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厦门电视台报道,今天(7月2日),合福铁路满图运行,厦门铁路枢纽经由合福高铁的15对高速动车组列车全部开行,这让厦门北站的日均客流量增长了15%。厦门北站的旅客组织承降能力已经接近饱和。 [url=] [/url] 厦门铁路15对高铁列车全部开行:厦门北站承降能力基本饱和 厦门北站从今天(7月2日)上午7点12分开始迎接源源不断的出发和到站的大客流。15对高速动车组列车的全部开行,虽然没有延长厦门北站一天里的开站运营时间,但是却大大加密了列车的班次,也加大了客运值班人员的工作强度。早上从厦门北站发往武夷山、北京、上海等方向的多趟高速动车组列车都是满员运行。 上午10点开始,厦门北站进入了全天列车到发最密集的时间段,而且要一直持续到下午4点。在这6个小时的时间里,包括高速动车组列车在内,厦门北站每个小时都要迎送20多趟列车,平均每3分钟迎送一趟。站内的8条股道8个站台,基本上都是送走了一拨旅客,马上又迎来新的一拨旅客,客运值班人员忙得连吃午饭的时间都没有。加上今天全部开行的15对高速动车组列车,厦门北站现在每天开行列车142对,客流量一下增长了15%。 厦门北站客运值班员 郭严明:厦门北站平常正常的情况下,我们的(客流量)是4万5到5万,如果增加之后一天要增加7000多人。那这样咱们站里承受得了吗?几乎已经达到饱和状态了,已经最大密度了。 面对迅速增加的旅客量,厦门北站增开了6条进站查验通道,在站内的不同区域都增加客运值班人员进行乘降引导,最大限度地保障旅客安全、有序地进站乘车。厦门北站方面表示,合福高铁的开通运营,会让已经进入暑运的厦门北站接下去很长一段时间的客流量都处于高位。 高铁时代厦门再次加速度 5年前,福厦铁路动车组开通运营,掀开了厦门铁路史上崭新的一页。5年的时间,动车组列车已经彻底改变了厦门老百姓的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并在城市建设的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今天,高铁列车的开行又让我们城市再次进入了加速度。 安徽商会厦门分会副会长王其成是一名在厦工作的合肥人,也是安徽三建工程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的负责人。这家公司已经进入厦门三十一年了,公司里大部分的员工都是安徽人,平日里无论公司业务往来还是探亲访友,他们都需要经常在厦门和安徽之间奔走。 安徽三建工程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 梁英生:如果二十年前过来的话大部分是坐火车,那个时候合肥到厦门还没有直达的,我们要坐火车到上海 从上海再转到厦门。 对于厦门与合福高铁的连通,王其成和他的同事们已经期盼了很久。工作在厦门、安家在福州的安徽宿州人王宁今后就可以充分享受到高铁带来的便利了。 安徽三建工程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 王宁:(合福高铁)应该说把我家庭,工作,学习的地方都串在了一起+相当于一个幸福之旅。 王其成介绍说,不完全统计,在厦门工作生活的安徽人有近二十万人,安徽与厦门之间的商贸、人员、旅游等方面的往来都相当频繁。现在两地之间的空间距离由高铁缩短至了六个多小时,所带来的将是两地以及沿线地区更加密不可分的联系。 安徽商会厦门分会副会长 安徽三建工程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总经理 王其成:应该来说从信息交流也好 从人才交流 资源交流都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途径,这样也便于闽商跟徽商之间的交流,让两地的企业家有更大的发展平台。 像王其成和他的同事们一样,近几年受益于厦门铁路快速发展的人群不断扩大。在2010年以前,厦门铁路仅仅只有一条鹰厦线,厦门站每天开行16对普速列车,每天的客流量不会超过6000人次。而2010年4月至今,福厦、龙厦、向莆、厦深铁路的相继开通运营,与鹰厦铁路一起构建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高速铁路网,动车组列车让厦门的发展不断提速。如今,经由刚刚通车的合福高铁,从厦门3小时到达武夷山、6个半小时到达合肥、11个小时到达北京、12个半小时到达青岛。 短短5年的时间,厦门从一直以来的铁路末梢一跃成为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形成了上接长三角、直达华北,下接珠三角、联通港澳,同时深入中西部腹地的快速交通格局。 厦门北站客运值班员 郭严明:高铁全部开行以后,整个厦门铁路枢纽就是 厦门站和厦门北站两个站点日均一共有181对列车开行,在(客流)平峰期,客流将近7、8万,如果是小长假或者周末,客流将到达10万、11万这样。 步入高铁时代的厦门,更加人畅其行、物畅其流,一切再次加速度。而厦门铁路枢纽辐射的扇面还在不断扩张。(蓝房厦门 翁晓琼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