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661|回复: 26

郑徐高铁 与 商杭 郑合 高铁深度比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9 19:28: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郑徐高铁建设的快速推进,明年初或可通车运行,讨论该条铁路的信息也越来越多,各种观点论调也很多,甚至出现郑徐高铁就是鸡肋的说法,本着客观的态度,现把与郑徐高铁紧密相关的2条高铁加以比较分析,看看郑徐高铁的特点到底怎么样,文中数据主要通过网络查询并计算得出,可能会有一定出入,但是误差应该不大。欢迎指正

      基础数据:
     1 京沪高铁徐州东上海虹桥 距离 约为  625公里
                       徐州东南京南  330公里
                       南京南 上海虹桥  295
     2 宁杭  高铁  255

     3 合宁铁路  170
     
     4 郑徐高铁  360公里
            郑州东商丘 190
            商丘 徐州东 170
    5 商杭高铁全长 795公里
        商丘 合肥 395   
       合肥 杭州  400
        6郑合高铁  网上有2种数据  1520公里  还有 550公里,处于预可研阶段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里主要考虑的是郑州方向开往沪()()方向的高铁车次,
郑州方向去往沪 杭 方向有以下几种经由
郑州  徐州  南京 上海(全线21)           A1=360 + 625 =985公里
郑州  商丘  合肥 南京 上海                   B1=190+395+170+295  1050
郑州  许昌  合肥 南京 上海                   C1=520(550)+170+295   =985(1015)

郑州  徐州 南京 杭州(全线23)      A2 =360+330+255   =945
郑州  商丘 合肥 杭州(全线30)        B2=190+795 =985
郑州  许昌 合肥 杭州                   C2=520(550)+400=920(950)
郑州  商丘 合肥 南京 杭州              D2=190+395+170+255=1010
郑州  许昌 合肥 南京 杭州              E2=520(550)+170+255=975(1005)
D2E2两种路线开车的可能性不大可能存在

          从路径长度来看,商杭跟郑徐比没有任何优势。郑合与郑徐相当 。考虑到京沪高铁设计时速380公里/小时、郑徐 350公里/小时、宁杭350公里/小时 、商合杭 350公里/小时 、 郑合250公里/小时(周口阜阳段),远期来看郑徐转京沪有更潜在的优势  
          另外根据现实情况及可预见的未来,郑州方向的人流应该绝大部分去往沪宁杭,少部分去往安徽地区,根据上面的路线来看,郑州去上海及杭州,应该走徐州最科学最经济最符合人流流向,且京沪高铁设计标准更高,设站更少,线路更顺直,徐州是接入京沪高铁最近的地点,郑州方向过来的跨局长途高铁考虑到总运行时间的因素,只能停较少的站点,比如郑州(西安) 到上海,每趟车必定会跨越一半以上的站点,郑沪方向又不是京沪方向可以开行大量车次,这样综合起来,去往上海杭州的长途高铁大多数肯定走徐州过,当然考虑到沿途的需要,会有一两趟车走商杭线。商杭高铁虽然设计时速350,但是设置站点过多,更多的是起到安徽省内城际作用,要想保正商杭上的小站能有一定的车次停靠,满足旅行需要,只能靠商丘或阜阳始发去往沪宁杭的高铁,指望郑州过来的车肯定不行,何况将来徐盐通车后,郑州的车还会有一部分走徐盐线。再说,现实已经有宁杭线的存在情况下,杭州往北向的车还是走宁杭的多,走商杭的占少数。

      那么问题来了,有人会说京沪高徐州蚌埠段快饱和了,加不进车了。那么现实情况到底怎么样呢,徐蚌段现刚过100对车,对于京沪这样设计380时速的高铁,合理科学的调度,本线加跨线跑个250对以上的车没有任何困难。现在一条高铁才开通3年多就说要饱和了,有点开玩笑了。郑徐及合福开通,在近期最多能给京沪加60对车左右,不会给京沪带来多大问题,当然了,如果铁总不想提高管理水平,安于现状那另说(即使这样,京沪跑个200对车也很容易),再退一步说即使将来京沪饱和了,那也是该建设京沪二线,而不是靠商杭分流京沪的车。

      综合分析下来,以后郑徐和宁杭会成为上海和杭州方向往北开车的主通道,商杭主要起到安徽省城际线及作为将来京九线一部分,郑合只能算支线起到串联小区域的作用。





发表于 2015-2-9 19:4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合肥南 于 2015-2-9 19:48 编辑

