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九客运专线:近期,京九通道过江能力利用率为
90.3%。随着运量的增长,增建第二过长江通道势在必
行。由于京九客运专线尚未开展前期工作,线路走向及
桥位方案都很难确定,故本次研究仅考虑九江铁路枢纽
内的系列桥位方案即既有长江铁路桥上游9.1 km的八里
湖桥位方案、既有长江铁路桥上游16 km的赛湖桥位方案
和既有长江铁路桥下游7.7 km的江新洲桥位方案。八里
湖方案已被福银高速公路占用,但在其上游附近对孔再
建一座铁路桥仍然可行。经对武穴—庐山间京九客运专
线线路走向的研究,赛湖过江线路全长71.4 km,八里湖
过江线路全长71.7 km,江新洲过江线路全长92.3 km。在
这三个桥位方案中,江新洲桥位方案的京九客运专线线
路展长过多,布局不合理而被舍弃。因此重点研究八里
湖和赛湖两个桥位方案。桥位方案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
枢纽内客运系统的布局。
方案Ⅰ:新建四线桥八里湖过江京九客运专
线走新桥。新建四线桥八里湖过江,其中两线为京九
与合九铁路货线(连接
孔垄和九江西站,长
29.8 km),另两线为
京九客运专线通过九江
铁路枢纽快速客线,既
有九江桥主要运行京九
客运专线停靠九江站客
车、京九与合九普速客
车和合九城际客车。九
江站与庐山站两客站并
重共同承担地区内客运
作业。
本方案中,九江
铁路枢纽铁路六线过长
江,铁路运输能力有长
远的适应性,运输质量
可得到较大的提升,尽管投资较大,但除跨江桥梁外新桥四线铁路可分阶段实
施;枢纽内九江站和庐山站间仍为四线格局,不增加新
建线路,可减少对城市的影响;两客站并重共同承担客
运作业,可相互调剂运输能力,同时庐山站位于八里湖
附近与城市规划大力发展八里湖新区的规划相一致。本
方案线路宏观走向为:京九客运专线自北引入枢纽后经
两次跨越G105国道后,与自孔垄站引出的京九货线在新
建九江长江公路二桥上游与其对孔新建铁路四线桥,过
江后京九货线沿既有沙浔线通道引入九江西站;京九客
运专线沿赛湖东岸与南岸行进,经过庐山站后引出枢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