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2010年乘坐350的动车感觉票价贵,还是1995年乘坐25G硬座感觉票价贵?
请结合1995年~2010年、2010年~2025年,两个15年间,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老百姓收入增加,等等因素考虑,给出客观评价:究竟是1995年时坐25G硬座感觉贵,还是2010年时坐CRH感觉贵?
[ 本帖最后由 老百姓动车 于 2009-12-24 00:45 编辑 ] 沙发预留。。。。。。 1995年的时候偶还是学生,全家人的收入还不然我妈现在的退休金多:lol 95年太贵了。
那时候说真很难坐的起。
现在的武广虽然490,但是一个月省下的也可以坐好几来回了。
这么一比,还是武广定价并不是太贵。 只要收入涨,武广那点票价算什么 95年的时候,民工潮都还没形成,好吧,那时候的出行都是正常需求,例如旅游和商务,闲钱多的才会坐火车
现在的情况和95年区别好大了,不能单纯从价格上来比 原帖由 rbbaggio 于 2009-12-24 01:55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95年的时候,民工潮都还没形成,好吧,那时候的出行都是正常需求,例如旅游和商务,闲钱多的才会坐火车
现在的情况和95年区别好大了,不能单纯从价格上来比
90年就已经形成了南下广东深圳的打工潮。
不过,高铁建设,客货分线,货运能力增加,成本降低,客运高速,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后果就是:
在高铁高客运价格的促进下,珠三角廉价劳动力开始减少,因为廉价劳动力觉得付高额车费去珠三角打工并不划算,减少的结果就是珠三角的用工成本提高了。
在普铁低货运价格的促进下,珠三角低工资产业将转移到用工成本更低的内陆纵深地带,民工可以在家乡门口的工厂里就近打工,无需付出高额车费,还能常回家看看,民工潮的涌动势头得以规模减弱化、范围局部化。
最终,随着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异的缩小,民工潮趋近于消失(预计2020年大部分地区消失)。
[ 本帖最后由 老百姓动车 于 2009-12-24 02:41 编辑 ] 看是什么人了。如果以民工来说,还是现在的高铁贵。
95年,民工能挣400-500一个月,可以坐3次140的火车。
2010年,民工900-1000一个月,只坐得起2次高铁。 哪个贵,显而易见。
而且,现在其他物件比95年可不止涨两倍,其实民工是更穷了。 原帖由 digitalh 于 2009-12-24 02:48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看是什么人了。如果以民工来说,还是现在的高铁贵。
95年,民工能挣400-500一个月,可以坐3次140的火车。
2010年,民工900-1000一个月,只坐得起2次高铁。 哪个贵,显而易见。
而且,现在其他物件比95年可不 ...
现在900-1000的民工几乎绝种了,尤其是珠三角地区,1500-2000是普遍价位,坐的起3-4次高铁。
[ 本帖最后由 老百姓动车 于 2009-12-24 02:59 编辑 ] 这个主贴设置的有些奇怪。楼主潜在之意是原来嫌贵,所以现在嫌贵也正常。难道人民的购买力1多年来没提高吗? 原帖由 rbbaggio 于 2009-12-24 01:55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95年的时候,民工潮都还没形成,好吧,那时候的出行都是正常需求,例如旅游和商务,闲钱多的才会坐火车
现在的情况和95年区别好大了,不能单纯从价格上来比
那个时候民工潮没来?
我倒想问问92-97年,广州火车站每逢春运是什么样子的?
到过广州的人说说,现在旧火车站,到底是现在人多呢?还是92年时人多?
我只能说句,92年的时候,每逢春运,是几乎没有广州本地人敢去广州旧火车站什至对出火车站广场上的人民北路的!
(那可是可以堵满十万人的地方哪)
再就是,那段时间,春运是要用棚车代客的!
