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4-8-30 00:03: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xz239 发表于 2014-8-29 09:40
那时候修铁路便宜,后来早就国家来建设了。
美国30年代私有制还大量拆铁路呢,怎么就不说了。选择性失明 ...
浙赣线浙江段就是典型的例子 由于高度国有化导致一个恶果为了满足 江西 湖南 等地去上海 杭州 宁波 等地 限售短途 而且短途车一遇到节假日就停运 导致短途的旅客只能选择巴士 而巴士的运能有限 因此那些居民出现不得不买车出行 别忘了浙江是发达地区 人口流入地 那么越来越多的人来浙江 浙江的交通环境压力很大 但是国铁呢? 确实在解决问题 但是是为了方便江西及湖南等省得居民去浙江及 上海的 因此需要提速 提速要把曲线半径提高 而老浙赣的曲线半径低 因此需要修新线 但是在修好新线之后国铁的德行决定了老线就是废掉的命 然后新线建设好之后 确实方便了江西和湖南等地的去浙江 上海的问题 但是由于车站偏远了不少 那么短途乘坐火车反而慢了 省下的时间在路上浪费了 这就是低效率 而老线宁可废掉都不给私人 地方政府是靠不住的 地方政府由于常年对铁路的敌视 地方政府的态度就是拆拆拆 假设给了私人 那么老浙赣浙江段 将会变身成为一条区域铁路线 而且车站还在市区 那么百姓在短途出行的利益得到了保障 那么假设不拆除给私人 那么私人在经过经营之后继续扩展铁路 那么不就形成一个浙江中部的私铁网络 那么百姓的出行将会选择效率更高的轨交 而不是汽车 那么交通运输模式将会得到巨大的转变 请记住中国东部人口多 环境压力大 按照效率天平来看 大编组的轨道交通应该是出行的主流 但是现实是由于体制问题 在浙江 江苏还有大量的地方没通轨交 靠国家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的轨交体制 那么就只能落后于百姓的需求情形发生 那么百姓就只能买车上班 因此交通压力及环境压力不仅仅让穷人受不了 而且让富人受不了 富人移民之后 那么无法继续对其收税啊 那么如何让百姓继续得到稳定的民生需求 这才是真正的国家资产流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