搞清楚呢,我再和你掰扯这个就纯属瞎掰了。
最后再强调一下,产生气流的必要条件是存在压强差,这就像产生电流的必要条件是存在电势差一样。不发生正面冲撞的(仔细琢磨琢磨啥意思)相对位移不产生压强差,当然不会有实实在在的气流,那个“气流”真真切切是你脑子里杜撰出来的。如果说前边那个气流是实数,后面那个“气流”就只能用虚数来表示。而其没有物理意义,不可能产生压强降低
北侠,我真的和你说累了,为了这个帖子能有个结果,算是为了那些持续关注本帖却又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朋友,必须去讨一个标准答案,我一定会尽快去趟北航,就问那个相对速度的问题,其他的对我来说真没必要问了。我会把老师的原话发上来
发表于 2014-3-25 20: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明白了,你压根就没明白啥是动压吧?动压是在垂直于流体运动(这个可以是相对运动)方向的表面形成的,动压的方向也是平行于流体运动方向的,但空气在受阻后的扩散趋势可是在垂面上360°全方位的,因为其本质就是压缩空气,呵呵,现在可以把搞不清动压是什么的帽子抛回给你了
如果通风器风口朝着列车运动方向开,那就不会有动压了,或者说产生动压的位置会往里移至风道拐弯处,按你所说,此时风道位置拐了个直角弯,空气又如何会灌入车内?呵呵
发表于 2014-3-26 14: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4-3-25 19:21
那你真不用再N+1遍强调了,你的意思我看的真真儿的,之所以和你一再确定,是因为没想到你如此愚不可及,实 ...

你尽瞎扯,什么飞机机翼下面的空气基本静止?相对谁静止?确定什么确定,我说的有什么歧义吗?  关于机翼升力,随便搜一堆介绍原理的地方,都会给你画出气流图,怎么就看不懂?受力图也搜得到,自己不会看么。

下水道那是直接往里灌水,和这里说的是两回事。自己就在那儿想当然认为是一回事?

我不再多解释,兄弟你还是感觉找专家解释什么钢尺问题,还有机翼问题,还有这个蘑菇头自然通风器的,早问早解脱。
发表于 2014-3-26 14:2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soya 于 2014-3-26 19:31 编辑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4-3-25 20:00
我明白了,你压根就没明白啥是动压吧?动压是在垂直于流体运动(这个可以是相对运动)方向的表面形成的,动 ...



此处看错表述,特收回。
发表于 2014-3-26 15:34:45 | 显示全部楼层
asoya 发表于 2014-3-26 14:18
你尽瞎扯,什么飞机机翼下面的空气基本静止?相对谁静止?确定什么确定,我说的有什么歧义吗?  关于机翼 ...

我说了为“便于理解”,你不懂中国话?这样找不回面子,你放心,标准答案一定会有的,扶好你的眼镜等着那天吧
你看问题根本不懂得抓主要矛盾,当然很显然你就是在转移视线,本来你态度诚恳点谦逊点我也不是非让你下不来台,既然如此,咱俩肯定得有一个人“糗大了”
你也不要再把自己跟网上的解释标榜在一起了,你除了把气流方向蒙对了,剩下啥都是错的,让你计算你就得傻眼,不信你试试,呵呵
至于下水道,也是,你连动压是啥都没闹明白,可不以为是我在想当然嘛……
发表于 2014-3-26 15:40:44 | 显示全部楼层
asoya 发表于 2014-3-26 14:24
刚以为你似乎想清楚点懂了,现在竟然赤裸裸的开始胡扯八道了,动压是因为速度形成的,动压方向当然跟速度 ...

好啊,听你的,百度,动压,如下:
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在正对流体运动的方向的表面,流体完全受阻,此处的流体速度为0,其动能转变为压力能,压力增大,其压力称为全受阻压力(简称全压总压,用P表示),它与未受扰动处的压力(即静压,用P静表示)之差,称为动压(用P动表示)
不知道在你看来我和他的表述有何本质性区别,哦对,忘了您阅读理解水平堪忧……
至于剩下的话,百度没写,所以你就不知道了?真是悲剧,受了这么多年高等教育,只会在网上踅摸答案,不知道要没了互联网,某些人的智商得倒退多少年
发表于 2014-3-26 15:4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动压压力的方向与分子扩散的方向根本就是两码事,如果只认一条路,迎风钢板都会被凿穿
真不知道怎么评价你这智商,别怪我说话刻薄,因为实在没词儿了
发表于 2014-3-26 19: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4-3-26 15:34
我说了为“便于理解”,你不懂中国话?这样找不回面子,你放心,标准答案一定会有的,扶好你的眼镜等着那 ...