我想没当过民工的,当年是小毛孩的,不敢相信吧? 高铁并非纯商业投资,是国家掌握的纳税人的钱,由国家为主体投资,用意是缓解中国铁路或者说京广线营运能力严重不足,缓解人们日常和春运出行难问题,是带有强烈民生意味的投资,但因为中国跛脚体制的原因,造成了带有强烈寡头垄断意味的‘铁老大’。铁路建设本意包含了国家返还国民的一种待遇,不是一个纯商业模式,这种强迫式的推高消费,包藏了社会不公的因素,包藏了公民人身权利的被隐性侵犯。 原帖由 rbbaggio 于 2009-12-24 01:55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95年的时候,民工潮都还没形成,好吧,那时候的出行都是正常需求,例如旅游和商务,闲钱多的才会坐火车
现在的情况和95年区别好大了,不能单纯从价格上来比
那时候打工的可不少,而且因为无法在外地安家,过年不回家是很难想象的(现在很多人都已经在广东安家了)。不过大学生确实没有现在多,当然广东不是学生的主要目的地。 这种打着民生旗号夹带私货的人其心可诛。
原帖由 revinpei 于 2009-12-24 05:55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高铁并非纯商业投资,是国家掌握的纳税人的钱,由国家为主体投资,用意是缓解中国铁路或者说京广线营运能力严重不足,缓解人们日常和春运出行难问题,是带有强烈民生意味的投资,但因为中国跛脚体制的原因,造成 ... 当然购买力有提高了。以前一个月工资3次25G,现在一个月工资3次高铁。
25G的速度,舒适度能和高铁比吗?差的十万八千里呢。
原帖由 revinpei 于 2009-12-24 03:07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这个主贴设置的有些奇怪。楼主潜在之意是原来嫌贵,所以现在嫌贵也正常。难道人民的购买力1多年来没提高吗? 95年最贵的是 中国第一次出现了直达特快列车
是上海到北京的 13 14 21 22 29 30 然后就是重庆到成都
北京到沈阳北 这几个车的票价是普通快票然后乘以三张加快票在乘以多少的空调票
而且那个时候的空调车好贵我记得那个时候我回北京做的还是绿皮6次
当年的25G就相当于现在的高铁的价格感觉 珠三角地区民工的普遍价位是 1500 - 2000 ??
普遍价位也就是6成以上的民工超过1500一月。
你去工厂调查一下再说,不要老盯着富士康或欧美人开的工厂。就普通厂子的民工看看。
<br />
现在900-1000的民工几乎绝种了,尤其是珠三角地区,1500-2000是普遍价位,坐的起3-4次高铁。 <br /> 原帖由 revinpei 于 2009-12-24 05:55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高铁并非纯商业投资,是国家掌握的纳税人的钱,由国家为主体投资,用意是缓解中国铁路或者说京广线营运能力严重不足,缓解人们日常和春运出行难问题,是带有强烈民生意味的投资,但因为中国跛脚体制的原因,造成 ...
说的好!是高铁纯商业也没有问题,强烈要求普线高铁分开运营,单独核算。只要不停普线车,等于不降低人民的福利,多高的票价大家都没意见。 原帖由 digitalh 于 2009-12-24 09:38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说的好!是高铁纯商业也没有问题,强烈要求普线高铁分开运营,单独核算。只要不停普线车,等于不降低人民的福利,多高的票价大家都没意见。
但是老大是铁道部啊
就像华为一样 有很多分公司 但是老大是华为总部赚钱都给我拿上来 亏了自己想办法 无非就是年底给你补一些 原帖由 老百姓动车 于 2009-12-24 02:57 发表 http://bbs.hasea.com/images/common/back.gif
现在900-1000的民工几乎绝种了,尤其是珠三角地区,1500-2000是普遍价位,坐的起3-4次高铁。
楼主在珠三角办企业么?不知你办的公司给员工开多少钱?
900-1000的民工几乎绝种:L :L 。据我所知东莞目前很多工厂生产线员工(也就是数量最大的打工族)每月放2-3天,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能拿到手的也不到1000.一般到手是700-900左右.
2009年东莞市最低标准为770元/月.只是这个770元在很多工厂是把加班费一起算进去的,有些无良厂还要扣去100-200块伙食费什么的。