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铁路网

 找回密码
 注册进站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瑞士清风

请高人指教:马鞍山东经宁安南下,若在铜陵换向;能否上合福前往合肥、北京方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6-7 22: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tiensein 发表于 2015-6-7 20:04
马鞍山向东始发的可能性不大,到合肥申请后或许会有开,虽然看起来性价比一般,但有沿线客流,或者和芜湖联 ...

其实大家的意见也都很中肯。说起来去南京换乘也是比较便捷的,特别是现在可以网络购票了,不出站换乘也不影响,确实比过去方便了很多。甚至有人戏称南京南站为马鞍山北站,出租车送客过去四个人一个人20-25就愿意发车,不到40分钟就能到达……但是作为一名马鞍山市民,如果大家真的都把南京当成了自己的一部分,难怪合肥等地人总调侃马鞍山人喜欢抱南京大腿,殊不知这哪里需要抱?皖江地区第一条高速公路宁马高速96年通车,仅次于合宁高速,也可以说是全省第二条高速,这是南京修到马鞍山家门口的,然后有了比当时骆岗机场大很多的南京禄口机场,到马鞍山才30多千米!南京南站也才40千米而已。这样送上门来的便捷服务确实给马鞍山带来了很多便利。

但是当你邀请别人来马鞍山做客时,购买的车票或机票到站却是南京,即使你去接了,我想对方心里自然更愿意能够直接到达,不仅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帮你自己省事了,城市要发展,舆论宣传很重要。要吸引外面的优秀人才走进来,同时本地的优势也要更好的对外推广。铁路扮演的重要角色不言而喻,因此借着高铁开通之际,确实马鞍山应该好好想一想今后的发展之路该怎么走了。在等待所谓马鞍山过江通道以及巢扬城际铁路那遥遥无期的开工的同时,铜陵、池州、黄山等地将会因为进京高铁列车的开行而变得快速崛起,那时我市不仅是铁路地位上尴尬了,只怕连经济上也会被不断赶超。

发表于 2015-6-7 22:30:23 | 显示全部楼层
shangrila 发表于 2015-6-7 22:06
个人觉得第一阶段不会有始发车,刚开始应该就是安庆和铜陵。
安庆 池州 铜陵 到江浙沪和 马鞍山到江浙沪 ...

我芜也没有始发车?
 楼主| 发表于 2015-6-7 23: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hunxiyi 发表于 2015-6-7 20:44
铜陵上面有谁?真不知道

问的好。说说看?
发表于 2015-6-7 23: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瑞士清风 发表于 2015-6-7 22:17
其实大家的意见也都很中肯。说起来去南京换乘也是比较便捷的,特别是现在可以网络购票了,不出站换乘也不 ...

倒是真没觉得哪个城市通了高铁就 “快速崛起” 了,充其量是一种情节罢了。马鞍山少了这一两趟跨线车就杯具了?更谈不上吧。
 楼主| 发表于 2015-6-7 23: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某局芜段 发表于 2015-6-7 23:15
倒是真没觉得哪个城市通了高铁就 “快速崛起” 了,充其量是一种情节罢了。马鞍山少了这一两趟跨线车就杯 ...

马鞍山市民长期以来有一种奇妙的优越感,当然也不无道理,我市获得的殊荣确实不少,经济方面也一直较为领先,也许这和我们这座城市属海派移民较多有一定的关系。但是近些年来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如何让民众重新对……算了~扯远了。

退一万步说,确实这不是我该操的心,说实话学生时代还爱比那些数据或者更直接的原因是自己没有车,要往返学校和家庭间需要依靠火车,因此指望铁路四通八达一些还好说。现在我坐火车的机会已经比较少了,真要出远门肯定首选搭乘航班了。
发表于 2015-6-8 07:50: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瑞士清风 发表于 2015-6-7 23:23
马鞍山市民长期以来有一种奇妙的优越感,当然也不无道理,我市获得的殊荣确实不少,经济方面也一直较为领 ...

确实是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发表于 2015-6-8 07:51: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tiensein 发表于 2015-6-7 20:40
以你对马市政府的了解,在每天已经有四对的线路上花大钱再买个始发的名头有可能吗?

显然不可能 所以需要有人去给他们压力 有没有用就不知道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6-8 10: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ujfalusi 发表于 2015-6-8 07:50
确实是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我说了,这种存在的满足感也不无道理。但是正在被后起之秀不断赶超,再这样下去~估计要有点危险了。
发表于 2015-6-8 19:4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某局芜段 发表于 2015-6-7 23:15
倒是真没觉得哪个城市通了高铁就 “快速崛起” 了,充其量是一种情节罢了。马鞍山少了这一两趟跨线车就杯 ...