你最有意思了,昨天是不是发现自己连什么速度方向给搞反了?自己是不是差点崩溃了?
5个问题的核心就是让你辨别方向和参照系,你是怎么说的?什么小学生水平,当你弱智啊什么的,就是不肯回答。结果咋样。

你尽管请教,我扶好眼镜等着。
发表于 2014-3-26 19:2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4-3-26 15:40
好啊,听你的,百度,动压,如下:
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在正对流体运动的方向的表面,流体完全受阻,此 ...

这个你说对了,下午开会,将垂直看成平行,只关注你的“表面”这个词儿,因前面一直说的是气流平行的表面。  跟说所说的动压是速度方向形成,确实是没有区别的。我看错了,我收回。


发表于 2014-3-26 20: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4-3-26 15:34
我说了为“便于理解”,你不懂中国话?这样找不回面子,你放心,标准答案一定会有的,扶好你的眼镜等着那 ...

但空气在受阻后的扩散趋势可是在垂面上360°全方位的,因为其本质就是压缩空气,呵呵,现在可以把搞不清动压是什么的帽子抛回给你了

———— 刚搜索了点东西,后面就自己发挥(还好意思说百度没说),什么全方位的扩散压缩空气,你怎么不拿着这个解释一下前面吹薄片的实验呢? 压缩空气既然全方面扩散,结果就不能把纸片吹开,反而吸过来了?你不觉得自己很搞笑么?你还没试过两个薄片中间吹气,两个薄片都往中间吸,“挡着有动压的压缩空气的道”吧。         你不就是一直在说,车外有个圆柱挡着呀,所以气流碰到圆柱“形成你想象中的压缩空气”,就会被撞击的往上窜,然后怎样怎样,我告诉你,很遗憾,他会从圆柱边上流过去,后面还有相同的空间需要填补,所谓窜上去的是非常有限的,就像河里的桥柱一样。    前面还专门解释了,只有外界空气运动方向跟车体表面有足够角度之后,动压有足够的分量转化成静压,大于车内气压,才能发生倒灌。

            动压除了下午会议间隙没仔细看你垂直方向外,我从未搞错过动压 ,这点你就别指望找回面子了。    这个通风器原理到底是抽还是灌,我看你也别回复了,我们扶着眼镜等着你找到答案上来再说。
发表于 2014-3-26 22: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4-3-25 19:21
那你真不用再N+1遍强调了,你的意思我看的真真儿的,之所以和你一再确定,是因为没想到你如此愚不可及,实 ...

关于通风器,你说的“这个界面内外的压力大小,决定空气是往里灌还是往外抽”是对的,不过我就不明白这根通风口开角有啥关系?前边问你你家下水管你还没明白?

——本来不想回答,但是看到你这么个认识,不回答就好像默认似的。动压是有方向的,如果开口对着空气流速的方向,空气的动压作用就直接作用于开口,你查了百度,总该知道,动压的作用力方向,既然有方向当然跟开口方向有关系了,公交车上有顶起的通风盖板,你往前开和往后开,还是平开,通风结果是一样吗?到底谁成天糊涂个没完?家里下水管,那是你水直接往里灌,方向一致,后面的拐弯当然没问题。这就相当于你把瓶子竖直放置,从上面倒水当然没问题,但是你把瓶子横躺着,倒水的方向跟瓶口垂直,你还能倒进去水么?你说你明白啥了?