太看的起铁总了但愿高铁运能都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不同的经由承载的是不同的客流,看起始意义也有,但对于两端不是超强经济体形成经济走廊的线路来说,经由地的客流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从经济发展的程度上来看,走郑徐蚌宁杭和走郑合芜杭相比高下立判,在运营组织允许的前提下,前者必然是主流,后者一定是补充。也正因此才会有华东一通道、二通道的说法。
合宁未来也会有三四线,湖州到上海铁路也在规划中,郑合宁杭、郑合芜(湖)湖(州)沪也都是未尝不可啊。
发表于 2015-2-9 19:5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合理科学的调度,本线加跨线跑个250对以上的车没有任何困难
发表于 2015-2-9 20:09: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宿淮盐客专已被定位京沪高铁辅道。
以后还会有郑西—徐州—宿淮—扬镇—锡苏—上海。
郑西—徐州—淮盐—南通—上海两条通道。
开多少车取决于两地间人员流动。
郑西去江苏和上海地区务工,上学都挺多。
但郑西去安徽务工和上学的几个?
商合杭以后主要是郑西去杭州应该走的多。
但商合杭线上的车应该也不会太少,毕竟皖北地区人口多,出行需求也多。
发表于 2015-2-9 20:25: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长了。。。。瞄了一眼
发表于 2015-2-9 21:12: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本不是鸡肋,可是一拖再拖,线路已经饱和了,势力范围已经划定了,你再进来就要损害别人的既得利益了,就要分别人的蛋糕了,别人吃到嘴的肉能吐给你?
发表于 2015-2-10 00: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主线永远是主线,上世纪形成的铁路主框架,今天换成了高铁,依然如此。京沪、京广、陇海……后来即便加了京九,依然抢不过前者,沿线城市使然。
发表于 2015-2-10 01:26:28 | 显示全部楼层
lanser 发表于 2015-2-9 20:09
徐宿淮盐客专已被定位京沪高铁辅道。
以后还会有郑西—徐州—宿淮—扬镇—锡苏—上海。
郑西—徐州—淮盐 ...

逐步会多元化的,郑沪间就有N种选择,郑徐通沪,郑徐扬镇沪,郑徐宁沪,郑合宁沪,郑商合宁沪。主干道估计依然是一通道和二通道,其余辅助,再作调整。
发表于 2015-2-10 09: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车芸 于 2015-2-10 09:27 编辑

论郑州去上海的N种走法,高铁多就是任性

不管怎么说,去上海郑徐京沪肯定是主流,去杭州商(郑)合杭是主流,其他经由应该也会有一点。
发表于 2015-2-10 10:12: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车芸 发表于 2015-2-10 09:25
论郑州去上海的N种走法,高铁多就是任性

不管怎么说,去上海郑徐京沪肯定是主流,去杭州商(郑)合杭是主 ...

去杭州也是京沪宁杭是主流
发表于 2015-2-10 11:29: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同的线路,有不同的客流需求。250对,你的调度安排水平确实太高了。
发表于 2015-2-10 15: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2-12 23:1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福厦高速铁道 于 2015-2-12 23:14 编辑

郑合连接合福,福建去西北就可以不必去挤已经太繁忙的京沪了,还可以缩短里程和时间。郑合对福建的意义也是相当大的!
发表于 2015-2-13 08: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郑合、合福这些乱七八糟的支线越来越多,未来的客流肯定要稀释不少,亏损是一定的了。你福建去西北去干什么?除了上学、经商等正经客流,流窜犯有那么多吗?
发表于 2015-2-13 09: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坐车逃票 发表于 2015-2-13 08:36
郑合、合福这些乱七八糟的支线越来越多,未来的客流肯定要稀释不少,亏损是一定的了。你福建去西北去干什么 ...

线路是多面性的,为何全国人民都在争线路车站。交通方便了自然经商/上学/旅游的就会活跃起来,青藏铁路没通前进藏人数是什么情况。国家的铁路建设规划还比不过个人的狭隘思想呀。
 楼主| 发表于 2015-2-13 10: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坐车逃票 发表于 2015-2-13 08:36
郑合、合福这些乱七八糟的支线越来越多,未来的客流肯定要稀释不少,亏损是一定的了。你福建去西北去干什么 ...

说的是,这些铁路还修成350标准,这种不分主次干线一哄而上的情况,等以后陆续开通后就看出后果了,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发展,人流的结构也会跟这改变
发表于 2015-2-17 12:0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的有一定道理,但也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在市场决定一切的环境中,任何线路的建设、开行线路的设计都要以盈利为终极目的,京沪和哈大就是最好的例证。二通道内均为人口输出或输入大市,这是决定未来车辆开行、停靠的基准因素。因此未来西北、中部车辆进入华东地区,二通道都会发挥极大的作用。
同意9楼的说法,中部到沪偏向一通道,到浙偏向二通道。二通道建成后,杭州肯定会加开通过商杭、合蚌的进京高铁,以及大量通往西安、太原、石家庄等中西部城市的高铁,以缓解一通道的压力。
发表于 2015-2-22 17:2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商杭到现在还没开始修呢,还不知道哪年能修好。。。
发表于 2015-2-22 18:3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坐车逃票 发表于 2015-2-13 08:36
郑合、合福这些乱七八糟的支线越来越多,未来的客流肯定要稀释不少,亏损是一定的了。你福建去西北去干什么 ...

西北到福建打工啊
发表于 2015-2-22 19:34: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坐车逃票 发表于 2015-2-13 08:36
郑合、合福这些乱七八糟的支线越来越多,未来的客流肯定要稀释不少,亏损是一定的了。你福建去西北去干什么 ...

按你的逻辑十年前你一定会说合宁合武是乱七八糟的支线,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兄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GMT+8, 2025-5-12 07: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