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enie 发表于 2009-6-19 06:11:37

外面那重是方形的,里面这重是圆形的。这种方方圆圆是有讲究的,具体什么讲究,以后大家有机会去听听导游的说法吧。导游的说法不可不信,也绝对不能全信。各位以后旅游的时候要学会辨证得听导游讲解。两重矮墙之间是这些。都是典型的礼器。

weenie 发表于 2009-6-19 06:18:04

这种矮墙太酷太酷了。不知道各位有没有看过日本电影《罗生门》,片子里那个巫婆跳舞的庭院就是用矮墙围合的。这种空间可以体会到一种强有力的东方力量,空间很有张力。嗯,说是说不清楚的,大家有空自己去慢慢体味吧。矮墙这种东西从中国南北朝就一直在各种建筑中使用,包括园林和祭祀建筑。到了明清时期,江南的园林里矮墙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高高的云墙和镂花窗。但是在日本这种古老的空间却被保存了下来。

weenie 发表于 2009-6-19 06:19:38

我超爱这种宝石蓝色。整个天坛用的琉璃瓦都是这样的宝石蓝。

weenie 发表于 2009-6-19 06:21:03

再回头看一眼外围方形的围墙。正巧印出某帅哥孤独的身影(路人甲而已,我不认识他)。

[ 本帖最后由 weenie 于 2009-6-19 06:22 编辑 ]

weenie 发表于 2009-6-19 06:26:40

这就是圜丘了。所谓圜丘,其实就是“天坛”。却有好些人傻乎乎得站在中心大喊“XXX你混蛋”,把这里当回音壁了……

[ 本帖最后由 weenie 于 2009-6-19 06:27 编辑 ]

weenie 发表于 2009-6-19 06:29:32

站在圜丘顶上看TV新楼。这又是首都风格。

weenie 发表于 2009-6-19 06:31:14

皇穹宇和祈年殿……美丽啊美丽……

weenie 发表于 2009-6-19 06:32:26

圜丘的圆形须弥座和滴水。

weenie 发表于 2009-6-19 06:33:33

那天北京的天很蓝。这便是印象中的北京了。

weenie 发表于 2009-6-19 06:35:00

过了圜丘,下一个院落便是皇穹宇了。

weenie 发表于 2009-6-19 06:38:07

时近黄昏,刚刚大修过的建筑更显得金碧辉煌。
这些建筑的用色都是明清建筑的最高等级。因为天坛是明清两代600年来全中国的精神中心。

weenie 发表于 2009-6-19 06:39:00

塑造了一个简约而不简单的线条。

weenie 发表于 2009-6-19 06:40:23

这才是真正的回音壁了。墙面是清水砖面,磨砖对缝。

weenie 发表于 2009-6-19 06:58:40

那戴熊猫头的帅哥,是台湾同胞。穿水红色大衣的女人,是他女朋友。在回音壁两端的甜言蜜语,我这里听的非常清楚。

weenie 发表于 2009-6-19 06:59:53

走出皇穹宇的院落,再回望一眼,很沉静的感觉。

[ 本帖最后由 weenie 于 2009-6-19 07:01 编辑 ]

weenie 发表于 2009-6-19 07:03:32

百年老柏树。北京不愧是只有800年大规模城市建设史,和我们这里比起来还是年轻啊。登封中岳庙,随便一棵柏树都是2000岁、3000岁的树龄。

weenie 发表于 2009-6-19 07:05:46

前方目标——祈年殿。
这位老兄好像在拍纪录片,然后门洞里有什么东西当着他了……

weenie 发表于 2009-6-19 07:08:01

殿前的先导空间还真长。这也是天坛很有代表性的空间特色。
前面那父女俩衣服似乎穿颠倒了……

weenie 发表于 2009-6-19 07:11:48

乌鸦。北京的冬天很有特色的动物。在安静的地方停乌鸦啊啊啊地叫,再配合着落日黄昏,枯藤老树,如果能再配上红墙绿瓦,那这就是完美的北京了。

[ 本帖最后由 weenie 于 2009-6-19 07:13 编辑 ]

weenie 发表于 2009-6-19 07:15:17

穿过祈年门,就是他了……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查看完整版本: 踏雪顶风行东北,还寒乍暖走津京【全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