关于飞机起飞,顶风并不是简单的要使飞机和空气相对速度加大,你应该知道升力取决于压差,压差越大升力越大。机翼下表面可以近似看成平面,则流过下表面的气流很微弱,为便于理解可以看做空气静止(没有气流);而上表面由于迎风面有凸起,所以当顶风的时候该处的正压压强会增高,所以其流过上表面的气流流速会增大,虽然下表面气流流速会加快一些,但总体上还是会使上下表面压差增大而实现升力的增加。当然你现在连气流是怎么回事都还没搞清楚呢,我再和你掰扯这个就纯属瞎掰了。

————因为一个便于理解,就能胡说了?谁告诉你下面的气流非常微弱了?哦,便于理解,就把原本相对机翼下表面的空气速度跟飞机飞行接近的速度,便于理解成非常微弱甚至干脆简化为静止了?     你到底看过机翼上下的气流分布线图没有?    自己没搞清楚气流,怎么这么好意思反反复复说别人没搞清楚气流呢?   

稍有阅读能力的人,就知道,机翼上下表面的气流速度都很快,但是下表面是平的,相当于走的是直线,上表面是曲线,机翼前后端同样的两点距离,走曲线的距离长,上下气流同时汇合到机翼后部,则上表面的气流速度当然必须快于下方一些,根据伯努利原理,流速越快的流体对平行于气流方向的表面压力越低,这个压差随着速度增加,绝对值逐步增加,最终产生足够的升力使飞机飞起。 你解释的一派胡言,什么迎风突起,正压增压,气流流速增大,这都是你自个在哪儿瞎捉摸的吧。

你别说什么瞎掰,你把这个问题问专家,要一棍子就能打醒。 5个问题你自以为那是小儿科弱智级别问题。这个帖子大半个多月了,反复让你回答5个问题,就是发现你连相对运动问题都没搞清楚,专门问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前面自信满满什么话难听说什么,现在才发现自己连相对速度都能搞错,还好意思说别人是蒙对的,自己糊涂了大半个月是不小心的。

别人得到的知识全是盲信专家,你自己找专家如果被打棍子,会不会跟大家说“专家都不可盲信,关键要自己分析”

发表于 2014-3-27 16: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asoya 发表于 2014-3-26 19:21
你最有意思了,昨天是不是发现自己连什么速度方向给搞反了?自己是不是差点崩溃了?
5个问题的核心就是 ...

我崩溃不是因为我错了,而是因为我差点以为真是你说的那样,因为凭我的智商,断不可能理解会有这样的原理,如若是此,我必弱智,这才是让我崩溃的地方
我搞反得可不是什么速度方向,而是气流的方向,你不明白这里面的区别吗?当然,我信你确实不明白
还抱着你那参照系打天下呢,我真佩服你的坚韧,都跟你说了,气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用电流做类比,那我请问你,研究电流的时候,是否我也得搞一个参照系?请问两块金属板对向滑过是否里面就因为相对运动产生电流了?那感情好,我看好你能发明永动机,其实还真是,你既然死磕相对运动就会有气流,你还真就是在发明永动机,国家火炬计划都得给你拨经费了,这玩意比找着10个大巴库都带劲儿,嘿嘿!

发表于 2014-3-27 16: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asoya 发表于 2014-3-26 20:07
但空气在受阻后的扩散趋势可是在垂面上360°全方位的,因为其本质就是压缩空气,呵呵,现在可以把搞不清动 ...


上网搜只是为了堵你嘴,我可不靠这个打天下,呵呵。“全方位”是你自己编造的,我从来没说过。一再跟你说,分子扩散跟动压力是两码事,你还混为一谈跟我说什么吹纸,脑子整个一团浆糊啊。桥柱的例子不错,可惜他的结构跟通风器并不相同,通风器是会在迎风面产生涡流的。何况水要考虑重力因素,空气呢?这“有限距离的升高”,对于通风器灌风来说,相比足够了吧?既然知道会有限的灌进去,跟我前边早早就说过的有毛区别?拾人牙慧这么开心啊?我发现你还真有这特点,把别人讲过的道理过两天自己再发上来好像找到新大陆一样,莫名其妙。而且既然如此,你还敢说对动压的认识没问题?真是敢于睁眼说瞎话。我不需要找回什么面子,我压根就无所谓面子,要面子的人可是你,丢面子的人恰恰还是你,呵呵。你要是能有个诚恳谦虚的态度,我又何必非让你脸上过不去?北京人就这毛病,您还真别见怪——天生就喜欢拆装者之台
动压有足够的分量能转化成静压?请问这是猎户座的逻辑吗?你真是连动压是什么都不知道。告诉你,是压缩流体的压力加上阻挡物对流体做负功产生的压力减去静压力,真不知道这玩意怎么转化成静压。对了,这又是我自编的,别处估计你还真找不到,呵呵
不会拽词儿就别瞎拽,多露怯,当然了,对于不懂的人,还真没准以为你是专家……


发表于 2014-3-27 16: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asoya 发表于 2014-3-26 22:02
关于通风器,你说的“这个界面内外的压力大小,决定空气是往里灌还是往外抽”是对的,不过我就不明白这根 ...