这个说的没错。安徽省内最好的例子是六安,六安应该是安徽最后通铁路的市了吧,在合武高铁开通前,压根也没什么车,现在看看,那真是四通八达,前段时间还有始发北京的高铁。但是六安经济并没有“快速崛起”,似乎也就和其他省内城市的发展速度差不多。

发表于 2015-6-8 22:02: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很真实!那种对自己家乡最质朴的感情令人钦佩!这个论坛本就是技术的探讨和感情的抒发,爱家乡爱铁路,那些搞地域的说风凉话的令人恶心!
 楼主| 发表于 2015-6-8 23: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dajunzi 发表于 2015-6-8 22:02
楼主很真实!那种对自己家乡最质朴的感情令人钦佩!这个论坛本就是技术的探讨和感情的抒发,爱家乡爱铁路,那 ...

感谢您的理解。祝愿阁下每天都能有一份好心情!多一份换位思考,多一份彼此尊重,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和谐。

获得了一些理论数据和技术指导作为依托之后,结合我的想法和看法我已经完成了一篇一万余字的报告呈交市级有关部门。

明日我将去行政中心与之展开更进一步的对接。同时我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补充见解,市里还是比较重视的。
发表于 2015-6-9 01:08: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瑞士清风 发表于 2015-6-7 22:17
其实大家的意见也都很中肯。说起来去南京换乘也是比较便捷的,特别是现在可以网络购票了,不出站换乘也不 ...

别人的总归是别人的。说句更现实的,在南京转车,增加的是南京南站的客运收入,核算GDP时算在南京头上,等于马鞍山人为南京贡献了GDP(不知道铁路上GDP是怎么核算的)
发表于 2015-6-9 11:3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之间 发表于 2015-6-9 01:08
别人的总归是别人的。说句更现实的,在南京转车,增加的是南京南站的客运收入,核算GDP时算在南京头上,等 ...

贡献给了沪局好吧,除非在南京南买瓶矿泉水
发表于 2015-6-9 11:49:24 | 显示全部楼层
shangrila 发表于 2015-6-8 19:47
这个说的没错。安徽省内最好的例子是六安,六安应该是安徽最后通铁路的市了吧,在合武高铁开通前,压根也 ...

池州08年才通火车
发表于 2015-6-9 11:50: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高速铁路CRH 发表于 2015-6-6 13:37
下面这张图是我根据GE画的发到微博上的,看完你就明白了(请忽略“水加湖”的家“)嘿嘿。此图里”综合维修 ...

芜湖南是哪里?不是说宁安和商合杭在弋江有联络线吗???
发表于 2015-6-9 12: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布君 发表于 2015-6-9 11:50
芜湖南是哪里?不是说宁安和商合杭在弋江有联络线吗???

那我的图里的芜湖南应该就是你说的弋江。因为我之前不知道那个站的最终站名到底叫什么。



发表于 2015-6-9 12: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高速铁路CRH 发表于 2015-6-9 12:17
那我的图里的芜湖南应该就是你说的弋江。因为我之前不知道那个站的最终站名到底叫什么。

宁安转合福的西北联络线对安庆池州来说有重要的意义 可以去合肥南蚌埠南和北京南方向
 楼主| 发表于 2015-6-9 12:2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瑞士清风 于 2015-6-9 12:29 编辑
ujfalusi 发表于 2015-6-8 07:50
确实是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早晨见了发改委主任以及铁路办负责人,令我没想到的是里面有几个聘用制的小年轻(我当时心里就在想怎么不聘我们去哦,一个月也能拿三千多块钱呢,还有五险一金),跟他们讨论了很长时间,然后一起出席了一个铁路方面的研讨会,方市长也来了,好消息是北沿江铁路一期十月开工,慈湖长江公铁大桥也肯定要建,同时这是三号线的过江通道,要按六线标准来建设,倒是省里面现在有些情况突然有了一些新的改变,不过对我们有利,因为省里希望巢马按300以上规格来建。PS:我把一些资料借回来了,你想看看不?
发表于 2015-6-9 13:39:55 | 显示全部楼层
瑞士清风 发表于 2015-6-9 12:27
早晨见了发改委主任以及铁路办负责人,令我没想到的是里面有几个聘用制的小年轻(我当时心里就在想怎么不 ...

你的资料能否发给我看看。ahmaanshan@qq.com。谢谢。
发表于 2015-6-9 15: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去过南京南站,北侧是京沪,中间是宁杭和宁安,南侧是沪宁城际(武合宁)。
怎么可能去不了杭州?我不太明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进站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海子铁路网 ( 京ICP证1200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036

GMT+8, 2025-5-11 03: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