呵呵,你把字憋到紫色,也掩盖不了你唯心论的事实。请问你动压如何能作用于开口?都开口了哪来的动压?哦对忘了你是唯心论学者了,其实你更适合去创立教派而不是去探究自然现象……我不像你,不百度就一无所知,我查百度是为了堵你的嘴,对我来说没什么实际意义。所以动压的方向自然用不着你给我扯,前边告诉你的清清楚楚了。公交车的盖板就不说了,你自己恐怕都不知道你要引用它来驳斥我什么。说下水管是为了让你明白,能不能下水(产生水流)取决于压差,因为主管高度远高于弯上去的高度,所以压差显而易见,所以才能下水,你真是枉我一片苦心,不过我早习惯了,呵呵。你把瓶子横放着沉入水池底,他还不进水了?这智商真叫人促急,您开会还是别分心回帖了,我都替您揪心,领导批评,回帖露怯,何必呢。当然你认为我糊涂我丝毫不见怪,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往往都会这么想
起飞的问题,真的只是便于理解,你咋就能可怜到如此地步只去关注这些文字狱?当然了,你连气流是怎么回事都没闹明白,当然会想当然的以为下表面流速很高,因为那是飞机的对地速度嘛,真是可怜。还“稍有阅读能力”,看来你全部靠互联网真是不冤枉你,给你断了网就只会睡大觉了吧。网上的解释确实很通俗,就是给你这样的大众准备的。我只问你一句话,凭什么上下气流非得同时汇合到机翼后部?当然我不否认事实如此,但你们只是在用现象去解释现象,而不是去用原理解释现象,这就是差距,就好比站在50米的土包上低头望去跟站在5000米的山巅俯瞰,那感觉真的不好比较,你没体会过这种感觉我说再多也是掉你胃口。那原理是我自己琢磨的不假,但真不是“瞎琢磨”的,要不你也用原理反驳一个试试?胡喷式的反驳就算了,这帖子里我早受够了
我上网发帖从来都是错了就改(我记得前边就贴过一个链接吧),本贴我也强调过不止一次——错了就改不丢人(至少我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前边对气流的认识不够深入,有点想当然,错了就是错了,这也让你笑话?你还真不是一般可怜。我错了可不代表你对了,这完完全全是两码事。实际上这根我要与你争论的核心也就是77楼红字没任何关系。最后再提醒你,我搞错的可不是相对运动,你太可怜了


发表于 2014-3-27 16: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asoya 发表于 2014-3-25 14:53
机车车辆的通风口设计,无一例外地的都是侧面通风,出风口,总是和运行方向垂直,没有通风口开向机车运行方向的,就是为了避免风直接灌进去
北京地铁DK2,当然还有DK1,咋就那么不给你面子呢?其实我也是才想起来这个车,手头没现成照片,你要是纠结就去积水潭的太平湖车辆段天桥上往下看看,有个DK2在扮演救援演练的角色,你好好去受受刺激吧。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叫格式通风器,我也不知道他是神马通风原理,呵呵

DK2fa_1122043646.jpg
发表于 2014-3-27 16: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呀我去,都13页了,蔚为壮观啊。。。这么个小事,至于么。。。完全变性了
发表于 2014-3-27 16: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原之星 发表于 2014-3-27 16:17
哎呀我去,都13页了,蔚为壮观啊。。。这么个小事,至于么。。。完全变性了

哥们,这不是至不至于的问题,而是既然说到这地步了,就必须有个结果

发表于 2014-3-27 16:5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铁道游击队长 发表于 2014-3-27 16:20
哥们,这不是至不至于的问题,而是既然说到这地步了,就必须有个结果

朝阳公园南门吧,快,论坛已经解决不了你们的小宇宙爆发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备0506920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京ICP证120035号

GMT+8, 2025-11-3 05: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